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胡汉民与蒋介石斗争的“三个回合”(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民国春秋》 石柏林 参加讨论

蒋介石随心所欲地非法扣押立法院长,实在无法向全国交待,于是便采取各种措施掩盖事实真相。首先,在报纸上作欺骗报道。3月1日,蒋记中央所控制的报纸都登载胡汉民请求辞职的消息,诡称胡在28日晚召开的会议上,因与蒋政见不一,争论不已,一气之下提出辞职,避居汤山。其次,蒋氏亲自出马大肆批驳胡汉民的主张。3月2日,他在国府纪念周上指责胡汉民犯了四大错误:第一,说胡汉民身为立法院长,竟敢独持异议,坚持不主张制定训政时期约法,曲解孙中山遗教;第二,斥责胡氏不顾本党与国民全体公意,固执己见,引起制定约法纠纷,给党国留下了无穷祸患;第三,指斥胡越权失言,蛊惑人心,其目的是欲以立法院长身份总揽大权;第四,宣称胡汉民一贯不听孙中山的话,而蒋则是完全按总理遗教办事的人。
    蒋氏的这套把戏,不仅使当时受迷惑的人分不清真假,而且使后来的一些研究者也真假难分,不少人认为胡被蒋扣押的主要原因是反对约法,与蒋争当总统,其实这是误解。胡反对蒋介石当总统主要是担心他做袁世凯第二,而不是他自己要当总统。在被关押前,胡曾对蒋坦然地说过这样一番话:“为你个人计,约法并不能再增高你的身价,反只能减低你的信用。做总司令、做主席、做行政院长,而国事至此。进一步说,你操纵一个国民会议,通过约法,再选举你做总统,你能做得好,我也许可以相当赞成,但你万不能怀疑我会和你争总统,因此而以去我不快。你要这么存心,便没有能认识我。其实主席或总统,能值几文斤?我革命数十年,只是愧对国民,愧对总理。……假如我真想做总统,或者运动军队,自为其政,我却没有这么蠢。你在前方与阎(锡山)冯(玉祥)相持,我有什么做不得的?前方的形势愈紧急,后方的地位愈艰危,整个南京城,跑来跑去,在党部政府开会的,几乎只有我一人。其余的人,虽然也算在政府负责,但不是养病,便是请假,或是到上海别处去了。你查看当时的签名簿,是不是许多会议,往往只有我一个人出席,连谈话会都开不成吗?我不在那时推翻政府,到现在战事定了,你也回来了,才来推翻政府,这种蠢事,大概平常人脑筋都会想得出来,决不是我做的。”除了这次谈话外,胡汉民在给邓泽如的一封信中更加清楚地表明了他反蒋的目的。他写道:“我为了党、为了国,为了已死的孙先生,我愿意放弃一切,帮助一个中国的凯末尔。假如这个人要做袁世凯,我将绝不犹豫地反对他!”南京政府刚建立时,有人劝胡汉民不要与蒋合作,胡亦说了同样的话:“假如我到南京来是帮助蒋介石个人,则我希望这所谓个人,是凯末尔,不是袁世凯。如果这所谓‘个人’是袁世凯,我必首先反对他!任何牺牲,在所不辞。”应该说,胡汉民的这些自白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他希望中国出现一个像土耳其那样的资产阶级领袖--凯末尔(现译基马尔),能够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不是像袁世凯那样,借着新约法而当总统,再由总统而变为“洪宪皇帝”,恢复封建帝制。事实也证明,为了反对蒋介石做袁世凯第二,他并没有被蒋的扣押所吓倒,他在被监禁的过程中,仍然领导着反对蒋介石独裁专制的斗争。这可以看作是胡蒋斗争的第三个回合。
    胡汉民被扣押后,胡蒋合作的局面迅速转化为胡蒋两大派系的对立。胡系粤派中央监委、南京政府文官长古应芬首先通电辞职,以示抗议。尽管蒋介石操纵宣传机器隐瞒事实真相,但各地方党部多不相信蒋记中央对胡汉民事件的解释,反蒋各派亦乘机大肆对蒋进行抨击。蒋介石原以为搬掉了胡汉民,粤派(因胡汉民是广东人,胡系亦通称粤系或粤派)分子会受到镇慑,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强烈的不满。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蒋虽然仍旧一意孤行地要召开国民会议,但他只得暂时收起攫取总统的野心。1931年3月22日, 蒋发表谈话表示:“国民会议只应制定约法,不必且不应提出总统问题。”这似乎可以看作是第三个回合胜利的开端。
    胡汉民被软禁后没有丝毫的妥协,他从汤山传信给古应芬和孙科,授意他们到广东联合陈济棠(广东实力派)、桂系以及蛰居香港的汪派,开府广州,另立中央,讨伐蒋介石。于是,古应芬于3月1日通电辞职后立即活动于陈济棠、李宗仁、汪精卫和孙科之间,同时古在香港还与唐生智、唐绍仪、李烈钧等人拉上了关系。为策应古在南方的开府活动,孙科又派代表北上与隐居在天津的西山会议派取得了联系。经过古、孙的串联活动,各派反蒋势力联合起来了,他们以广州为中心,揭起了反对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大旗。1931年5月27日, 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在广州成立,宣布代行国民党最高职权,并在成立宣言中提出了“护党救国、打倒独裁”的口号。接着又组成了广州国民政府。广州非常会议与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出现了宁粤两个国民党中央与宁粤两个国民政府分庭抗礼的局面。粤方以护党救国,实现民主政治及打倒独裁专制为号召,采用政治与军事交替运用的办法向宁方发动了强大攻势。经过近半年的较量后,蒋介石被迫让步,于1931年10月27日召开宁粤统一的“上海和会”。根据和会协议,宁粤分别单独召开国民党“四大”,由双方各自选出的中央委员组成新的统一的国民党中央,其条件是蒋介石必须下野。面对因独裁专制所造成的分裂后果,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大”上作了这样的表述:“反对攻击者,系对我蒋某个人。故一切罪恶,皆由我个人而造成。假使无我,各同志或不至于如此分崩离析,而帝国主义者亦或不至如此压迫(指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故对党内同志,对总理,我承认是有罪的人。而今忏悔,愿牺牲一切,贡献于党国,赎我罪恶。”1931年12月15日,南京中央批准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之职。蒋氏通电下野的这一天,被广州方面看作是打倒独裁、实行民主的纪念日,广州市还专门举行了庆祝活动,庆祝民主政治战胜独裁政治的胜利。至此,胡蒋斗争的第三个回合亦告结束。
    “上海和会”召开之际,胡汉民便回到广东。他表示不再出任任何职务。但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仍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可他却一直留居广东,直到1936年病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