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维特与1895年中俄四厘贷款(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黑龙江社会科学》 刘存宽 参加讨论

    至此,俄法包揽对华贷款大局已定。与此同时,俄国继续在彼得堡逼迫许景澄接受其全部条件。争论的焦点仍是俄国政府对贷款加保的问题。俄方始终顽固坚持其原有立场。在这个问题上,李鸿章竟然出来替俄国说话,他电告总理衙门称,向俄、法借款事“应请速成,于公法国体,均无所碍”[20](P18)。经过反复交涉,直到6月17日,俄方才勉强同意“除去加保字样,只言如海关付款愆期,由俄国家垫付。”[19](P16)所谓“垫付”与俄国政府“加保”并无实质区别。许景澄遵旨再与俄方交涉,俄方先是诡称由俄国政府“垫付”“全为银行售票轻速起见”[19](P17);6月22日,才又改头换面地提出一种代替“垫付”的说法:“或遇付款阻滞,俄国与中国商妥,允许银行一面蝉联发给本息。”[19](P17)这个说法虽然隐晦,实际上仍是当中国关款不敷时,“由俄国代银行接付本息”[19](P17),与“加保”、“垫付”何异之有?
        当时清政府最为关心的是日本侵略军退出辽东半岛的问题,它非常担心因贷款的事影响俄国对干涉日本还辽的态度。沙皇政府看准了这个心理,便大玩这张牌,迫使清政府就范。每当许景澄询问这方面的情况时,俄方或答以“无情形可告”,“定议迟速难知”,佯示以“似不介意”[19](P15),或径直以接受俄方要求为要挟条件:“俄意原因退兵筹款,俟款事定后,当即催办”[19](P17)。在俄方的诡计和压力影响下,清政府不得不指示许景澄“将俄款各端斟酌订定”。6月27-28日,许景澄与俄方会拟了借款《合同》及中俄《声明文件》并电告总理衙门。7月6日(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四日),许景澄在维特、洛巴诺夫出席的情况下,代表清政府和四家俄国银行的代表罗启泰、六家法国银行的代表霍丁格尔、诺茨林、勃里斯正式签订了中俄《四厘借款合同》并同俄国签订了四厘借款《声明文件》。
        1895年中俄《四厘借款》的交涉及签订过程表明了沙俄在其中所起的实际作用。沙俄始而由一个未受到请求的国家硬挤进争夺贷款权国家的行列。挤入之后,成功地排挤了英、德。在整个交涉过程中,沙俄始终坚持自己的掠夺性方案,在与法国包揽借款,由俄国国家“加保”等问题上,蛮不讲理,毫不退让,终于压迫清政府接受了它的奴役性条件。无须证明,法国金融资本是无力达到这一“美满成就”的。没有沙皇专制制度的国家力量,没有它对清政府施加的巨大压力,就不会有1895年的贷款。这次贷款之所以名叫中俄《四厘贷款》而不叫其他什么名称,决不是偶然的。固然,由于俄国缺少可供输出的资本,它不得不依赖法国高利贷资本的帮助来补充这个“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国金融资本在这次贷款中的确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必须注意,这个作用仅仅是在沙俄荫庇下的作用,是在沙皇政府控制下,并主要服从于沙俄对华政治企图的条件下的一个伙伴的作用。法国金融资本仅仅是以沙俄为靠山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它的作用决不是主导的、决定性的,不可能高出于沙俄之上。斯拉德科夫斯基、纳罗契尼茨基等人仅仅从“资本不足”这一点来说明俄国没起主导作用,不是把法国金融资本正确地看成起第二位作用的俄国的同盟者,反而把俄国说成是从属于法国金融资本的“同盟者”,这是颠倒了或故意颠倒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夸大了法国金融资本在这次贷款中的作用,缩小了沙皇政府的作用。须知作为这次贷款的灵魂的,不是别人,正是沙皇政府的财政大臣维特;在贷款的整个交涉过程中,沙俄始终是以政府的名义公开出面并以俄国国家的力量向清政府施加压力的,而这,恰恰是迫使清政府接受这次贷款的决定性因素。
        (三)中俄四厘贷款的性质及其历史后果
        1895年中俄四厘贷款对中国“有利”,是俄国对中国的“财政帮助”吗?不是的。这个问题,只能从这次贷款的目的,对贷款的有关文件的分析和这次贷款所引起的后果来寻求正确的答案。
        关于贷款的目的,前文已经述及。一句话,贷款是以维特为代表的沙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争霸远东总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认为俄帝国主义居然能对半殖民地中国仁爱为怀,慷慨解囊,给以“有利”的“财政帮助”,当然是十分荒谬的。
        再看看有关这次贷款的条件:
        中俄《四厘借款合同》规定借款总额为4万万法郎(折合白银约1万万两),俄国银行占五分之一,法国银行占五分之四;按九十四又八分之一(即94.125%)付款,年息四厘,三十六年还清。此项贷款,“以中国海关所入税项及存票作为押保”;“如遇有付款阻隔滞缓之处,不拘何故,俄国国家与中国国家商明,允许立合同之号各商董一面如期蝉联周备发给到期应销票本及票息之数”(第9条)。这就事实上肯定了沙皇政府对这次贷款的担保权。《合同》还规定:在1896年1月15日以前,“除与银号商董商定外,中国暂不另行借用金钱各债,亦不准他人售卖各种借款股票”(第16条),也就是说,非经俄、法允许,中国在半年内不得内其他国家借款。
        同一天签订的中俄四厘贷款《声明文件》重申了《合同》第9条俄国对贷款的事实上的担保权:“此款偿还过程中,不拘何故而发生中断或延缓时,俄国政府在中国同意之下,对签订借款之银行负责,惟中国国家应另许俄国以别项进款担保”(第3条);“中国声明无论何国何故,决不许其办理照看岁入等项权利,如中国经允许他国此种权利,亦准俄国均霑”(第4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