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特点及政治与经济的不同步性(2)
二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与经济及其相互关系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其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则是有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外壳。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的基本相对同步协调发展,是一般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发展道路,是由于在1945年以前这一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不同步性这一特点所制约,也即由政治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导致。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未能产生促进整个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动力。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身就留存有旧社会的痕迹;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又未能促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扬弃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因素。因而,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不但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并且还逐渐变得落后和反动,最后导致希特勒法西斯专政,使政治与经济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政治与经济的不平衡协调发展是1945年前德国资本主义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德国历史出现曲折、倒退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如前述及,尽管德国工业革命姗姗来迟,但发展很快。农业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使德国在50至60年代之间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比” 〔2〕,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巨额资金,从而加速了德国工业化的进程。经过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德国“从1850年开始,以很快的速度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3〕。1871年德意志民族实现统一建立第二帝国后,俾斯麦、威廉二世在经济体制上顺应了世界工业革命这一历史趋势,满足了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发展经济的愿望,建立了基本上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容克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俾斯麦建立第二帝国后,他“让资产阶级有自由活动的余地”,“继续在清除阻挡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障碍”〔4〕,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威廉二世是一位乐于与资本家交朋友的“摩登国王”,在经济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改革。由于第二帝国的统治者支持、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也就放弃了政权上的要求,“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迅速发展经济生活上”〔5〕。因而,自从德意志民族实现统一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迅速进入快车道,出现了突飞猛进的飞跃,至80年代初就完成了工业革命。20世纪初,德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超过了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强国。德国被迅速建成为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导、技术先进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高效率的工业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佼佼者。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重视重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另一个特点是垄断程度高,在20世纪初垄断组织已成为德国经济生活的基础,德国也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 然而,第二帝国政治领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由于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1849年以后,在积极对德国政治生活施加影响方面,资产阶级受到很大阻碍”〔6〕。虽然德国处在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但政权形式只是由专制君主国演变为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治上实行的是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容克资产阶级的专制主义统治,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有在政权上确立绝对的统治地位。第二帝国首任首相、掌握实权人物的俾斯麦,出身于一个容克贵族家庭,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容克贵族。他强烈拥护普鲁士王权和君主制度,声称他“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派”〔7〕。他用“铁和血”统一了德意志民族,又用“铁和血”按普鲁士方式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皇帝拥有统率军队、签署国家条约、任命国家官吏、召集和解散帝国议会、批准或否定一切法案的全部大权。帝国虽然也确立了议会制,名义上立法机构是帝国议会。然而,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一切法律和决议需经皇帝同意方能生效。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对帝国议会负责。因此,议会对组织政府和制定政策不起丝毫的作用。这种议会制度只是专制政体的门面,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并没有出现。而在政治体制比较健全的国家里,民主制是伴随着议会制而出现的。除了皇帝外,皇帝任命的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只要皇帝赏识,首相就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俾斯麦就是这样一个人。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和首相为帝国皇帝和首相,从而形成了普鲁士是由贵族领导的、帝国是由普鲁士领导的局面。俾斯麦在议会门面的粉饰下,对内对外实行“铁血政策”,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他通过《反社会主义者法》,大肆镇压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工人党,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在威廉二世时代,德国早已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然而政治上仍没有丝毫的进步。威廉二世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继承人,在他身上也是充满着普鲁士精神。他虽然乐于与资本家交朋友,是积极支持最新技术进步的统治者,但对内政策上仍是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他不像前任皇帝一样,还要亲自“亲政”,把俾斯麦一脚踢开。首相专权变为皇帝专制,显* 在政治体制上是一大退步。威廉二世要求首相成为皇帝命令的坚决执行者,而不是对议会负责。他极端蔑视议会,把国会议员叫作“绵羊脑袋”或“守夜人”,拒绝与议会中的政党领袖进行接触和合作。这时的德国处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尽管工业有了飞速发展,战前贵族的地位和影响仍未动摇” 〔8〕。政治上的封建专制与经济上高速自由发展同时并存、在德国形成了封建专制主义势力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相共存、封建浪漫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及专制主义与自由民主相混合的局面,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独特的“德国现象”。俾斯麦、威廉二世是这一“现象”的两个典型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传统和现实的聚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威廉帝国之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议会制度,使德国资产阶级以统治者的身份初次登上德国政治舞台。尽管魏玛共和国的成立是在社会民主党领袖背叛了工人阶级利益、篡夺了“十一月革命”成果的情况下实现的,但对德国历史仍是一大进步,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共和国成立的最初几年、政治上是前进了,但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凡尔赛和约》的压迫和赔款而陷入极度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对共和国缺乏信心,甚至不信任。这样一个具有进步性质的共和国,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举步维艰,只能是步履蹒跚的蜗行寸进,并最后被德国法西斯所吞噬。这固然与经济困境和封建反动势力反对有关,但问题还是出在政治上层建筑的革命不彻底。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