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世纪,正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急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五霸七雄征战不已,新兴的封建势力同旧贵族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社会剧变的时代里,人们所最关心的不是宇宙的生成异灭,而是人间的治乱兴衰。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了当时中国思想家所争论的主要领域;虽然也有宇宙观方面的探索,但影响不大。各国为了争霸,都极力网罗人才,招贤纳士。养士之风的盛行也是诸子百家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作为“士”阶层的知识分子也力图表达自己的主张,到处游说,形成各自的学派。当时的主要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这些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即所谓“百家争鸣”。这一时代真可以说是一个人才辈出、思想大解放时代。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爱、忠恕之道,在政治上主张德治,讲“爱人”。(11)儒学至孟子和荀子时代又有所发展。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主张以“自然”为法则,在政治上提倡“无为”。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12)老子幻想“小国寡民”的理想国。道家学说至战国时代主要有庄子和黄老学派。墨家提出了尚贤、节用、兼爱、非攻等十种主张。在诸子百家中,法家代表时代的潮流,对社会变革起了积极的作用。法家力主法治,韩非说:“奉法者强则国强”。(13)他不仅强调法治,还提倡“术”、“势”。他认为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应该把法、术、势这三者结合起来。中国的兵家,不仅人才辈出,而且理论精湛,至今仍为世界各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所赞赏。中国诸子百家的这些思想,都不是无稽的空谈。儒家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急功好利的各诸侯国中没有被采纳,但在大一统的汉武帝时代被奉为至尊。各国的变法运动就是遵循法家的思想路线。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专制统治所依靠的也是法家。汉初由于长期战乱,民不聊生,帝王们采取了“无为”的黄老思想,与民休息。儒、法、道这三家思想,常被历代的帝王们观时择用。因此,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既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希腊。其特点主要是围绕治国安邦之道的争鸣。在这个领域里,先秦诸子所创造出来的辉煌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后世的许多伟大政治家和志士仁人从这个智慧宝库中提取他们的治国安邦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