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变迁(4)
在哥大,胡适选修了杜威的课“伦理学之宗派”。杜威认为,有系统的思想通常要通过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困惑、疑虑的阶段, 导致思想者认真地思考;第二阶段决定这疑虑和困惑在何处;第三阶段面临一些现成的假设的解决方法任凭选择;第四阶段,思想者选择其一作为对他的困惑和疑虑的解决方法;第五阶段思想者要求证,把他选择的假设,证明出来哪是他的疑虑和困惑最满意的解决。杜威的理论使胡适对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有了明确的了解,并加强了他关于现代的科学法则和中国古代的考据学、考证学在方法上有相通之处的意识。这是胡适自恃为发前人之未发的思想收获。在杜威那门课的启发下,胡适决定了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 胡适在为中西考证学、校勘学方法的相同而惊奇、欣喜的时候,并没有让民族情绪左右理性的沉思,简单地当作“古已有之”信条下的一个例证。中西考证学、校勘学方法的相同固然令人欣喜,但是,在胡适看来,这又是很正常的,因为都是从人类的常识出发的。抹去神奇的光晕,在理性的审视下,就方法论问题似乎可以进一步思考:它们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等等。这促使胡适对中国古代思想方法进行了批判。 胡适认为,“证”与“据”是有区别的。“据”是引经典之言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证者,根据事实,根据法理,或由前提而得结论(演绎);或由果溯因,由因推果(归纳):是证也。”他认为,中国的旧论理,“但有据而无证”。(注:《胡适留学日记》,第752页。 )以“诗云”“子曰”作论理,这同欧洲中世纪引《圣经》之言以为论理前提是一个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并不能引导人们发现真理。 胡适认为,哲学的发展是受方法论制约的,宋明理学家试图以《大学》为基础建立新的方法论,但是由于是纯理性的和伦理的,结果归于失败。二程和朱熹把“格物”解释为“穷究事物”,十分接近归纳方法;但是没有对程序作出详细的规定,这说明宋代理学家的“格物”与西方近代的归纳法还相去甚远。另外,“朱熹和王阳明都同意把‘物’作‘事’解释”(注:《先秦名学史》,第5页。), “格物”主要是以人心的道德修养为对象,这也不同于西方近代以自然为对象的观念。由于没有适当的逻辑方法,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当中国与世界其他思想体系有了接触时,近代中国哲学中缺乏的方法论,似乎可以用西方已经发展了的哲学和科学的方法来填补。但是,在胡适看来,问题并没有如此简单,方法论的改造不能“采取突然替换的形式”,“我们当前较为特殊的问题是: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使我们能在新旧文化内在调和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科学和哲学。”(注:《先秦名学史》, 第8页。)胡适认为,这个基础不是长期影响人们思想的儒学,而是“非儒学派”。非儒学派的后期墨家“是发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科学逻辑的唯一的中国思想学派”。但是,先秦以后,墨家成了“绝学”,它的逻辑方法没有进一步发展,更没有进入中国人的心灵,因此,现在要借助于现代西方哲学去研究那些已被忽略的本国学派。胡适自己就比较具体地进行了这一工作。 在美国留学时期,胡适希望回国以后,能模仿英国前一代“牛津运动”(宗派的改良运动)的领袖们如牛曼(Newman)、傅鲁得(Froude)、客白儿(Keble)诸人。他们为了共同事业,相互期许。 据说牛曼曾引用著名诗人荷马的诗句,题在他们3人的诗歌集上, 大意是说:“如今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胡适十分推崇他们的那种抱负,“其气象可想。此亦可作吾辈留学生之先锋旗也。”后来,胡适和国内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建立了联系,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倡导文学改良。归国后,他更是全力从事新文化运动的工作,几年中,写下了大量的论著,介绍西方文化、抨击封建主义、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显然,这是他在美国留学时期探求的结果和继续。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