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卡诺”(Chicano)一词为美国学术界和大众媒介所认知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词的社会化是当时美国社会运动和族裔运动的伴生物。对该词的最初起源仍未达成共识,但词源学认为这是“墨西哥”(Mexican)一词的截头和转换。(注:参见罗纳德·冯·巴德勒本等编:《冲突中的使命--美墨关系及奇卡诺文化论文集》(Renate Von Bardeleben & Dretrich Briesemeister etc.eds,Missions in Conflict-Essays on US-American Relations and Chicano Culture),德国,1986年,第11页。)另一种解释认为“奇卡诺”是美国墨西哥人中产阶级对“草根”的称呼或对美国墨西哥穷人的称呼。(注:参见罗纳德·冯·巴德勒本等编:《冲突中的使命--美墨关系及奇卡诺文化论文集》(Renate Von Bardeleben & Dretrich Briesemeister etc.eds,Missions inConflict-Essays on US-American Relations and Chicano Culture),德国,1986年,第12页。)在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上个世纪60年代,1968年的“奇卡诺运动”是美国墨西哥人反种族歧视,争取墨西哥民族自由、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运动初期的主力军是年轻的一代美籍墨西哥学生,他们称自己是“奇卡诺”一族,与贫穷的墨西哥人是一体。这些年轻学生的热情获得了挣扎在美国社会底层的墨西哥人的认同。随着“奇卡诺运动”的全国化,“奇卡诺”一词以其强调族裔新意识和强调其在社会、政治、文化运动中对本民族的热爱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流行。作为阐述一种新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奇卡诺”一词代替了传统的“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词。随后,美国学术界也对该词表示认可,并将之用来指代所有墨西哥裔的美国人,无论他们从事何等职业,受过何等教育和具有何种政治身份。 一、运动的起源 关于“奇卡诺运动”的近期起因应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那次战争中,墨西哥裔美国人与美国其他已经同化了的移民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浴血疆场。同时,这些墨西哥裔美国人相信,当战争结束后,他们为国捐躯的爱国热情必将为他们赢得社会的尊敬、得到中产阶级的地位和实现“美国梦”。战争结束后,他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随军队返回国内。此间,美国经济进入腾飞时期。1945-1960年,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霸主地位使大多数美国白人移民的美国梦得以实现。他们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大型冰箱、存款、政府对子女教育的贷款等,但美国的黑人、亚洲人、墨西哥人却无权享受这些,他们被关在社会发展的外围。这样的不公平待遇使那些曾与美国白人共同浴血沙场的墨西哥裔美国人极度失望和无比愤怒。在长期无望的等待中,这些解甲归田的美籍墨西哥军人开始为农场工人的工资提高、工作条件改善进行了和平请愿活动,并赢得了各界墨西哥裔美国人的共鸣和支持。在加利福尼亚州,塞扎·查维斯领导的农场工人联合会成功地提高了农业季节工人的工资,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在新墨西哥州,雷斯·洛佩斯·蒂赫里纳和一些墨西哥民族主义活动家为争取夺回1848年美墨战争后失去的国土四处游说;在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活动家鲁道夫·考基·冈萨雷斯和该州南部墨西哥民族主义活动家何塞·安赫尔·古铁雷斯则在墨西哥人聚居的西南地区建立了以族裔认同为基点的政党--“种族联盟党”(El Partido de la Raza Unida,or la Raza Unida Party),为墨西哥移民争取民族自由和平等权利。这样的各类争取墨西哥移民民族权利的活动为“奇卡诺运动”的兴起作了思想上的先期准备。 “奇卡诺运动”的直接起因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运动。“奇卡诺运动”前夕,美国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从对社会不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到厌恶越南战争的反战运动,从黑人争取权利运动到妇女解放运动,整个美国处在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美国黑人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和黑人对种族主义的痛斥激起美籍墨西哥人的共鸣。特别是目睹了大学校园内的反叛行为和大学生的“自由之夏”之类的民权活动及大学生的反战宣传,美籍墨西哥学生切身感受了社会运动的活力和斗争的力量。置身于这样的如火如荼的校园反叛激情之中,他们年轻的心受到感染,民族热情受到激发。作为美国的一个“边缘民族”,在美国社会中他们遭受着和美国黑人同样的歧视,但黑人通过自己的“民权运动”最终获得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利。黑人的成功向这些美籍墨西哥学生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也坚定了他们争取墨西哥人平等权利的决心。从1965年开始,这些美籍墨西哥学生着手在校园里开展各类有关奇卡诺的活动,宣传奇卡诺思想。 除这些社会运动对美籍墨西哥学生形成撞击外,另一鲜为人知的原因是一些第二代墨西哥移民奉行“实利主义”(Materialism)价值观,把向上流动作为他们的人生重大目标。因此,他们强制其子女墨守社会陈规,游离于社会运动之外,“不问窗外事,只读赚钱书”。然而,在如此社会运动背景下的墨西哥裔青年怎能等闲视之。父母的压制激发了他们的反抗意识,而社会的歧视更促使他们寻根并认同它。情感归属的需求、年轻人的激情和争强好胜的性格把他们推向运动的前列,成为“奇卡诺运动”的先期主力军。此间,1966年6月由墨西哥裔农场工人倡导的“斯塔尔县大罢工”因地方政府和农场主的联手遏制而失败,但这一失败却唤醒了墨西哥人的民族主义情结。1968年,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美籍墨西哥学生同时走出校园,上街游行,争取民族权利。这一行动标志着“奇卡诺学生运动”的正式诞生。至此,“奇卡诺运动”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大舞台。“奇卡诺运动”不仅改变了美国人对墨西哥民族的态度,同时也改变了墨西哥裔美国人对墨西哥非法移民的态度,并在年轻的墨西哥裔美国人中间还兴起了一股奇卡诺认同热。如同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选用"Black"代替"Negro"一词一样,“奇卡诺”一词成为墨西哥裔美国人对自己的族裔一个重新界定的术语。该术语包含着对美国西南地区墨西哥传统文化的骄傲和对在盎格鲁-美国人统治下墨西哥民族所遭受的压迫和歧视的愤怒与反抗。而"Chicanismo",即“奇卡诺认同”,则是年轻的墨西哥裔美国人为他们自己设定的一个象征“强健的民族”的认同目标。(注:参见拉蒙·A·古铁雷斯:《社区、教区、个性:奇卡诺政治和渴望平等历史》(Ramon A.Gutierrez,Community,Patriarchy and Individualism:The Politics of Chicano History and the Dream of Equality),载《美国季刊》,1993年3月刊。)虽然该术语主要在年轻的墨西哥裔中学生和大学生之间流传,但至20世纪70年代后,“奇卡诺学生运动”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重视,该术语也随着运动的发展和影响成为墨西哥裔美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