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徐阶比较研究(2)
这时徐阶早已想好了除掉严嵩的办法。针对世宗皇帝信奉道教的特点,徐阶设法表明罢黜严氏,乃是神仙玉帝的旨意。这时,道士蓝道行以善于扶乩闻名士大夫间,徐阶将他推荐给世宗。于是蓝道行进入了西苑,为世宗预决吉凶祸福。由于蓝道行串通世宗心腹太监,所以言事每每奇中,使世宗深信不疑。一天,严嵩有密札进呈,徐阶事先通告了蓝道行。蓝道行于是进行扶乩活动,预告说:"今日有奸臣奏事。"一会儿,严嵩的密札送到了。这样,通过仙语道术,在世宗的心中严嵩有奸臣之嫌了。又有一天,世宗又让蓝道行扶乩,世宗问:"今天下何以不治?"蓝道行装成乩仙回答说:"贤不竟用,不肖不退耳。"世宗又问:"谁为贤,不肖?"蓝道行回答说:"贤者辅臣(徐)阶、尚书(杨)博;不肖者严嵩父子。"世宗又问:"我也知道严嵩父子贪,上帝何不震而殛之?"蓝道行机敏地回答说:"上帝殛之,则益用之者咎,故弗殛也,而以属汝。"[⑨]这番话,对崇信道教的世宗震动很大。 接着,徐阶又令御史邹应龙趁热打铁,上疏弹劾严嵩。邹应龙很快写成《贪横阴臣欺君蠹国疏》,弹劾严嵩纵容其子严世蕃"念污误国"诸罪,洋洋洒洒有数千言之多。世宗读着邹应龙的奏疏,思考着蓝道行扶乩之语,终于下令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致仕。在圣谕中,世宗仍不忘严嵩"力赞玄修"之功,只纠其"纵爱逆子"之罪。 徐阶升任内阁首辅之后,知道世宗仍顾念严嵩,为防止严嵩反扑伤己,仍继续迷惑严氏父子。据记载,"嵩既去,(徐阶仍)书问不绝。久之,世蕃亦忘旧事,谓'徐老不我毒'"。[⑩]放松了警惕,继续任意胡为。严世蕃未至戍所,在家乡征集人手大建馆舍,为所欲为。巡按御史林润劾严世蕃不法诸事。世宗大怒,下令逮捕严世蕃等人,交三法司审理。刑部尚书黄光升等人欲置严世蕃等于死地,将他的各种罪过,包括杀谏臣等都写进奏疏上报。徐阶认为,这样以来势必激起善护己短的明世宗之怒,反而救了严世蕃。因此,从袖中拿出自己早已写好的奏章,让人誉清上交。徐阶所写奏章,主要列举了严世蕃纠集亡命之徒,勾结倭寇,蓄意造反。见南昌仓地有王气,乃大造府第,图谋不轨。徐阶在奏疏中极言"事已勘实"[11],世宗信以为真,下令处死严世蕃,籍没严氏家产。至此,徐阶与严氏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是徐阶与严嵩的争权夺利,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徐阶在严嵩得势时,为了讨好严嵩,将其长子徐璠之女许配严世蕃之子,使严嵩很高兴,不再怀疑徐阶。后来严世蕃判处斩刑,徐璠进见父亲,愠怒不语,然后回到内宅,将亲生女儿毒杀,徐阶知道孙女已死,"冁然颔之"。[12]为了权位斗争,徐阶不惜牺牲自己的孙女,其心也太残忍了。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徐阶、严嵩为了争夺内阁首辅之位,都极力讨好世宗,力赞玄修,徐阶更进一步,辅助世宗大兴土木,营建宫室。为扳倒严嵩,"名相"徐阶勾结道士,伪造乩仙之言;为杀死严世蕃,诬陷他勾结倭寇,图谋夺位。其斗争策略真是无所不用,阴险歹毒。这也反映出徐阶个人道德是很不高尚的。而"奸臣"严嵩则有所顾忌,反对大兴土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二、严嵩、徐阶执政的比较 嘉靖年间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虽然没有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内阁首辅独揽票拟之权,包括次辅在内的大学士鲜有决定权。严嵩作内阁首辅十五年,徐阶作内阁首辅六年。严嵩是嘉靖一朝的内阁首辅,徐阶则在嘉靖末、隆庆初作首辅,侍奉了两个皇帝。下面,我们从赞助玄修、执政方针、对庚戌之变和倭寇问题采取的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简单比较。 前文已经提到,为了争取世宗的支持,严嵩、徐阶都积极、主动赞助世宗玄修。对严嵩来说,他执政期间表里如一,前后一致地支持世宗,世宗曾赐给他"忠勤敏达"等印记,"忠弼"等字幅。即使在勒令严嵩致仕时,世宗仍认为严嵩有"力赞玄修"之功。这种前后一致,或许与他在世宗生前即被扳倒的事实有关。 与严嵩只作一朝内阁首辅相比,徐阶则作了两朝内阁首辅,但年限却不长。世宗在世时,徐阶极力赞助玄修,撰写青词精益求精,主动为世宗炼灵芝等长寿仙药,还认为这是政本所在。但是,世宗去世后,徐阶的态度马上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世宗崇道修玄进行批评。在徐阶起草的世宗遗诏中,他以世宗的口气说道:"惟念朕远奉列圣家法,近承皇考身教,一念惓惓,本惟敬天勤民是务。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乘机诳惑,祷祠日举,土木岁兴。郊庙不亲,朝纲久废。既违成宪,又负初心。"[13]因此,下令凡斋醮、土木工程、采购珠宝、织作等事全部停罢。诏书最后对世宗朝大臣争献祥瑞、进"青词"一事进行辨解,诏书写道:"于戏!子以继志、述事兼善为孝,臣以将顺、匡救两尽为忠。"[14]这一遗诏表明,徐阶在热衷于赞助世宗玄修的同时,已经意识到崇道修玄的荒诞不经、劳民伤财,但为了"将顺"、讨好世宗,徐阶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世宗去世后,他起草遗诏,特别强调人臣以"将顺、匡救两尽为忠",既是为了安抚那些进献祥瑞、"青词"的大臣,更是为自己以往的行为开脱,为以后政治上的主动创造条件。 徐阶所起草的诏书,在受到一些人称赞的同时,也受到同僚的反对。大学士郭朴即指出:"徐公谤先帝,可斩也。"[15]大学士高拱也指责徐阶前后矛盾、表里不一的态度。一次,大学士们一起吃饭,高拱指斥徐阶道:"公在先朝草'青词'媚上,宫车甫宴驾,而即背之。今又结言路,必逐旧邸臣,何也?"[16]从大学士郭朴、高拱的言词来看,当时大臣对徐阶前后不一的政治手腕多有不满,多有指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