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条约的订立一时缓和了加美间的关系。其实当时缓和状态的出现不仅在于条约的缔结,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在1812—1814年战争后,美国把扩张矛头转而向南,直指西班牙的美洲属地。首先美国于1819年兼并了整个佛罗里达,接着于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用咨文形式发表了门罗宣言,开始把新近从西班牙殖民经济下争得独立的拉丁美洲诸国,特别是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置于后来发展为门罗主义的铁箍之下。如果说门罗宣言出自门罗之口,无宁说出自英国的构思。由于凭借英国海军的力量,美国才敢单独发表这个宣言,以抵制欧洲国家对拉美的干预,因此这个宣言的矛头并未指向加拿大。在这一点上,英美双方是默契的。1826年,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在巴拿马举行会议时,美国虽然接到邀请,但姗姗来迟,原因是唯恐开罪英国。 到30年代,加美边界上又发生了新的争端。 1837年英美都发生了经济危机,上、下加拿大的经济受到影响,两省农业歉收,民生艰难。加拿大人的反英情绪增加。1836年下加拿大省的路易斯·约瑟夫·帕皮诺率众起义,企图在圣劳伦斯河下游建立共和国。同年,在上加拿大威廉·里昂·麦肯齐也举行起义,反对被称之为“家族集团”的少数特权阶层⑥。而且上、下加拿大与毗邻的美国相比,较不富裕。加拿大人把这种差异归咎于英国的统治。起义者时常到美国一侧去组织队伍。例如,在东部边境出现名为“猎手”和“追捕手”的组织。从美国弗蒙特州到密执安州沿国境线分布有许多“猎手舍”。1837年底,麦肯齐雇用运送军火的船只加罗林号在边界线美国一侧被英方捕获,并被焚毁。这一事件激怒美国人,遂把加拿大船只罗伯特·比尔爵士号击沉。1839年,起义者在美国克里夫兰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居然建立起一个加拿大共和国政府,并准备建立一支正规军⑦,但他们进行的边界骚扰,均为英军击败。 1837年起义引起英国政府的惊恐。摆在英国面前的问题是,让加拿大迟早被美国并吞,或设法把加拿大纳入英国议会制体系,同时加强加拿大自身抵制美国的能力。 1840年英国议会通过《联合法案》,开始放弃一惯使用的“分而治之”的策略,把上、下加拿大联合起来,设立了一个议会。二省各选派均等数目的议员,由皇家任命的总督承认由议会中多数组成的内阁。内阁向议会负责。在加拿大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政治变革。 英国政府采取这种举措的目的在于:第一,加强英裔居民的势力,以对付不够驯服的法裔居民;第二,加强加拿大力量,阻止美国的兼并图谋。的确,上、下加拿大的联合使美国并吞加拿大的希望更加渺茫了,但却加深了法裔和英裔居民关于政治经济分权的争执。 1837年起义也激起了缅因州与加拿大的边界冲突。在这里,长期不断的冲突于1839年又爆发了。 1783年条约所规定的不确切的东部分界是冲突的根由。早在1823年英美双方就曾将此事提交荷兰国王仲裁。1831年荷兰国王作出裁决,但又为美国国会否决了。1839年2月一个加拿大伐木工人小组进入有争议的地区作业。缅因州遂召集民兵, 新斯科舍议会投票拨出作战款项,新不伦瑞克也召集了民兵。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英美双方开始了谈判,暂时把危机平息下去,但任何具体问题也没解决。 美英关于划分加拿大与美国缅因州的边界纠纷,直至1842年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才得到明确的解决。关于有争议的地区,5/12划入加拿大,7/12划归美国。双方协议沿北纬45°一线作些领土调整,对涉及康涅狄格河确切发源地的佛蒙特州边界以及伍兹湖与苏必利尔湖之间的地区也作了调整。条约关于内河、航运、引渡逃犯与禁止奴隶贸易等也作了规定。 但一波方平,一波又起。1842年条约之后不久,英美关于俄勒冈地区的冲突又发生了。 1819年条约创造了美国插足俄勒冈的可能。1819年2月22 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与西班牙驻美公使路易斯·德奥尼斯订立的横跨大陆划分领土的条约,对于美国要求占领俄勒冈更加有利。1845年,一批叫嚷兼并得克萨斯和自称建立“青年美国”的美国人,要求把英国人赶出北美大陆。这一运动跟当时的“天定命运”的呼声相互呼应,形成一股要求向俄勒冈扩张的潮流。甚至美国总统詹姆斯·波尔克也宣称:“在未来,我们将不允许任何欧洲殖民地或自治领在北美大陆任何地方出现或建立。”⑧“(北纬)54°40',不然就开仗”的喧叫高涨一时。 美国和加拿大向西扩张是平行进行的。从事毛皮贸易的哈德森湾公司是加拿大向西拓殖的引路人。早在1825年,哈德森湾公司就在最西部的温哥华建立商站堡垒。在美国威胁占领俄勒冈的情势下,1845年商站由哥伦比亚河上的温哥华堡移至温哥华岛,以示戒备。加美西部边界危机一触即发。但是最后双方还是用仲裁手段解决了边界问题。经过谈判,双方于1846年订立条约,确定以北纬49°为准向西划至太平洋岸。从地理上看,北美的山脉是北南走向,因此,对南北相向的加美两国来说,除湖泊外,不存在任何天然阻隔。加美漫长的东西向边界线的勘划过程断断续续经历了60多年才完成⑨。回顾每次划界,美国大都是赢家,加拿大或多或少要让出一些土地。 40年代,加拿大发生经济危机。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使作为英国小麦供应国的加拿大处于不利地位,尤其对面粉业和运输业的打击最大。一些蒙特利尔商人提出与美国合并的主张。他们认为,合并可以使他们得到许多利益,如可获得较高的粮食售价,减少入口产品的费用,从美国得到发展工业和运输业的投资等。这是一种潜在的消极势力。1846年一个名叫威廉·哈密尔顿·摩里特的经营面粉和运输业的加拿大资本家就倡议同美国建立互惠贸易关系,以抵消要求合并的势力。这类观点在加拿大占了上风,使其国内贸易政策改弦更张。是年,英美双方就互惠贸易开始谈判,但总无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