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彧——兼论曹操与东汉大族的关系(5)
俗谚云:"盖棺论定"。荀彧一生虽多有坎坷,但功绩卓著,以死守汉臣名节,似应早有一公允评价。但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三国志》本传裴松之注云:"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据卢弼《三国志集解》卷10,袁宏、杜牧、王应麟等均持有类似看法。这实际上把曹魏代汉视为僭逆,其罪孽尽在荀彧辅佐曹操,显然有失偏颇。与此相反,范晔、司马光等通达的史学家则对荀彧称赏有加,肯定其历史业绩,与今天的历史主义态度多有切合处。确实,荀彧一生高自标榜,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一以贯之,"乃心王室",这是他助曹平天下的原始动机,也是铸就他人生悲剧的症结所在。清代学者赵翼对此体悟颇深,可谓文若之知音,故将其评论照抄如下,以作本文之结: ……献帝遭董卓之乱后,四海鼎沸,强藩悍镇,四分五裂,彧计诸臣中,非操不能削群雄以臣汉室,则不得不归心于操而为之尽力,为操即所以为汉业。其劝操迎天子之论,可知彧欲藉操臣汉之本怀,且是时操亦遽未有觊觎神器之心。及权势已极,董昭等欲加以上公九锡,则非复人臣之事,彧亦明知操之已怀僭妄而终不肯附和,姑以名义折之,卒见忌操,而饮药以殉,其为刘之心亦可共其白于天下矣!(45) 细读此论,静心体味,荀文若之死非复无益矣! 注释: (1)《后汉书》卷62《荀淑传》。 (2)(8)(9)(12)(15)(19)(36)(40)《三国志》卷10《荀彧传》。 (3)《三国志》卷2《魏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 (4)参见拙文《汉末风尚与少年曹操》,载《南都学坛》1990年第4期。 (5)(7)(37)(41)(44)《后汉书》卷70《荀彧传》。 (6)《三国志》卷1《魏武帝纪》。 (10)《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辑入《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11)《三国志》卷6《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 (13)《三国志》卷12《毛玠传》。 (14)(17)《资治通鉴》卷60胡三省注。 (16)(18)《读通鉴论》卷9。 (20)见《三国志》卷11张范、凉茂、袁涣三人本传。 (21)参见万绳楠《解开千年之谜〈短歌行·对酒当歌〉》一文的有关考证。该文载于《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2)《后汉书》卷80《文苑·祢衡传》。 (23)(32)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辑入《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4)见《三国志·袁绍传》注引《九州春秋》、《后汉书·郑玄传》、《三国志·魏武帝纪》注引《魏书》。 (25)(26)(27)《三国志》卷8《公孙缵传》、注引《英雄记》、《公孙度传》。 (28)见《三国志》卷8《陶谦传》、卷52《张昭传》。 (29)《三国志》卷51《孙韶传》注引《会稽典录》。 (30)《孙吴的建国道路》,辑入前揭《秦汉魏晋史探微》。 (31)参见《三国志·魏武帝纪》、《后汉书·党锢·何颙传》。 (33)《三国志》卷14《郭嘉传》。 (34)参见胡宝国《汉晋间的汝颍名士》,载《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35)(42)《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 (38)《三国志》卷2《魏文帝纪》注引《魏略》。 (39)《三国志》卷23《赵俨传》。 (43)《晋书》卷65《王导传》。 (45)《廿二史札记》卷6。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