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客观地评价美、英的力量 美、英在1942年到底具备多大的作战能力,它具有的巨大的战争潜力和当时实际具有的作战能力是不是一回事,应是衡量美、英对第二战场态度的试金石。 对于英国,《石文》引用英国在1942年5月进行的一次空降演习, 以它创造出八分钟登陆的优良记录作为证实盟军在1942年可能开辟第二战场的证据之一。众所周知,在诺曼底实施伞降的实战中还没有哪一支部队能够重复这个记录,而且诺曼底战役的胜利也不是单靠伞降就可以取得胜利的。《石文》又引用“同年5月30日晚,英皇家空军又一次出动三千架飞机袭击科隆市”,以此作为盟军在1942年可能开辟第二战场的证据之二。对此,经核对发现有两处似乎是作者笔误:一是英空军在1942年5月30日对科隆的轰炸是第一次,而不是又一次;二是英空军出动的飞机架数是一千架,而不是三千架。这次轰炸是否意味盟军在当时已有足够的力量摧毁德军的地面兵力和设施呢?否!5月30 日的轰炸仅是丘吉尔的大规模轰炸战略的第一次试验。在这以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盟军对德国的“空袭每次都付出了重大代价:在1943年10月对施魏因富特的一次空袭中,损失飞机百分之二十;第一次空袭普洛耶什蒂时出动飞机一百七十七架,损失五十四架;轰炸默内水坝倒是成功了,却损失飞机百分之五十。短短几个月里,驻英国的美国第八航空队损失飞机四千七百架。据估计,轰炸机的平均寿命为一百六十天,飞行员也自知难免一死”⑤。盟军的空中打击力量是到1944年年中由于美国为轰炸机提供了先进的战斗机护航,才得到保障。那时美国轰炸机的损失率,从1943年10月的百分之九下降到1944年3月的百分之三点五。只是到了1944年10月德国的干扰站被摧毁后,盟国轰炸机的空中优势才得到较彻底的巩固。 对英国5月30日的轰炸行动, 艾森豪威尔曾有一段评论:当时英国的空战经验要比我们丰富得多。经过1940年整整一年的大不列颠空战,他们已经努力建成一支轰炸机队,能深入德国的心脏地区。但他们的经验只限于夜间轰炸,不然就会受到无法忍受的损失。1942年5月30日至31日晚, 英国对科隆进行了第一次一千架飞机规模的大空袭,损失飞机达四十二架。英国轰炸机在白天实施这样的空袭行动,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失⑥。这说明,英军的这次轰炸行动只是大规模轰炸战略在夜间的实施,并不说明英国空军已取得全天候的作战优势。从诺曼底登陆的作战实践看,1942年5月英空军的能力和1944年美、英协同对德实施空袭的实战要求相比, 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由于当时盟军的轰炸行动还基本由英国单独进行,所以力量显得单薄。 另外,此时美、英对德的轰炸战略还处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阶段,其焦点是,英国式的夜间大规模轰炸和美国式的昼间精确轰炸何者为先,何者为主。因此,《石文》把这次轰炸当作盟军可以开辟第二战场的依据是有些过于简单了。 《石文》和《金文》都谈到1942年美、英两国的兵力合计约为九百万人,《石文》还特别谈到“一般估计,西欧大规模登陆作战有200万军队足够使用, 而以后的诺曼底登陆,初期只用了百万军队”,从而证明,“当时开辟第二战场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金文》也认为,“这样就完全有可能开辟第二战场”。本文认为,涉及到这个问题时,要首先考虑:第一,军队人数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人除了要和适用于特定战场的武器装备结合外,还不能脱离有特定内容的时间和空间,这四项因素缺一都不能构成军队的战斗力。第二,要考虑到在两国约九百万的兵力中,已经完成训练可以直接投入作战的有多少部队。第三,要考虑能够投入到一个特定的战场的兵力有多少。由于当时美、英所面临的战场不单单是一个诺曼底,而是世界性的,所以美、英在当时能够分配到欧洲战场的兵力只能是其中一部分,而能分配到诺曼底战场的兵力就更是一个未知数。从战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最后胜利的时刻看,单是美国的军队数就高达一千二百万,其中有五百万在海外作战。从这种实际需要量可以看出,在美、英两国军队加起来才九百余万的时刻,是远远不够作战需要的。这个结论从诺曼底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得到证明。诺曼底战场初期,盟军的兵力确实不到百万。然而这仅仅是到7月2日的需要量,美、英的作战方针是要通过诺曼底登陆取得对德作战的最后胜利。这是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出发而制定的战略行动,而绝不是仅仅为了牵制德军三十--四十个师的作战行动,这个指导方针就决定了诺曼底战役不仅要取得登陆的胜利,还要取得从纵深发展直到最后和苏联一起消灭德国法西斯的胜利,这里不应将“登陆”和“纵深发展”割裂开。仅仅满足登陆成功,而不考虑随之而来的“纵深发展”的兵力需要,其结果很可能导致盟军于第二次敦刻尔克。再有,盟军在7月2日以前输送到战场上的近百万军队,不过是一支先头部队,为了维持这支不过百万的军队,盟军还要运送五十六万六千六百四十吨物资和十七万一千五百三十二辆车辆上岸。这说明,盟国在人员和物资有雄厚的后备之前登陆作战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到底需要多少部队才能把登陆的胜利保持住和发展下去呢?艾森豪威尔就此写道:“在投降的那一天,在伟大盟军中有三百多万美军归我指挥。这支部队包括六十一个美国师,其中除一个师以外,全部参加过实际战斗。”⑦单就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石文》中“在西欧大规模登陆作战有200万军队足够使用”的“一般估计”,确实仅具有一般性而不带有权威性,它仅限于登陆而不能保证纵深,因而以此作为盟军可以开辟第二战场的根据之一是不充分的。 此外,《金文》还指出,1942年8月19 日盟军六千余人对法国北部第厄普港口的攻击,以此证明:“这就充分说明只要敢于冒风险,并付出一定代价,在西欧登陆和开辟新战场就有着现实的可能性。”⑧准确地说,第厄普战斗给盟军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教训,第厄普战斗失败的消息对美国军方中认为本年内可以登陆成功的马歇尔和金氏海军上将是一次大打击。参加这次突袭的五千多名加拿大部队在遭受到死伤三千三百六十九人的严重伤亡之后被迫撤出战斗。这次战斗“证明了所有已经设防的海峡港口地区,用1942年美、英两国所能应用的兵力,都是无力作正式攻击的。这个经验在以后两年之中救了不少盟军的生命。现在才知道了,西战场的兵力不但没有减弱,而且希特勒由于害怕英国人会登陆的缘故,已经又将兵力更增强了。”⑨它又表明导致盟军失利的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盟军对“大西洋壁垒”估计过低;二是盟军无力对作战部队提供各种有效的支援。无论哪种原因都不能说明第厄普战斗是一场获得胜利的战斗。如果有收获的话,那就是盟军从这次失利中认识到日后任何规模的登陆作战都不能没有强有力的海空支援,同时认识到想要完整地夺下一个港口并随后使用它是不大可能的,它坚定了英国加速制造人工港的决心。盟军的这些经验教训大概不是象《金文》所谈“只要敢于冒风险,并付出一定代价”就能够轻易补救的。由此可以看出,盟军在发起第厄普战斗的时刻远没有强大到日后足可以开辟第二战场的程度。 那么,1942年盟军到底有多大力量呢?仍以美国为例试作探讨。众所周知,珍珠港事件以前,美国由于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对罗斯福的扩军备战行动颇有掣肘。因此,美国的常规军队很少,珍珠港事件后,虽然扩充较快,但都缺乏训练,在质和量上都远没达到实战要求。艾森豪威尔在谈到1942年美国的海外驻军时写道:“到2月21日,我们在海外的官兵总数超过了二十四万五千名, 其中绝大部分集结在太平洋……在欧洲战区,当时只有三千七百八十五名官兵,但有两个师正在途中……我们在1942年5月才把一个轻轰炸机中队调到英国,到6月份,那里才有美国的重轰炸机部队。”⑩为了更进一步说明1942年美军的实际情况,艾氏还特地把盟军在1944年的作战能力和1942年作了对比:当1944年6月6日对欧洲西北部发动实际进攻时,美国在英国拥有随时可用的人员和装备大约有各类飞机一万五千七百五十六架、舰船六千多艘、远征军二百八十七万六千四百三十九名。此外,还有四十一个师,连同装备和物资在美国待命,另外还有十个师(其中有几个是法国师)预定参加地中海战区的进攻。艾氏还特别指出:“我们有些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装备,在1944年5月进攻前夕还没有运到。” “回头再看看1942年6月份的情况。……那时, 美国刚刚动员和训练它的陆海空军。已经开到北爱尔兰的美军只有第三十四师,第一装甲师和美国空军的几个分队。他们还没有受过充分的训练。三军进攻所需要的大部分战斗装备也不存在。有些类型的登陆艇还没有达到设计阶段。单就生产上的限制,就打消了在1942年或1943年初进行大规模进攻的任何可能性。如果美、英两国的生产在实际上不能集中起来用于支援进攻欧洲这个唯一的目的,那么这一军事行动就不能在1944年初以前实施,这是很清楚的。”(11) 作为西欧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所提供的上述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考察1942年盟军作战实力的重要依据呢?其权威性是否应该得到承认呢?我以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或至少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