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畸形政治文化是“文革”政治实践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并为之塑造着特定的政治主体,提供着主体动力。然而,由于畸形政治文化自身不断积累着的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它支持的政治实践--“文革”就不可能具有任何的直接社会进步性。所以,它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也就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257. [2]陈明洋,牛田洋的“精神原子弹”[N].南方周末,1999-7-30(7)。 [3]加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0. [4]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5、331. [5]J.Rothschild."Political Legitimacy in Comtemporary",in B.Benitch(ed)Ligitimation of Regimes,Beverly Hill:Sage Publications Inc,1979.38. [6][7]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52、15. [8]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28. [9]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1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103. [11]刘青峰。序言[C].刘青峰。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A].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5. [12]王海光。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13]杜阑。文革是一场反社会运动[C].刘青峰。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A].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33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