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公铭文考释(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考古》 冯时 参加讨论

“录”读为“祓录”。“”为“”字古文,读为“祓”(注: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窑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1978年第3期。)。《尔雅·释诂》:“祓,福也。”墙盘铭:“繁祓多釐。”叔向簋铭:“降余多福繁釐。”是“祓禄”意即福禄。
    铭文此二句言一给一报,给人以孝信,则还之以福禄。《尚书大传》:“德施有复。”即此之谓,体现了时人所认识的修德与福禄的相互关系。铭文强调人若以德待人,施之以孝信,则福禄必至。《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郑玄《笺》:“王既述修祖德,常言当配天命而行,则福禄自来。”皆投桃报李之谓。
    永卩于。
    “卩”,读为“节”。字又见于(注: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考释》,见《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殷卜辞或作“兹节”(注: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7~68页)。“节”乃节度之称,事有节度则合宜适中。中山王壶铭:“节于齐。”即合于祭祀。古人治事以合宜为尚,故适可则止。《易·节》陆德明《释文》:“节,止也。”《易·杂卦》:“节,止也。”《广雅·释言》:“节,已也。”王念孙《疏证》:“已犹止也。”是“节”训止。“”,读为“宁”,安宁也。铭文“永节于宁”意即永远康宁。井人钟铭:“永终于吉。”文意全同。
    《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不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与铭文所反映的思想一致。
    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
    “”,从“火”,“”声。学者或释“燹”,乃“豳”字异构(注:a.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册一,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滂喜斋自刻本。
    b.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十七,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自写刻本。
    c.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可从。“燹”、“豳”俱从“”声(注:a.段玉裁:《说文解字注》。b.高田忠周:《古籀篇》卷三十六,日本说文楼影印本,1925年。),同音可通。《诗》有《豳风》,豳乃先周故地。《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笃公刘,于豳斯馆。”毛《传》:“公刘居于邰,而遭夏人乱,迫逐公刘。公刘乃辟中国之难,遂平西戎而迁其民,邑于豳焉。”《汉书·地理志》:“右扶皆读为“豳”,为姬姓可知。据铭文,豳君称王(注:丁山:《说文阙义笺》,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年。),爵为公。《诗·豳风·七月》陆德明《释文》:“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即称豳公。《诗·大雅·公刘》陆德明《释文》引《尚书传》:“公,爵。刘,名也。”与铭文合。
    《史记·周本纪》:“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古公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民皆歌乐之,颂其德。”豳公公刘、太王修德与后稷齐名,故铭文记其后人重德崇德,以为修身之本,其情自然。
    “诲”,读为“悔”。《易·系辞上》:“慢藏,诲盗。”陆德明《释文》:“诲,虞作悔。”是其证。“悔”,凶祸也。《易·复》:“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六五,敦复,无悔。”《象传》:“‘不远’之‘复’,以修身也。”言修身养德,无悔则吉。《法言·修身》:“君子微慎厥德,悔吝不至,何元憝之有?”即此之谓。是铭文称唯恭行此孝信之德则福禄至,故无祸矣。
    铭文有韵,首段十句交韵抱韵:土、王、下为韵,鱼阳对转;德、德、德为韵,职部。次段八句换韵:德、祀、德为韵,之职对转;天、信、宁为韵,真耕合韵。末段德、悔为韵,之职对转。
    铭文首称禹绩,次述德育之重要,且见禹、伯益之名,史实多可与文献比勘,可明古代史学自西周中期即已颇具系统,因而对古代史及先秦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问题,容另文讨论。
    2002年10月22日
    附记:本文完成后,曾承王世民先生是正,谨志谢忱。付梓前又得读《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及《公--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线装书局,2002年)发表学者关于铭的研究论文,提出许多重要意见。倘拙见犹有可存,敝愿足矣。
    2002年12月19日,蒙保利艺术博物馆馆长蒋迎春先生关照,有机会目验实物,明器铭“益”下一字本作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舜臣尧,……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杜预《集解》:“契作司徒,五教在宽,故知契在八元之中。”今知“契”本从“”,是“叔献”即“契”,“献”、“不”同音通假。《尚书·尧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左传·文公十八年》于五教又有别解,然也无外孝敬忠信之德,与铭文所言修德在乎明孝友、孝信的思想正相吻合。史以契为尧臣,其修德而重人伦如此,故铭文此句意即继承发扬益与契之美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