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南进”东南亚得逞的原因剖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骆兆伦 参加讨论

东条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泰国、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在这个圈内要“确立世界和平之根本要义,在于世界各国各得其所,相依相扶,共享万邦共荣之乐。”(18)将日本打扮成和平之神,让共荣圈人民在“佛光”普照下“共存共荣”。这是无耻欺骗,“共荣圈”绝不是“万邦共荣”的乐土,而是烧光、杀光、抢光的焦土一片。
    就掠夺而言,日本藏相贺屋兴宣承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无暇顾及当地居民生活,暂时不得不执行所谓榨取之方针”(19),一语道破了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寇巧取豪夺,直到国家最后一点资源,人民最后一块铜板。11月20日,日本大本营联席会议发布:“对于占领区目前实行军政,以利于恢复治安,迅速获得国防资源,并确保作战部队之自给。”(2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竭力利用留存的原统治机构”,利用卖身投靠分子为帮凶,去执行日本人的掠夺计划。按照《南方占领地区行政实施要点》和《南方甲地区经济对策纲要》的规定,强调“在不影响作战范围内,占领军应讲究措施,促进获得和开发重要国防资源”(21);还强调“首先迅速开发和取得重要国防资源……逐步确立大东亚经济建设的永久基础。”(22)日本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具体规定“帝国资源圈”是“……日本、满洲、中国及西南太平洋地区……澳洲、印度等地是它的补给圈。”(23)“资源圈”在十五年内必须供给日本钢铁三千万吨,铁矿六千万吨,焦炭一亿二千万吨,煤约二亿吨,铅六十万吨,铝矾土二百六十七万吨,石油二千万吨,船舶总吨数二千二百万吨。还规定由中国、东南亚各国供给日本大米,澳洲供给小麦、羊毛、棉花等物资。“资源圈”不能充分供给的,由印度等补充。
    对于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马来亚、缅甸等国,日本内阁提出“确保重要作战物资的获得,禁止南方资源输出敌国,确保作战军队的当地自给……”(24)的原则。特别要加强对石油的控制,“石油的开发和取得应作为开发资源的重点”(25),必须由军队控制,尽力恢复扩充旧油田,达到战前产量,而且要大量开发新油田,保证战争之需。对这些国家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列为作战物资,在严格控制下进行开发。但当地冶炼能力十分薄弱,只好运回日本加工,力求选取优质矿石。对棉花、黄麻、蓖麻子、牛皮、丹宁原料、树脂类、奎宁皮、棕榈油、马尼拉麻、椰子油、香料、木棉、砂糖等由本地加工再运回日本。加工企业要由日本资本家主持,役使本地劳动力生产。同时还将英、荷等国资本,以敌产名义接管,然后以“委任经营”之名,转交给日本财阀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经营。贪婪的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疯狂的对东南亚进行掠夺。
    日本帝国在资源圈内,设银行,控制各国的金融市场,操纵各国经济命脉。1942年3月18日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作出《关于南方开发金库的决定》,在资源圈内设立“南方开发金库”,通过发行不兑换的纸币的手段,敲骨吸髓的掠夺人民。为了确保金库的榨取,一律实行军管,文职人员也编为军队属员。这样,既为占领军提供给养,支持了“圣战”,而且也为战胜英美、取得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进而向全球发展争霸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
    在这种杀鸡取卵的掠夺政策下,“经济圈”的各国物价猛涨,1944年与1941年相比,菲律宾上涨140倍,印尼13倍,新加坡65倍,仰光58倍。人民一贫如洗, 挣扎在死亡线上,“共荣圈”成了地地道道的“共贫圈”。只有日本的大财阀、军阀、官僚、政客们“共存共荣”了。“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一当实现,日本帝国主义在重新瓜分世界的火进中将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大东亚共荣圈”内,日本实行法西斯统治,各国人民陷入血火兵灾之中。日本在新加坡抓了五万多华侨,多数死于苦役、监狱和刑场;在马来亚日军屠杀无辜百姓十万之多;在菲律宾日本宪兵抓捕大批百姓为人质,凡一个日军被杀,就枪杀人质十名。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菲律宾人死亡在一百万人以上;日本强迫越南种麻和强征粮食,活活被饿死的人不下二百万;印尼劳工死亡在二百万以上。为了战争需要,日寇修建泰缅铁路,强迫战俘和劳工作苦役,死亡达二十六万左右,人们至今仍称为“死亡的铁路”,当日寇进入南京时,惨无人道的杀死和平居民二十多万人。可见,“大东亚共荣圈”是白骨垒成的死亡圈。
    在“共荣”的旗号下,日本军国主义从东南亚地区掠取了大量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是日本进行侵略和扩张的战争资源。凭借着这些资源,日本得以支撑太平洋战争,维持对东南亚地区各国的统治。
    通过如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日本“南进”所以能迅速得逞,从东南亚地区本身分析,既有其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其经济方面的因素。日本军国主义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因素,以为其军国主义目的服务。一当东南亚人民觉醒,识破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真面目,日本可资利用的因素随即消失。这一天到来之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在这个地区统治垮台之日。历史正是这样发展,并以铁的事实告知后人的。
    注释:
    ①②日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书》(1840-1945)下卷,第544页。
    ③④⑤⑥⑦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书》(1840-1945)下卷,第54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