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唐代契丹(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战线》 王成国 参加讨论

契丹对唐朝的恩典都表示欢迎和持积极态度。经常派使者朝献。据《新唐书》记载,仅开元、天宝间,契丹遣使朝献不下20次。基于此,唐朝“岁选酋豪数十人入长安朝会,每引见,赐与有秩,其下率数百皆驻馆幽州”。(注:《新唐书》卷219《北狄·契丹传》。)另外,李楷固、骆务整均是原契丹别将,在讨伐契丹孙万荣叛军时,为唐军神兵道总管杨玄基所获。降唐后,楷固、务整分别投效唐朝,楷固封左玉钤卫大将军,骆务整封武威卫将军,他们英勇善战,在平定孙万荣叛乱中屡立战功。
    唐朝前期,即高祖至高宗时期,由于民族政策贯彻执行较好,契丹作为民族政策的受益者从主观上讲也是积极配合的。因而关系比较融洽。到武后临朝及至玄宗后期政治危机日益严重,契丹与唐朝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甚至导致大规模军事冲突。
    其一是,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勾结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攻陷营州,杀了营州都督赵文翙,起兵叛唐。起因是,都督赵文翙刚愎自用,对契丹存有偏见,“视酋长如奴仆”。契丹遭饥荒,却不加赈济,激起了契丹民众不满。
    其二是,玄宗时,边将安禄山在任平卢节度使兼范阳节度使期间为讨好玄宗,多次对契丹用兵,肆意杀掠,给契丹、奚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安禄山屡诱奚、契丹为设会,饮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动数千人,函其酋长首以献,前后数四”。(注:《资治通鉴》卷216玄宗天宝九载条。)安禄山的暴行严重破坏了唐朝与契丹的关系。
    三、唐对契丹的统治方针
    契丹在唐代得到飞跃发展,奠定其唐末五代称雄北中国的军事强国地位。显然得益于唐朝对契丹的统治方针的调整和诸多优惠政策。
    首先,在政治上,唐朝承认其民族政权的合法性。并为其提供生活场所和活动空间,以因俗而治的方针,在其民族活动地带设置羁縻府州,以其酋长及部落长为刺史、都督。如契丹大贺氏首领窟哥,带领契丹各部附唐后,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封窟哥为都督,其各部置羁縻州,以各部辱纥主(部落长)为刺史。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契丹分为八个部落,设置九州。它们是:以达稽部置峭落州,独活部置无逢州,芬问部置羽陵州,突便部置白连州,芮奚部置徒河州,坠部置万丹州,伏部置疋黎、赤山二州。以上诸州皆隶契丹松漠都督府。此外,还有一批直隶于唐营州都督府的契丹州,如以契丹孙敖曹内稽部置的辽州;以契丹曲据部置的玄州;以及析契丹各部置的昌州、师州、带州、归顺州、沃州、信州、青山州等九州。共计契丹州十八府一。在设置契丹羁縻府州的同时,又“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契丹)、饶乐(奚)地,置东夷校尉。(注:《新唐书》卷219《北狄·契丹传》。)东夷校尉多由唐中央政府委派,或由营州都督兼任,负责协调管理契丹及各族事务。
    唐在契丹民族地区置羁縻府州,虽然在行政建置、职权机制上与中原地区的府州有所不同,但作为由唐中央政府授权设置的契丹羁縻府州,说明契丹民族政权已正式纳入了唐王朝的地方行政建置系统,是勿庸置疑的。根据唐朝规定,契丹府州在行使职权,官员配置、任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且“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注:《资治通鉴》卷199太宗贞观22年条。)
    其次,经济上,唐朝通过与契丹互市贸易等经济活动促进了契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为,契丹自古就是生活于“大漠之间,多寒多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地区的民族。归附唐朝以后,契丹与唐朝的经济关系大大加强了。表现为民间以互市为主,官方以“朝贡”为主。如武德八年(625年),“中国(中原)丧乱,民乏耕牛,至是资於戎狄,杂畜被野”。(注:《资治通鉴》卷185高祖武德元年条及八年条。)这种经济往来,使中原农民解决了耕畜问题,而契丹方面就此获得了粮食、彩帛、布疋、陶瓷等日常生活用品。此外,契丹贵族也常派代表以使臣身份访问唐都长安。频繁的政治往来和经济活动使契丹耳闻目睹了封建大国的空前繁荣和富有。客观上激发了他们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使契丹经济自此活跃起来。到唐末,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契丹的畜牧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发展,并有零星的种植业出现。因为,有关契丹民族的农业活动,史书记载甚少。但这并不说明契丹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就晚。“辽始祖涅里究心农工之事,太祖拳拳焉。”(注:《辽史》卷31《营卫志上》。)而涅里,或作雅里、泥礼,为辽太祖阿保机七世祖,在唐开元二十三年为争夺遥辇阻午可汗位,杀过契丹都督李过折。那么,涅里做为唐代契丹人的首领率先提出了农、工之事,反映出契丹早期社会出现农业和手工业活动恰是在唐代。因此说,唐朝开明的民族统治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封建大国实现国家统一,诸民族协调发展的良好愿望。
    四、唐代契丹大贺氏的主体地位
    进入唐代,取代契丹主体地位的是大贺氏八部。那么,契丹大贺氏八部又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进而归附唐朝的呢?因为契丹在形成之初,即有八部之称。《魏书》记录契丹八部即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我们称之为契丹古八部。
    至于大贺氏八部在什么时候取代了古八部,史无明文。但从一鳞半爪的记载中也可以梳理出大贺氏八部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契丹古八部消亡的原因。在契丹民族出于历史舞台的北魏时期,也是契丹古八部最为活跃时期。在古八部中,孰盛?孰弱?不得而知,但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他们以部为单位不断地向中原王朝靠近乎,就是求得大国对他们的保护。频繁地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是契丹人聪明的选择。但也有不聪明的地方,就是没有看到八部落联合会给他们带来多么大的力量。古八部时期没有看到这一点,恰恰被大贺氏看到了。当然,形成大贺氏联盟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严酷的现实所逼迫。所以,进入唐代不久,契丹大贺氏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组成了契丹历史上第一个部落联盟:对契丹民族而言无疑是划时代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