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代办级“半建交”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严肃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集中显示了新中国领导人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才干,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新时期的外交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这种“半建交”关系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处理国家关系严肃的原则性。周恩来在论述我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时曾指出:“为了表示外交上的严肃性,我们提出建交要经过谈判的手续。我们要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正在平等、互利和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15]建交谈判是新中国领导人的独创,用这种方式可以起到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建国初,英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持骑墙态度,建交谈判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英国不彻底改变其对台立场,断绝与台一切官方联系,全面外交关系的建立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中方立场是一贯的坚定不移的。其次,这一外交关系又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尽管英国在对台立场上态度一直不明朗,但英国政府确有改善对华关系的愿望,并且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有严重分歧。面对这种情况,新中国领导人思忖再三,朝鲜战争结束后,在对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方面不再坚持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而是采取了利用矛盾,团结多数孤立少数的方针。为了充分利用美英矛盾,继续做好对英工作,扩大我国在国际事物方面的影响,中国政府决定同英国互派代办。新中国领导人能够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体现了其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战略思想。其目的在于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着眼于主要矛盾,以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同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16]最后,这一外交关系的建立体现了“求同而不求异”的重要外交思想。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我们和英国是有不同的,我们的态度就是求同而不求异的。当然,不同的地方,双方都不能去掉,不能要求双方改变立场和放弃立场,那是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17]中英两国领导人正是抓住政治上要和平,经济上要贸易这两点,从而扩大共识,减少分歧,逐步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