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球史观:摒弃“一个中心观”,重视对“中心”的研究 用全球史观研究世界史,即用多样性统一的历史观研究世界史,就是在纵观世界共性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多样性,特别是各地区、各国家的特殊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有部分西方学者,仍抱着“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不放,如认为世界各地区、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只能走西欧美国现代化的道路,采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进而得出现代化就是“西化”或“美国化”的结论。他们在探讨亚洲现代化的时候,“把它仍然当作‘西方案例’做主张,西方的经验仍然是他们了解现代化的唯一‘范畴’”,[11] 对新出现的东亚奇迹、东亚模式持否定态度,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与西方模式并存的东亚模式或亚洲模式。[12]“欧洲中心论”这种思维定势,其本质就在于只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心,否定多中心和世界多样性。这种不变的一个中心论,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而且也被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所否定。 首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就不是长期只存在一个或一种文明。在古代就有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近代以来,虽然欧洲文明异军突起,但中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中国经济在和平中的崛起,令世界震惊。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断言:“今天,全球大趋势迫使西方人接受一个事实:东方在崛起。东方人和西方人已经开始明白,我们正迈向一个亚洲化的世界,操纵世界的轴心已从西方转向东方,亚洲曾经是世界的中心,现在它将重振昔日风采。”[13] 其次,“一个中心论”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它是建立在保守的、狭隘的民族偏见上的思维方式,即种族优越论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在批判“德国中心论”时指出,“德国中心论”是建立在“凌驾于任何民族偏见之上,……带有更多的民族局限性。他们不承认其他民族的事件是历史的”。[14] 把“德国中心论”推广为“普遍主义”是以狭隘的民族世界观为基础的。[14] 马克思还在反对“一个中心论”、论述世界多样性时特别说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并不是一把打开所有民族资本主义起源道路的万能钥匙,即使极为相似的事件,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会引起不同的结果。他特意告诫,如果有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15]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表明,即使是极为相似的事件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把一个或几个民族发展道路上升为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视之为其他民族的发展过程必须遵循的范式,夸大为一把万能钥匙,有悖于丰富多彩的世界历史。 “欧洲中心论”又是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势,用这种思维定势去考察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历史既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是极为有害的。在战后初期,东南亚有些国家曾试图按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进行现代化建设,但都因不适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传统,遭到了挫折,这就是有力的证明。我们反对“欧洲中心论”,不是否定欧洲在近代以来所发挥的作用,而是反对这种僵化的思维定势,反对以这种思维定势来否定世界的多样性,反对以“欧美中心论”来宣扬种族优越论。我们反对用似乎是永恒的“一个中心观”去考察人类的历史,但我们必须承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确实存在不同的发展中心,而且不同时期的“中心”,对那个时期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主导作用。因此,我们运用全球史观研究世界史时,应注重对“中心”的研究,特别是要注重研究“中心”对整个世界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沛。 全球化和“全球史观”[J]. 史学集刊,2000,(2)。 [2]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9. 54. [3]蒋大椿,陈启能。 史学理论大辞典[Z].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070. [4]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3. [6]黄安年。 论多样性统一的历史观[J]. 史学理论研究,1999,(3)。 [7]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续)[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1. [9]丁志伟。 历史是多样性的统一--谨以此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J]. 历史研究,1983,(2)。 [10]钱乘旦。 关于开展“世界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 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5,(5)。 [11]彼得·伯格。 一个东亚发展经验中的文化因素[J]. 中国论坛(台湾),1984,(5)。 [12]Paul Krugman. The Myth of Miracle[J]. Foreign affairs, 1994, ( 10-11) . [13]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M].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 8.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6-47. 554.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3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