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略论19世纪上半期德国社会三大思潮(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邢来顺 参加讨论


    历史学家们往往只关心一些激烈的、对社会变化有较大作用力的思想和运动,对于那些主张保持社会相对稳定的思想和力量则不太注意,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不太醒目或缺乏新鲜感。实际上,在19世纪上半期的德国,除了要求改变现状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两大思潮外,还存在一股要求维持现状的保守主义思潮,而这一思潮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如果说自由主义是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产物,那么,保守主义就是以其对立面出现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等使现行社会原有的各项传统和原则受到极大冲击,对此,仍然抱着旧传统和社会秩序不放的各种势力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回应,由此形成了保守主义的思想和政治运动。保守主义认为,1789年革命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恐怖、军事独裁和混乱。因此,自由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危险。与此相对应,保守主义提出了自己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传统、秩序和稳定。
    在保守主义者看来,没有自由,只有秩序。只有保持秩序,才能防止混乱。因此,秩序才是“真正的”自由。而要保持秩序,必然离不开稳定。要保持秩序和稳定,就必须树立权威,而不是根据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因为多数意见往往会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不利于稳定。“权威而不是多数”就是19世纪中期普鲁士保守主义者们的战斗口号。[1] (P314)权威必须统一,不能分享,否则会造成社会各种因素的冲突。于是,君主的权威就成了必然性的选择。而君主的权威是通过“正统主义原则”② 来确立的,即通过血统和世袭来确定的。同时,君主的权威还要借助于神学理论,即“君权神授”论。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就显得必不可少了。于是,出现了“王冠和圣坛的联合”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著名诗人海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天堂出现造反,地上就不会太平”。[1] (P315)
    以上所述,实际上就是19世纪上半期保守主义的逻辑思想体系。概括起来,这种逻辑思想体系就是:在宗教基础上确立起君权神授原则,根据君权神授原则建立起正统主义的君主制权威,在君主制权威下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作为保守主义思想核心的秩序、稳定、传统等,也是1815年以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在德意志联盟内部推行各种政策的出发点。前文提到的卡尔斯巴德决议以及以维护正统主义原则自居的神圣同盟的各项举措,无不在于维持既有秩序,阻止改变现状。
    在德国,保守主义思想最初出现于19世纪初的普鲁士改革运动中。普鲁士改革运动的目的是,在最大限度保存现有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资本主义。尽管如此,改革仍然会损害传统贵族的某些利益。于是,一些封建贵族群起反对普鲁士政府的改革政策,特别是农业改革政策。1810年底开始,以马尔维茨为代表的勃兰登堡等地区的贵族首先发出了反对改革的声音。他们认为,将农民从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其理由是:农民摆脱贵族控制后,国家将增添更多的管理官员,农民走出庄园也会使人际关系更趋疏远;更重要的是,农奴制改革意味着摧毁贵族阶级,而没有贵族阶级,仅“君主是管不住大众的”。[18] (P46)
    在保守主义思潮中,浪漫主义的保守主义(romantischer Konservativismus)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主要代表有亚当·缪勒、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等人。1807年,亚当·缪勒曾在德累斯顿的萨克森宫廷作“国家艺术的要素”(Elemente der Staatskunst)演讲,并于1809年以书的形式出版。他反对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市场和竞争,反对农村经济的商品化,鼓吹财产应该是感情的、个性的东西,是“延伸的肢体”。在亚当·缪勒等人看来,“中世纪时期的国家、等级社会和宗教的统一”成了一种理想化的东西,一切改革和进步都是背离理想的,一切新事物都成为被赋予了不可接受的概念。这种政治立场使亚当·缪勒等人一直站在力主改革的普鲁士哈登贝格政府的对立面,成为“基督教的、等级的秩序”[18] (P48)的维护者。
    德国的保守主义者在反对自由主义的同时,也反对民族主义。在德国,民族主义意味着要建立统一的国家,意味着反对正统主义,反对历史上形成的分裂的诸侯邦国和君主,要求改变现状。因此,民族主义运动在保守主义眼中成了一种革命性的思潮,民族主义者也就成了“革命者”。这显然是保守主义者所不能接受的。甚至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推行统一德国的政策后,普鲁士保守派著名人物恩斯特·路德维希·冯·盖拉赫等人还称民族主义是“抢劫王冠和民族骗局”。[1] (P318)直到德意志帝国建立为止,普鲁士的保守派都一直反对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政策,认为这样有背正统主义原则。
    上述可见,保守主义代表的是传统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维护的是他们的特权地位以及确认他们既得利益的既有社会秩序。他们总是反对一切新的东西,怀念旧的事物。
    以上三股思潮及其倾向对日后德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自由主义思潮的温和、保守特性以及对国家政权的依赖性,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较之西欧的英、法等国更强烈地表现出国家政权“自上而下”地引导的特征。19世纪上半期的资本主义改革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推出的各项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③ 等,都充分体现了国家政权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的作用;思想文化等领域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和扩散则为19世纪中期以后的德意志统一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渴望稳定、秩序的保守主义思潮的涌动则折射出德国传统保守势力的强大,这种强大的保守主义实际上也是德国近代历史上政治发展长期滞后和传统统治阶级长期把持国家政权的重要思想根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