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契丹大贺氏八部产生的年代,新旧《唐书》都有类似记载:“契丹,居黄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东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冷陉山在其国南,与奚西山相崎,地方二千里。逐猎往来,居无常处。其君长姓大贺氏,胜兵四万三千,分为八部,若有征发,诸部皆须议合,不得独举。猎则别部,战则同行。本臣突厥,好与奚斗,不利则遁保青山及鲜卑山”。(注:《旧唐书》卷199《北狄·契丹传》。)就是说,在唐代,契丹大贺氏八部取代了古八部。 从古八部到唐大贺氏八部,其间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多次变化,其中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人为战乱等因素。古八部中,各部受其影响有的可能更加强大了,有的衰弱了,有的甚至消亡了或者归附到别个部落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唐代大贺氏虽然按照契丹部落组合传统仍保留了八个部落,但其部名演变、更迭在所难免。《辽史·营卫志中》记录了唐代大贺氏八部的名称,他们是:达稽部、纥便部、独活部、芬问部、突便部、芮奚部、坠斤部、伏部。从字面上看,似乎与古八部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实际上,大贺氏作为契丹古八部的继承者和唐代契丹族的主体代表,该八部部名与古八部仍有其渊源关系。这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契丹帅窟哥举部内附的事件中找到了有价值的答案。契丹大贺氏附唐后,唐朝在契丹原居栖地松漠间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都督,封无极男,赐李氏,“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具隶松漠府,即以辱纥主为之刺史”。(注:《新唐书》卷219《北狄·契丹传》。)从上引史料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古八部的影子。唐朝在对大贺氏八部置州选址命名时不是没有根据的,其置州所在地很可能就是原古八部某部的领地和活动地带。而大贺氏八部之某部恰恰是从这个部落演变而来的。例如,芬问部所置的羽陵州,很可能是古八部中的郁羽陵部,突便部的日连州,显然是古八部中的日连部,坠斤部的万丹州,也就是古八部的悉万丹部,伏部的匹黎州和赤山州即是古八部中的匹絜部。至于古八部中的何大何部、吐六于部、伏弗郁部哪里去了呢?前面已经做了回答。其中何大何部的去向,我同意这种观点:“被叫做‘其君大贺氏’、‘大贺’,是用汉字对‘何大何’所作的另一种音译”。(注:舒焚:《辽史稿》,第26页。)何大何部又作阿大何部,在当时古八部中仅决于悉万丹部排在第二位。说明,何大何部是-个比较强大的部落,经过漫长的历史考验,取得了部主的地位,进而统帅了其他部,这可能是唐代人称之为大贺氏的原因吧。大贺氏既然冠以唐大贺氏,(根据《辽史》称谓,见《辽史·营卫志中》),那么,大贺氏八部产生于唐代是较为可信的,但具体形成于哪一年,已经无法查考。但从《唐书》记载看,至少出现于唐贞观年以前(即公元649年以前)。 另外,从史书记载看,“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9年)十一月,契丹帅窟哥、奚帅可度者并帅所部内属,以契丹部为松漠府,以窟哥为都督。”说明,窟哥是以蕃长身份被任命为松漠都督的。因为早在太宗伐高丽时,已经“授其蕃长窟哥为左武卫将军”。(注:《新唐书》卷219《北狄·契丹传》。)蕃长就是契丹各部首领。而唐朝任命窟哥为松漠都督,又说明,窟哥是接受唐封赐的第一任契丹部落联盟长。其根据是,窟哥率各部内属,所带去的各部落长(史作辱纥主)为各州刺史,恰是八个部落,窟哥是否就是大贺氏第一任联盟长史无明文,但他却是第一任契丹松漠府都督。窟哥死后,阿卜固继任松漠都督,后因与奚连反,被唐朝杀死。阿卜固是以什么身份继任松漠都督,史书欠载。其后,窟哥的二个孙子,一个叫枯莫离,被唐朝任命为弹汗州刺史,封归顺王;另外一个孙子李尽忠继任了松漠都督。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攻陷营州。同年十一月,李尽忠死。契丹投奔突厥,松漠都督空缺。此时,契丹与唐朝关系处于低谷。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李尽忠从父弟李失活举部脱离突厥,复归于唐。四年(716年)“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并所统八部皆擢其酋为刺史”。(注:《新唐书》卷219《北狄·契丹传》。)开元六年(718年),李失活死,其弟娑固代立。开元八年(720年),娑固为契丹牙官可突于所杀,可突于立娑固从父弟郁于为契丹主,唐以郁于为松漠都督。开元十二年(726年)郁于病死。弟吐于代立,因与可突于不睦,携公主奔,改封辽阳郡王。可突于又立李尽忠弟邵固为主,开元十四年(726年),封为松漠都督,十八年(729年),邵固为可突于所杀。立屈烈为王,又胁迫奚众共降突厥。契丹与唐朝又出现一次危机。其间,契丹衙官李过折杀可突于,被唐诏封为北平郡王,检校松漠都督。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过折为可突于余党泥礼所杀。天宝四载(745年),契丹大酋李怀秀降,拜松漠都督。如果按着《辽史》说法,大贺氏在唐开元、开宝间已经出现衰败迹象。(注:《辽史》卷32《营卫志中》。)此时契丹联盟长正是李过折。大贺氏为什么传至李过折任联盟长时会出现衰败现象呢?这要从大贺氏八部内部寻找原因。早在窟哥首任松漠都督时是以蕃长身份出现的。唐朝习惯上把少数民族武装势力或者民族部落统称为蕃,即一个民族政权。“蕃”在一定条件下代表整个民族。唐朝把当时契丹、奚两族号称“两蕃”就是这个意思。那么,除了蕃长以外,在大贺氏八部内部是否还共存着其他首领呢?这要从史书中寻找答案。“武德六年(623年),其君长咄罗遣使贡名马、丰貂。贞观二年(628年),其君摩会率其部来降”。(注:《旧唐书》卷199《北狄·契丹传》。)咄罗、摩会是以契丹君长身份出现的。另外,唐太宗征高丽时,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会其君长及老人等,赐物各有差,授其蕃长窟哥为左武卫将军”。(注:《旧唐书》卷199《北狄·契丹传》。)显然,君长和蕃长不是一个概念。另外,还有一条史料值得注意!“其君长姓大贺氏,胜兵四万三千,分为八部”。(注:《资治通鉴》卷199太宗贞观22年条。)由此观之,大贺氏八部的首领称之为君长,因为姓大贺氏,所以称之为大贺氏八部。而且其首领必须出自大贺氏部族。那么,君长和善长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通过对相关的史料考究发现,大贺氏部落联盟存续期间,存在着两长制,即联盟长和军事首长并存。联盟长之间都有亲近的血缘关系,军事首长则不那么严格,只要“悍勇得众”即可。所以说,君长即联盟长,蕃长即军事首长。搞清了大贺氏八部君长和蕃长的关系,我们可以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大贺氏部落联盟从咄罗开始,到摩会时期,部落联盟尚未真正形成,至少在军事上各部尚未结盟。联盟组织结构比较松散,他们单独活动的机会比较多,各部均有自己的领地和活动范围。只有出现重大问题时,才由君长召集各部酋长“议合”。“猎则别部,战则同行”说明,平时分开活动战时才会联合。所以猜测,此时在大贺氏八部联盟中还没有统一的军事统帅。只有窟哥以军事首长身份继任摩会君长以后,大贺氏联盟才真正形成。在窟哥出任契丹松漠都督期间,因为他身兼两职,即是联盟长又是军事首长,达到了大贺氏部落联盟军政合一的高级阶段。所以在窟哥期间,是大贺氏部落联盟发展时期。到李尽忠、孙万荣时期部落联盟发展到顶盛时期。后来,因为李尽忠和孙万荣联合叛唐,契丹大贺氏联盟遭到削弱。以至孙万荣死后,契丹降于突厥,这期间,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直至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契丹脱离突厥复归于唐,唐朝于其地复置松漠都督府,任命李失活为松漠都督、松漠郡王,大贺氏部落联盟才稍有恢复。时过二年,李失活死,其从父弟娑固代立,大贺氏部落联盟出现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可突于,他以契丹衙官的身份担任大贺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长。可突于是娑固的大哥,与娑固不合。由此,出现了大贺氏部落联盟君长与军事首长相冲突的危机。这在大贺氏内部是第一次,但自此,契丹内部发生内乱的因素不断增长。这期间,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长大权旁落,全权掌握在拥有重兵的可突于手中,可突于可以任意更换或杀戮联盟长,甚至逼迫唐朝任命由他选择的人出任松漠都督。由于可突于的擅权专政,大贺氏部落联盟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脱离了唐朝的领导和支持,大贺氏部落已元气大伤,在可突于被杀不久,李过折出任契丹松漠都督不到一年,被另一个部落首领涅礼所杀,至此,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灭亡。 然而,在大贺氏部落联盟存续期间,有没有与其共存的部落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在窟哥帅大贺氏八部投唐以前,即武德四年(621年),有契丹“大酋孙敖曹来朝,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又有契丹辱纥主曲据帅众内附,以其地置玄州以曲据为刺史,隶营州都督府”。比窟哥帅众内附分别早27年和7个月。显然,孙敖曹和曲据不是大贺氏八部之内的部落。理由有二,第一,孙敖曹帅部投唐发生在武德四年(621年),比窟哥早27年,那时大贺氏部落尚未结盟。第二,曲据附唐后,以其地置玄州。玄州不在大贺氏八部置州之内,此时,唐朝尚未置松漠都督府。显而易见,在契丹大贺氏八部以外还存在着其他氏族部落,与大贺氏部落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我们说,大贺氏八部只能称之为契丹主体,而不是全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