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20世纪50年代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较量(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 谭晓曙 参加讨论


    军事斗争的同时,在外交上,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亦展开了针锋相对斗争。
    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创始国之一,美国却利用其在联合国的有利地位,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1950年,艾森豪威尔执政后,即提出了对华政策三原则: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从1950年到1970年,在美操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被拒之于联合国大门之外,而“中华民国”却仍保留着在联大“中国代表权”的合法席位,美企图以此造成“中华民国”合法性的既成事实,为制造“两个中国”创造条件。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又利用国共冲突,支持新西兰在联合国理事会提出的议案,该议案“要求”安理会审议中国政府与台湾当局在“中国大陆沿岸某些岛屿地区的敌对行动”,“建议”安理会迫使台湾海峡停火,美国政府策划安理会停火案,其实质是欲把原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国际化,公开制造“两个中国”。
    为了打破美国霸权主义给新中国外交造成的困难,粉碎美国“划峡而治”、“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共一方面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在“求同存异”方针指导下,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团结。1953年周总理代表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按此原则顺利解决了两国边境问题,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此后,于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便具体体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由于中共不畏大国压力,真诚与世界各国交往,从而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的尊重,1965年,49个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封锁。
    另一方面,中共坚决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当旨在分离中国的“新西兰提案”提出后,中国政府进行了及时的揭露,周恩来电告安理会:“新西兰的建议显然是干涉中国内政,掩盖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因此直接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中国不能派代表参加对新西兰建议的讨论”。[6]具有戏剧意义的是,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亦同时发表声明“新西兰方案将鼓励和支持那些正在以‘两个中国’为目的的人,‘两个中国’的说法真是‘荒谬绝伦’”[7]。国共两党虽坚持不同立场,但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却站在了同一线上,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反对,美“划峡而治”企图终告破产。
    由于美国的干涉改变了台湾的政治、军事状况,加大了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度,同时鉴于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为了缓和台海局势,中国政府积极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统一问题。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郑重声明: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讨论缓和台海局势问题。这一声明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同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政府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美国从台湾地区撤军,停止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而美国却把中美两国在台湾地区的国际争端同中国政府与台湾当局之间的国内问题相混淆,要求中国承认它在中国领土台湾有所谓“单独和集体的自卫”权利,美方代表坚持只要中国不放弃在台湾使用武力,就不改善中美关系,由于美国始终抱着敌视中国的态度,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这次谈判,为中美双方的沟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渠道,它既阻碍了美国“两个中国”计划的推行,而且对促进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国与国的较量,凭借的是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了压制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美一方面加强对台湾“经援”的投入,增强台湾与大陆抗衡的经济实力,1951~1965年,美对台的经济投入约15亿美元;另一方面,利用联合国对华采取经济遏制战略。在朝战爆发以前,美国务院正式通知美商业部,决定“对向共产主义中国出口战略物资实行比迄今为止更为严厉的控制许可证制度”。朝战爆发后,在美国政府建议下,巴黎协商国统筹委员会--一个控制向共产党国家出口战略物资的专门机构,对中国和朝鲜实行贸易管制,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参战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题为《经济防卫政策》的NSC104号文件,宣布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禁止美国船只和飞机前往中国的任何港口和机场,禁止进口任何中国生产的产品,企图通过严厉的经济制裁政策,“尽一切可能让共产党在经济上的日子不好过”。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以及长期的战争摧残,加之国民党退居台湾前将大量黄金运往台湾,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工业资料短缺,当时连一般的铁钉也得从外国购买,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共中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同时,我国也积极发展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从而打破了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总之,建国初期,美帝国主义抱着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从军事、外交、经济上进行封锁,并干涉中国内政,企图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以达到“划峡而治”目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仅拓展了国际空间,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而且在经济上壮大了自己。中共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既得到了全中华民族认同,亦为世界各国所遵守,即使是美国、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也不得不顺应世界形势的发展而公开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由此说明“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不能违背的,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必将遭到全中国人的唾弃。
    【参考文献】
    [1]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2辑(上)[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10.
    [2]中美关系(文件和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24.
    [3]蒋总统四十年言论集[C].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编印,41.
    [4]人民日报[N].1958-10-13.
    [5]叶飞回忆录[Z].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679.
    [6]人民日报[N].1955-02-04.
    [7]张山克。台湾问题大事记[M].北京:华文出版社1988.10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