二曹操霸府的组织系统和运作机制 曹操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建安年间实行霸府统治,在此期间,随着其职位的变迁和权势的扩张,他所直接掌握的僚属机构不断发展膨胀。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各类僚属机构,是曹操遂行霸府统治的重要基础。 在曹操任司空、丞相及魏公、魏王的不同时期,司空府、丞相府、魏公或魏王府分别是其霸府的基本部分。据《续汉书·百官一》记载,东汉司空属官有长史1人,掾属29人;而太尉属官有长史1人,掾属24人,共有西曹、东曹等12曹(每曹掾、属各一人)[6]。 对照以上情况,曹操的司空府机构因较旧制有所增加,所以应设有比12曹更多的曹,属官人数也应多于制度规定的人数。曹操的丞相府由司空府演变而来,其规模和组织系统自然更为庞大。至于他的魏公或魏王府,更是依照东汉朝廷的规模加以建置,已不是通常的公府所能比拟。 我们在对曹操霸府的组织系统作细致考察时,可以发现它的一个突出特征:曹操的司空府、丞相府机构并不像通常情况那样局限于一个处所,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在本府以外的其他重要地点设有分支机构。据《三国志》卷一五《梁习传》记载,建安十一年(206 )曹操占领并州以后,以梁习为司空府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其时并州刚刚经历高干之乱,胡狄猖獗,豪强拥兵,社会秩序混乱。曹操让梁习以别部司马的身份领并州刺史,目的是要强化对并州的治理,而梁习的特殊身份就意味着并州府是司空府的一部分。关中地区幅员辽阔,但长期被军阀割据,至建安十六年才由曹操率大军征服。为了加强对这一新归附地区的统治,曹操在回师之前,留徐奕为丞相长史,镇守长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大军征讨割据汉中的张鲁,在由长安东返之前,又亲自选任杜袭为留府长史,镇守长安。由此看来,长安作为关中的政治中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要由丞相府的留府长史直接驻守。至于汉献帝朝廷所在的许都,在曹操的政治中心迁移到邺城以后,当然设有司空府或丞相府的分支机构。例如在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许都发生谋反事件时,即由丞相长史王必“典兵督许中事”[3](卷一注)。 如前所述,曹操在任司空和丞相时,还先后兼领兖州牧、冀州牧,以后晋爵魏公和魏王,也仍兼任丞相和冀州牧,因此,其霸府组织通常是由两三个部分构成的。在曹操霸府的鼎盛时期,包括有邺城的魏公或魏王府、丞相府、冀州府,以及许都和长安由留府长史负责的两个丞相府分支机构,其规模和组织系统自然十分庞大。 上述霸府机构和组织系统,曹操是如何加以操纵和利用的呢?《三国志》卷二一《傅嘏传》记载傅嘏的议论说: 自建安以来,至于青龙,神武拨乱,肇基皇祚,扫除凶逆,芟夷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及经邦治戎,权法并用,百官群司,军国通任,随时之宜,以应政机。这段话首先概述自建安以至曹魏前期的政治形势,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阐明当时政治的特征。它提示我们,建安时期在官府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发挥方面,采取的是一套军政合一、灵活处理的办法。我们认为,这样的一套办法,主要是由曹操霸府实施的。 首先,曹操霸府所属的主要机构,采取因时制宜的原则加以设置,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当我们具体地考究这些机构及其职能时,可以按照职官的性质分作四类:一是主簿、秘书、侍中等谋议和出令官员;二是长史、诸曹掾属、尚书等行政事务官员;三是司马、军师、军谋掾、参军等参议军事的官员;四是司直、校事、刺奸掾等专司督察的官员。从这几类官员的具体任职情况看来,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一,一部分官员的设置虽属因循旧制,但其职能范围有相当大的扩展;其二,另一部分官员的设置,则是由曹操根据实际需要而创设。以下我们分别加以讨论。 在上述四类官员中,第一类的谋议和出令官员,第二类的行政事务官员,以及第三、四类中的司马、参军、司直等,大体上都是因循旧制而设。我们同时注意到,这些官员有的职能较以往扩大。例如秘书一职,本来是掌图书秘记,而曹操任魏王时置秘书监,除继承原有职掌外,还“典尚书奏事”,由刘放、孙资任秘书郎,撰拟机要命令。有的应用范围比先前广泛。长史由于是公府的行政事务总管,往往在特定形势下被赋予独当一面的职责,当曹操率大军出征时,邺城有留府长史管理后方事务,随行有行军长史处理军中事务,若考虑到许都、长安也有常设的留府长史,那么曹操的丞相府长史最多时超过了四人,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诸曹在公府中分管各类事务,其中“西曹主府吏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6](百官一);西曹、东曹分别掌管对内、对外人事处置权, 在诸曹中地位突出。在曹操称魏公以前,毛玠一直担任司空府、丞相府的东曹掾,崔琰则先后任丞相府的西曹掾、东曹掾,两人掌典选举的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他们任职期间,实际上总揽了中央和地方的选举用人权[7]。由此可见,西曹、 东曹的职能范围较旧制的规定有显著扩展。 上述第三类参议军事的官员中,军师、军谋掾为曹操所创设;而第四类专司督察的官员中,校事、刺奸掾也是新设。这是由于建安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严重,各军阀集团之间战争频繁。同时,由于外部敌对势力的存在,增加了各割据政权内部矛盾斗争的复杂性,而对曹操政权而言,这方面的情况就更为突出。为了加强对外的军事斗争和对内的专制统治,所以曹操从霸府机构的设置上,大大强化了这两方面的职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