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参见姜亮夫《莫高窟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6-29页。 (12) 《三国志》卷十六《仓慈传》。 (13) W.B.Henning ,"The Date of t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出处见注前页(1),p602。 (14) 这一推断是 Henning在" The Date of the Sogdian AncientLetters"一文中,释读第十九行粟特文时做出的。在注解中写道:"If therewere one hundred freemen alone in Tun--Huang--to whose number one has to add that of their families and slaves--the total Sogdian population of that town can have been scarcely below one thousands souls ."详见该文第606页注释9。 (15) 转引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87年,第31页注(34)。 (16) 关于这一论述详见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居与火袄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2页。 (17) 《魏书》卷一O二《粟特国传》。 (18) 陈连庆《汉唐之际的西域贾胡》,《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0页。 (19) 参见荣新江《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粟特移民》,《西域研究》,1993年第2期,第11页。 (20) 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文物出版社,1988年。 (21)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 (22)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贡品分析》,《文书》第31辑,第109页。 (23)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五章第三节。 (24) E.H.Shafer,The Golder Peaches of Samarkand ,Berkeley and Los Angels,1963,PP204--207。 (25) 劳费尔著,林筠因译《中国伊朗编》,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16--331页。 (26) 前揭 J.Harmatta《Sogdian Sources for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一文。 (27) 彭金章:《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的主要收获》,《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敦煌研究院,1994年8月。 (28) 阿里·玛札海里著,耿译,《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3年第1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