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思想上摆正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解决军民关系和军政关系中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因此,全军官兵为了 深刻领会人民军队的内涵,重温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首先,重新认识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是人民解放军的惟一宗旨。部队在教育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 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只有相信人民 群众、依靠人民群众,革命才能取得胜利。人民解放军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集团,它 对待人民群众的观点同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毛泽东正是从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 ,为人民解放军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其次,重新认识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本质的表现。部队在教育中强调,军队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 也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暴力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建设一支什么性质的军队, 这支军队为哪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由此决定建军的根本宗旨。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的 军队,其阶级性和人民性是根本一致的。这支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它同 历史上国内外的一切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三,教育官兵懂得,由于人民军队牢 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能无往而不胜。同时,由于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 支持,军队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出现的许多违 背建军宗旨的言行,是有损军队形象、有损军队建设的,所以必须进行纠正。 全军各单位及其所属部队,组织官兵走出军营,征求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意见,检查执 行政策纪律的情况;召开军民座谈会,交流加强军民关系、军政关系的体会。在冬季野 营训练、新年、春节期间,各部队利用同人民群众广泛接触的机会,请老干部、老民兵 英雄和贫下中农讲述战争年代军民团结战斗的光荣传统。同时,听取他们对部队现状的 批评意见和期望,引导指战员虚心地诚恳地改正军队存在的问题,学习人民群众在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丰富经验,学习他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联系“文化大革命 ”以来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军民共同揭批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破坏军政、军民团结的罪行 。通过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学习,使干部战士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军队的力量源泉,人民 解放军来自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应该大力维护军民团结和军政团结的良好局面。 全军充分发动干部、战士自查自纠,找问题、找差距,严于解剖自己,对执行政策纪 律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深挖思想根源。针对借用、占用地方财产的问题比较严重,而这 些问题在全军程度不同地普遍存在的状况,进行了爱护人民财产的教育。由于这些问题 主要发生在团以上单位和团以上领导干部身上,因此重点教育整顿了团以上各级领导。 通过教育整顿,较好地解决了少数人认为“部队需要,占用地方财产应该”、“经过批 准,合理合法,退了吃亏”等错误思想,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政策纪律观念。全体 官兵一致认识到,部队之所以存在严重违反政策纪律的不正之风,主要是在新形势下部 分人居功自傲,滋长了特权思想;本位主义严重,政策纪律观念淡薄,忘记了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丢掉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通过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指示和总政治部的规定,并加以对照检查,全军官兵认识到“ 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活动非常及时,极为必要,是进一步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 部队革命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三、清退借用和占用地方的财产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毛泽东关于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人民 解放军新组建和扩编部队,或进行部署调整,使营房出现紧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鉴于大专院校停止招生和部分地方机关撤销后有空余房屋的情况,军队经与各级领导 、政府机关和有关院校协商,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援,腾出一些房屋给部队居住。这体现 了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对国防事业的支持。至1972年初,全军使用地 方的134所大专院校校舍,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其中,属于借住的121所,面积180 万平方米;属于接收的13所,面积91万平方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 勤部:《关于撤出部队住用地方大专院校房屋的意见》,1972年5月3日。)“九一三” 事件后,大、中、小学扩大招生,老干部、统战对象开始落实政策,党政部门陆续正常 办公,过去一时闲置的房屋又急切需用。在人民群众住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军队大量 借用、占用地方房屋,直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由于占用学校、医院,使有的学校不能 开学,有的医院不能收治病人,侵犯了公共利益。中小学校舍本来很紧张,部队占用后 ,使校舍更紧张。由于占用私人住宅,使一些爱国人士落实政策后,住房没法解决,居 住拥挤,有的甚至住地走廊、楼道、地下室。有的人接受重要科研和写作任务后,由于 住房困难,无法进行。由于占用地方的房屋,有的机关在恢复机构设置后没有地方办公 。军队占用地方房屋,使军民差别拉大,在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