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美国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评估与对策(1961-1964)(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当代中国史研究》 詹欣 参加讨论

2.核原料和运载能力。
    美国对中国核原料的特性和来源一直比较关注,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的核原料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核原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美国认为,中国核原料的来源决不仅仅限于一地,不仅仅限于中国国内。在北京的原子能研究所拥有一个小规模的重水反应堆,很明显是苏联的一个仿制品;在包头拥有一个每年能生产10公斤钚的小型冷气反应堆,这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反应堆;在兰州可能有一个气体扩散厂,这将是一个大型冷水反应堆;在甘肃玉门附近还有一个令人怀疑的石墨-冷水反应堆。这个反应堆,最早发现于1962年,再次发现于1964年2月,但是后来这个反应堆不再运行了,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改变燃料和提高效率而被关闭的。当然,美国还怀疑在中国的其他地方还有一些没有被侦察到的反应堆,特别是四川的一些地方。除此之外,美国还认为:中国有可能从国外获得核原料,但苏联不可能把适合制造核武器的核原料给中国,与中国保持关系的一些国家几乎肯定不可能向中国提供完备的核原料。[7](P,43、58)
    其次,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核试验处于初级阶段,水平比较低下。由于中国与美国在核能力上的差距非常明显,美国对中国的核力量是瞧不起的。他们认为:包头的钚反应堆最多每年只能制造一个或两个比较初级的核武器,而且还是一个小规模的冷气反应堆,其他几个反应堆大多数都没有完工。如果中国要进行核试验,只依靠包头反应堆是不够的。包头和玉门两个反应堆加在一起,每年即使能够生产40-45公斤的钚,也才足够6-7个初级的核装备使用。[7](P,43)中国为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的物质准备,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是初级的和不足的。美国政府一直认为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将使用“炮筒”引爆技术和钚-239裂变材料,然而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就使用了更加先进的内裂引爆技术和浓缩铀。[9]从已解密的材料来看,美国情报机构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国的钚反应堆上,对于中国使用铀-235裂变材料的可能性估计不足。美国只是在兰州发现了一个铀-235工厂,但认为这个工厂还没有全部完工,在2-3年内运转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在没有得到对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所使用的裂变材料进行分析之前,只是认为中国核武器的成分“可能是”、但“不能确定”就是“钚”。中国使用钚-239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使用铀-235。[7](P,60)
    中国核武器威力的大小,不仅与使用的核燃料有关,而且还和运载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美国政府认为:在战略轰炸机方面,当时中国大约拥有290架能够航行600海里,载重能力约6000磅的伊尔-28飞机、2架图-16中程喷气式轰炸机和约12架图-4轰炸机。在陆基导弹方面,中国正在研制中程弹道导弹。这种系统基本上是苏联模式的,可能就是改装的SS-4导弹。到1967年或1968年,中国将拥有几枚装有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至于海基导弹,中国有一艘在外表与苏联“基辅”级极为相似的,当它浮出水面时能发射350海里弹道导弹的潜水艇。但不能确定这艘潜水艇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还是由苏联提供的,也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正在建造更多的这种类型的潜水艇。[7](P,58、77)因此,与战略轰炸机相比,中国显然对中程弹道导弹更加感兴趣。战略轰炸机虽具有灵活性强、精度高、再选择及重复使用等优点,但它的缺点--易受攻击、复杂的警戒过程、受持续警戒能力的限制以及很难通过对方的防空系统--似乎显得更突出。弹道导弹却具有突出的优点。[7](P,30)虽然美国政府注意到了中国在运载能力上更加关心弹道导弹的发展,但认为中国拥有足够成熟的运载能力还需要许多年,更不用说洲际导弹技术了。[7](P,58)
    3.中国核试验的影响。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拥有核武器将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1961年初,肯尼迪总统就公开表示过对中国核武器的担心。古巴导弹危机一结束,他就对国会领导人说:“我们获得了伟大的胜利,俄国那里不再有什么威胁,未来几年的威胁来自中国”。[10]1963年1月10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邦迪和中央情报局局长麦克恩在讨论有关中国核武器问题时重申肯尼迪总统的立场。邦迪说:“总统感到中国拥有核武器可能是当今世界最糟糕的事情,且暗示中共在核领域的进展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11]当时的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席瓦尔特·罗斯托认为:“60年代最大的事情可能就是中国进行核试验”。
    美国对中国拥有核武器抱有强烈的恐惧感,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前,美国政府就做出了许多危言耸听的预测。例如:美国国务院国际安全事务办公室曾写了一份报告,认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已经开发大约有10年了,现在他们准备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当完成全部设施建设以后,他们每年能制造30-50枚原子弹,但并不适用于导弹的运载。可是第一次核试验后能够跟随不断的核试验,以提高其核武器的设计能力。到1968年,中国可能进行第一次氢弹试验,带有弹头的短程弹道导弹也将随后被制造出来。到1970年,中国将会拥有对准亚洲城市的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到1975年,中国将会掌握洲际弹道导弹能力,他们有能力摧毁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和华盛顿。随着洲际弹道导弹能力的增加,他们能够威胁欧洲全部,包括驻欧洲的美军。美国国务院国际安全事务办公室描绘了一幅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极为可怕的蓝图,尽管他们同时认为以上所预测的时间可能有些变化,但如果中国按照以上步骤进行的话,或早或晚一定会实现。[12]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认为:中国拥有核武器也将给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的压力,最大的显然是台湾。如果中国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的话,海峡两岸之间军事实力将失去平衡。[7](P,62)如果中国向周边的友好国家(越南和朝鲜)输出核技术,必然造成核扩散,从而其他非共产党国家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来抵抗中国,尤其是日本和印度。当然,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政治心理影响要远远大于其直接的军事影响。就算中国的中短程核运载能力得到飞速的发展,也很难通过袭击驻亚洲的美军基地来削弱美国。中美之间在核能力和易受攻击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只是希望其核能力将削弱那些试图反抗其意愿的国家,阻止这些国家寻求美国的援助,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施加压力,试图寻求对其大国地位的支持。[7](P,30)美国政府的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自身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