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之三,可操作性。任何一种现代化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方有实际意义。以往学术界多循定论而否定这点。其实孙中山方案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指出方向,宏观思考大处着眼,更在于适合中国国情而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如在撰写《实业计划》构想东方大港选址时,曾特嘱邵元冲“调查乍浦、澉浦一带之海塘,为石塘,抑系土塘,谓如无书可查,宜亲询该处土人,以期确实。嗣余查得浙江水陆道路记等书,图说颇详,乃举以相告,总理遂据以为规划东方大港之资,此一端,足证总理计划之切实,不凭臆想也。”[④g] 特点之四,前瞻性。确实,孙中山的现代化方案中许多内容在当时难以实现,人们也因此讥之为“理想化”、“空想”。古往今来的哲人思想家之伟大恰恰在于其为时人乃至后人指明了奋斗目标。孙中山从如何实现超越--使中国在短时期内迅速赶上西方列强、“并驾齐驱”出发,不仅对当时也对未来作了规划,他在1912年民国肇建时即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还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要能预见将来,我们必须是有远见的人。”[⑤g]今天看来,孙中山的中国现代化方案中既有对现实的思考,更有对长远的洞见。他的现代化战略构想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极富创意,如以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互补关系,发展经济以交通为先导,保持主权独立对外开放等,都是我们经几十年摸索后才悟到的。其民主与法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说仍有现实意义。而其开发长江流域以中下游上海为龙头、建设全国铁路系统、辟建东方大港、北方大港、开发浦东等一系列具体计划与设想,许多都与今人不谋而合或现在正在实施进行的,其科学的洞见性与卓越的前瞻性令人拍案叫绝! 今天的历史是过去历史的超越,也是过去历史的发展。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⑥g]在现代化运动深入发展的今天,总结前人搞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借鉴孙中山现代化方案及其实践的得失,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与现代化视角去重新审视孙中山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发展的贡献,可以少走弯路,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得更快些。 注释: ①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656-657页。 ②a《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近代之部),第605-606页。 ③a《总理全集》,第2卷,第159页。 ④a《孙中山选集》下卷,第525页。 ⑤a⑥a《孙中山选集》下卷,第81、467页。 ⑦a虽经孙中山力争,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仅被定为海军旗,直至北伐胜利,张学良“东北易帜”,方取代“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⑧a⑩a(12)a《总理遗教》“演讲”,第38、42页。 ⑨a《总理全集》第2集,第82页。 (11)a《孙中山集外集》,第533页。 (13)a对美国民族与文化的认识至今有“熔炉说”与“拼盘说”两种,参见余志森等:《浅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华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 ①b《龚自珍全集》上卷,《乙丙之际着议七》。 ②b魏源:《海国图志·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序》。 ③b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1《重民(下)》。 ④b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陈炽:《庸书·议院》;陈虬:《治平通议·开议院》;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新政论议》等。 ⑤b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16。 ⑥b《谭嗣同全集》,第40页。 ⑦b(11)b(12)b《孙中山选集》下卷,第155-156、423、157页。 ⑧b《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80-282页。 ⑨b《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132页。 ⑩b张磊:《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13)b(14)b(15)b《孙中山选集》下卷,第707、722、764页。 (16)b《总理全集》第1卷,第924页。 ①c《总理全集》第1卷,第319页。 ②c③c④c《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24、294、377页。 ⑤c《总理全集》第1卷,第319页。 ⑥c⑦c《总理全集》第2卷,第498、498-499页。 ⑧c《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34页。 ⑨c《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45页。 ①d《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7页。 ②d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卷,第68页。 ③d《东方杂志》第9卷,第8号(1912年9月)。 ④d《丁祭除去拜跪》,《申报》1912年3月5日。 ⑤d张骞:《张季子九录·政闻录》,第3-7页。 ⑥d《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第73页。 ⑦d《五四运动档案资料》,第6页。 ⑧d《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294-295页。 ⑨d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研究》,《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69页。 ①e②e《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71-172页。 ①f②f《中共中央文件选编》(11),第628、603页。 ③f《党史研究资料》,第10-11期。 ④f《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075页。 ⑤f⑥f《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81、490页。 ⑦f《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82页。 ⑧f《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40、52页。 ⑨f姜义华:《孙中山〈实业计划〉战略构想详析》,载《近代中国》第1辑,第248页。 ①g②g《孙中山选集》下卷,第764、706页。 ③g《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40、52页。 ④g邵元冲:《总理学记》,《孙中山生平事业追忆录》,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5页。 ⑤g《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503页。 ⑥g《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2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