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国家力量的认识与实践(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徐双敏 参加讨论

二、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认识国家力量的辩证思想,独立自主、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认识国家力量的辩证思想。在实践中,他将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重心,从利用矛盾转变到发展自己上来,致力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抓住了提高我国实力地位的关键。同时,邓小平又重新确定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抓物质力量的增强,又抓非物质力量的运用,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在提高我国国家力量的认识和实践方面的新飞跃。
    邓小平对中国的实力地位有清醒的认识: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9页,人民出版社,1993。)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同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大的国家的地位不相称。(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4页, 人民出版社,1993。)也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面对霸权主义,还有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任务。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380页,人民出版社,1993。)
    基于这样的国情认识,邓小平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放到了增强国力的措施之首。这也是邓小平与毛泽东相比最突出的特点。邓小平认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04页,人民出版社,1983。 )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就新在尊重经济规律、完全按经济规律办事。在世界各国竞相为提高综合国力而努力时,邓小平明确自身的任务,从构成综合国力的诸多因素中紧紧抓住经济实力这个主要因素,强调中国要全力以赴发展生产力,要尽快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又找准动力、制定实施步骤,坚决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这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实力地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经济实力有限的国家,在国际交往中,总会程度不同地受制于人。没有物质基础,国家就无以立足。
    邓小平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显著增强了中国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顶住了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冲击,多次战胜了特大自然灾害。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完成统一大业的能力。1984年中英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国家的形象变了,国内人民看清了这一点,国际上也看清了这一点。”(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5页,人民出版社,1993。 )“中国还有台湾问题要解决。中国最终要统一。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人民出版社,1993。)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就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样重视运用非物质力量增强国家实力。他更高地举起独立自主的旗帜,用对独立自主内涵的全面丰富和拓展,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灵活务实、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组成部分之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1993。)邓小平清楚,中国是经济上不发达的国家,世界上有苏、美、中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中国才在国际事务里有足够的份量。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站在同世界各种类型国家进行比较、借鉴的广阔视角看问题,既充分认识中国在国际上应该取得的实力地位,又深刻认识中国所应担负的国际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念是全新的,实践的方式、方法也是全新的。
    首先,邓小平站在了时代主题的高度认识独立自主,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不与大国结盟。邓小平认为,80年代以来,世界的两大问题就是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所以中国的外交目标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许别人打中国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7页, 人民出版社,1993。)对此我们说到做到,有力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中国反霸、不结盟,还表现在按照国际事务的是非曲直表明自己的立场,转变了毛泽东习惯使用的国际斗争统一战线的方法。邓小平认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这样我们国家的政治份量就更加重了。这个政策很见效,我们要坚持到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2页,人民出版社,1993。)
    第二,邓小平珍惜自己得来不易的主权,同样尊重别国的独立主权,将坚持独立自主贯彻到底。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独立自主是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但是中国自己也绝不能搞强加于人。他的做法一是不当头。他说;“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3页,人民出版社,1993。)二是“不随便批评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人民出版社,1993。)即便是在苏东发生剧变的紧迫时刻,邓小平也强调:冷静观察。他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包揽真理,中国也一样。中国不喜欢别人干涉内政,自己也就不要去干涉别人的内政。事实证明,邓小平的这个做法是十分英明的。中国因此保持和发展了同许多周边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关系,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第三,邓小平与毛泽东一样,坚持奉行“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9页,人民出版社,1993。)他认为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是与独立反霸任务联系在一起的。但在支持的方式上,他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特别注重运用更有实效的、非物质的方式进行外援。他对第三世界的朋友说:“我们现在还不富裕,在财力上对你们帮助不大,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经验教训告诉朋友们,这也是一种帮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0页,人民出版社,1993。)邓小平一是向来访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介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特别提醒他们注意中国不成功的经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0页,人民出版社,1993。)二是告诫他们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他说,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别的国家也应有自己的模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1页,人民出版社,1993。)“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三是中国利用自己取得了的国际地位,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邓小平告诉发展中国家的朋友,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这一票是第三世界的,是名副其实地属于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4页,人民出版社,1993。 )事实上也是这样。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时,不畏强暴,仗义执言,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言人,受到第三世界朋友的普遍信赖。
    第四,邓小平用独立自主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道路。邓小平认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再不能用输出革命的办法来推进世界革命,只有发展自己,最有说服力。特别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受重大挫折的时候,邓小平指出,中国能否迅速增强国家力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人民出版社,1993。)社会主义中国的尽快发展,“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23 页,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