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波索什可夫的重商主义思想(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张乃和 参加讨论

波索什可夫还大力倡导利用先进技术创办民族手工业工场,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以取代进口商品。其中纺织业是他关注的重心。他指出:“不是必须进口由我们自己的材料制成的纺织品,而是我们应当向国外出口制成的纺织品。”(30)他一再强调“最好是向他们出售制成品”,这就把发展国内手工业同对外贸易联系起来,提出了彻底的重工主义政策主张,成为进口替代战略的萌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波索什可夫在大力提倡发展本国工商业的同时,还十分关注国家税收体制的改革。他针对彼得一世改革中实施的人丁税和名目繁多的商品税,提出了以土地税取代人丁税,以单一的商品税取代多种商品税的政策主张。他试图通过这种政策调整来缓和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和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提出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要力图兼顾所有人不致于因税负过重而破产,因而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的税制改革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行不通。土地税的实施要以准确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根据,而在当时没有也不可能弄清全国土地和人口状况;况且土地税按土地占有比例缴纳,无疑增加了地主统治阶级的负担,这是他们所不能答应的。单一的商品税因过于简单划一而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活跃的商业资本的现状,难以普遍推行。
    此外,波索什可夫十分关注社会治安和农民问题。彼得一世改革以来推行的重税和掠夺政策严重破坏了农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大量农民破产逃亡,社会治安日趋混乱。波索什可夫在主张依法治乱的同时,提出在全国普遍推行通行证制度,禁止农民随意流动,以防止他们结成犯罪团伙危害社会治安。他更富有远见地提出,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因为“学会读写的青年农民不仅有益于对他们实行管理的人,而且对陛下的服务也是有益的”(31)。他还进一步要求沙皇出面保护农民的利益,反对地主对农民的过分压榨,“因为农民的财富就是王国的财富”(32)。这样,他就把农民和商人一并看成国家利益的基础,确属事关全局的战略远见,远远超出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时代局限。
    三
    但是,重商主义思想从一开始就是经验性的、粗疏的和不科学的。重商主义虽然适应了商业资本的需要,但是不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不理解财富的来源和本质,因而把货币当成财富,把商业流通领域中的对外贸易看成财富的唯一来源,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对现代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笔者)的最早的理论探讨--重商主义--必然从流通过程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运动时呈现出的表面现象出发,因此只是抓住了假象。这部分地是因为商业资本是资本本身的最早的自由存在方式;部分地是因为它在封建生产的最早的变革时期,即现代生产的发生时期,产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33)
    波索什可夫的重商主义思想也是不科学的。但是他的重商主义思想属于晚期重商主义即重工主义,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俄国民族手工业工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俄国商品货币关系的进步,从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他的重商主义政策主张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重商主义的实践“取消了中世纪的限制,为建立统一的强盛的民族国家立下了功劳。这些因素反过来又成了推动贸易的强有力工具,直到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为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34)重商主义思想以此为目标,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制造舆论,寻找根据,成为近代西方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先驱。波索什可夫的重商主义思想为俄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总之,波索什可夫的重商主义思想是对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深入思考,其中许多思想主张富有历史启发性。比如,他的“共同幸福”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对抗殖民主义浪潮冲击的战略远见;实行关税保护,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人才,建立专利制度,鼓励本国发明创造的主张;改革税收体制,公平税负、简化税目的主张;关心农民问题,重视社会稳定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Ivan Pososhkov,the Book of Poverty and Wealth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P.Vlasto and L.R.Lewitter,the Athlone Press,London,1987.伊凡·波索什可夫:《贫富论》,第154、154、255~256、253、154、259、258、258、257、260、375~376、259、154、242页。
    (15)(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41页。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Ivan Pososhkov,the Book of Poverty and Wealth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P.Vlasto and L.R.Lewitter,the Athlone Press,London,1987.伊凡·波索什可夫:《贫富论》,第254、260、256、269、257、257、258、258、259、261、268、279、281、284、285、313、317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54页。
    (34)(英)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