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论历史表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 刘汉东 参加讨论

四是有固定的延续连接。每一代对历史的表述和重现,都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因而,越是简单重复,其延续越是自然,连接也就越无牵强之处。
    价值评论则与简单重复正好相反,其着重点是体现表述者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及为现实服务。价值评论要达到这一目的,有一个基本的程序,分为五个层次:历史表述--认知历史--历史哲学--求证现实--预测未来①。
    以价值评论为目的的前提之下,历史表述不可能是简单的表述,而是带有倾向性的一种论述,或者可以称作为研究。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表述或研究达到对历史的认知,用时代的或认知者的价值观总结出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规律,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角度,作为历史认知的评判和论断。规律和理论被划入历史哲学的范畴,是一种完全的价值评论,力求将认知历史和历史表述纳入到统一的模式之中,以便总结过去,指导现在,预测未来②。规律、理论、模式都是为了求证现实,不论是证实现实是合理的,还是证实现实是不合理的,在历史表述基础上认知历史,进入历史哲学范畴,其目的只在于提供参照系数给予现实社会。现实社会要求历史的表述进行价值评论,是要从历史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从而作为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是继续发展弘扬还是更改剔除的证据或参考。
    历史表述虽然以简单重复和价值评论为主要类型,但是,因为历史有着两重性,存在着客观的历史和历史的客观这么一个事实,前者所占比重远远小于后者。客观表述历史,以及简单重复历史,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说来容易,做到可就不容易了③。
    
    历史表述或表述历史,不可能避开这么一个问题,即实践的认识。实践的认识在表述历史和研究历史中,通常又称为史论关系。
    实践的认识不仅仅在研究历史的环节中起作用,在表述历史的环节中也同样起作用,也即论与史都被放在实践认识的大前提之下,并将之揉合为一体。历史表述一般情况下会被实践的认识所覆盖,或者说被笼罩,服从于史学实践的要求。
    史学的实践与史学的认识是两个方面,又是一个整体,实践要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成立,而实践又要求认识围绕着实践来进行。实践的认识认为认识只是手段,实践才是目的,必须进行价值评论,也即研究和论述,不能简单重复或表述历史。实践的认识是有要求的,以主体的观念、意识、模式、价值观去认识和论述历史,并将之在现实中加以实践。
    实践的认识目的性很强,因为实践本身就是目的。在认识历史之前,实践的认识已经预先准备好了倾向性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现实的实践而服务的。因而,认识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通过认识达到实践,通过实践完成目的的实现。实践性和目的性非常强烈的情况下,令人担忧的是,表述历史和认识历史之中,与实践或目的不相符合时,就会出现有意无意间的人为加工改造现象,致使客观的历史难于得到客观的表述,也就很难达到历史的客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不论是什么,其根本点就在于实践认识的目的性和史学认识的现实价值④。
    加工改造历史,甚至改变历史,并不少见,历史表述或表述历史与实践的认识或史学现实价值,总是存在差距和矛盾的。表述本身是越客观越好,实践本身是现实价值越高越好,二者必须要有一个服从于另一个,通常情况下,当然是表述服从于实践,并为之服务。
    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来说,这也是很自然的,顺理成章,不可能要求实践服从于表述。
    
    无庸置疑,在历史表述和表述历史中,实践的认识必然会归结为以历史求证现实。可以说对于本民族和国家和历史与文化,都不是简单地加以回顾,而是渗透入现实生活各个范畴和各个层面之中的。
    下述四点是以历史求证现实的典型所在:
    一是现存民族文化、精神、意识、观念、心态、思维方式的来源和发展历程。这是表述历史和以历史求证现实最重要的一点。具体的文化都有具体的发展过程,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观念意识、文化心态、思想定势等等,都是千百年来历史发展的结果,要了解现实存在的这一切,不研究历史和表述历史,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而每个民族的生存和进取,必须的和根本的就在于上述的各个方面。这就规定了每一个民族都必然要以自身民族的历史来证实现实中上述各个方面的合理性,以便发扬光大,其目的是求得生活方式的心安理得和追求更佳的生存方式。
    二是怎样证实现实的合理性和非理性。人们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现实本身的合理性或非理性,并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不过,其说服的力度怎么也不及以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加以证实。现实存在是否合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牵涉到历史的历程和文化的定型,不通过历史是无法加以证实的。
    三是对现实的扬弃。不论是历史的发展还是现实的存在,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必然有正负两个方面,一定会产生是扬还是弃的问题。什么事物应该扬,什么事物应该弃,现实本身会有结论。但是,如果加上历史的评判和论断,扬和弃就有了更加坚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