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惠能的宗教革新与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构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东社会科学》 章权才 参加讨论

(一)
    中唐时期,发生在中国佛教史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是惠能的宗教革新。这个宗教革新,不仅导致禅宗在佛教界主流地位的确立,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奠定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惠能的宗教革新,有个历史大背景。这个大背景,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逐渐过渡。
    唐朝自高宗、武周后,均田制日趋破坏。官僚豪势的大土地所有制不断膨胀,而庶族地主和小土地所有制也日益发展。国家直接掌管的户口大批流失,“客户”却越来越多。租庸调无法继续贯彻,于是有了“两税法”的出现。所谓,“两税法”,就是国家按照支出的需要定出征税的数额;按照居民的资产、田亩的多少定出应纳国税的数额。两税法的推行,表明国家对均田制的废止和对私人占有土地的广泛承认。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标志。
    中唐时期,有个社会现象值得关注,这就是庶族地主的力量蓬勃发展。“庶族地主”是跟身份性世族地主相对而言的。身份性世族地主的特点是“官有世胄,谱有世官”。庶族地主则是在此之外,他们并不是衣冠世家,社会地位较为低下,所以又被称为“寒门”。庶族地主以中小地主为主体。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一直是世家大族排挤、打击以至吞食的对象。
    庶族地主是从唐朝初年开始发展壮大的。作为一个转捩点,到武则天掌权时,这一阶层的力量发展到新高峰。武则天本人就是出身于庶族商人家庭。武则天把新兴庶族地主作为自己政权的社会基础。她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也明显地反映了庶族地主的多方面要求。张鹜《朝野佥载》说:“伪周革命之际,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尘黩士人之品,诱悦愚夫之心”。张鹜的说法有无夸大之处,于此不论。但披露武周千方百计扶植搜罗庶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他们蔚为气候,这大概是事实。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动,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来。武周时期,经学领域成长起一批反映庶族地主要求的经学家,并且开展了一场旨在与传统经学立异的新经学运动。王元感、元行冲、啖助、赵匡、陆淳、刘知几等人,就是当时新经学运动的发起人和推波助澜者。王元感所著《尚书纠缪》、《春秋振滞》、《礼记绳愆》,其矛头所向,直指孔颖达主撰而由朝延诏可颁行的《五经正义》。元行冲所著《释疑》,主要是释《礼》学之疑,也就是对传统《礼》学提出挑战。啖助、赵匡、陆淳所著《春秋集传》、《统例》、《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春秋集传辨疑》,敢于冲破传统经学的束缚,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刘知几的《史通》,既是史学著作,又是经学著作,其中《疑古》、《惑经》等篇,本乎实事求是的精神,大破腐儒旧说,在经学研究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二)
    侯外庐指出:“禅宗‘南宗’的代兴,和庶族地主力量上升显然是有关联的”。又说:“禅宗在中唐的兴起是和统治阶级利用庶族地主有关联的”。还说:禅宗的崛起,“最初具有较鲜明的庶族色彩。”(《中国思想通史》)这种在庶族地主的代兴中找寻禅宗崛起的社会基础的观点,无疑很具启发性。
    据载,惠能出身于寒门,而且是寒门中的下层。《坛经》载惠能自述:“惠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为岭]南新州百姓。惠能幼小,父早亡,老母孤遗,移来海国,艰辛贫苦,于市卖柴”。同书又载他跟弘忍对话:“弘忍和尚问惠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惠能答曰:‘弟子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法作佛。’大师遂责惠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xie獠,苦为堪作佛?’惠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无南北;xie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些材料出自《坛经》,出自惠能自述,应当可信。它说明,惠能确实出身于中唐社会的下层;也说明,惠能在出家前已有很高的悟性。
    判定一种思想的阶层属性,搞清思想家本人社会出身和社会地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思想观点,本质上反映了那个阶级和阶层的需要和要求。评判惠能的宗教理论和宗教革新,自然也应当如此。
    综观惠能宗教革新,“新”在那里?我们认为,新就新在世俗色彩非常浓烈。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强调人本主义。《坛经》说:“菩提般若之性,世人本自有之。”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又说:“一切般若知,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还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诸如此类的理论,其实就是人本论。传统的佛教,一向宣传佛本论,惠能却宣传人本论。人本论就是强调以活生生的人为本体,就是强调发挥人类自身的能动作用。人本论的着眼点在于把信徒导向“自救自度”的领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是历久不衰的重要课题。孔子的“仁”学其实就是“人”学。人学的本质从某种角度说就是强调人为万物之灵。惠能佛理中的人本主义是不是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呢?答案应是肯定的。此外,庶族地主在自身发展壮大中,也反复意识到自我奋斗的份量,这也正是促进人本主义生长的重要社会温床。
    第二,强调入世主义。过去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思想是入世的,而宗教思想则是出世的。我们不作如是观。我们认为儒家思想主要是入世的,但也有出世的成份。佛教教义主要是出世的,但也内涵入世的构成。我们这里只谈佛教。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不断跟儒家思想相碰撞。因为碰撞,也就会出现吸收、扬弃和孕育新的文化形态的问题。佛教和佛学在自身发展中不断援儒入佛。儒家思想重入世,佛家教义也就不得不面对入世。于是,佛家教义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已有了入世的色彩。惠能的宗教革新,则继承、发展和强化了这一色彩。惠能提出了“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的重要命题。什么意思呢?元朝宗宝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作了这样的解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里,惠能和他的继承者们,把“世间”与“出世”相对而言,并着重指出,佛法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如果离开人间寻觅菩提佛法,那是荒唐的、可笑的、最终而不可得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佛教和佛学,以出世和个人“解脱”为价值取向;而中国的佛教和佛学,特别是六祖禅学,则注重入世,强调功德自度和度人,这是不是中国佛学、特别是六祖禅学的一大特点呢?答案也是肯定的。
    第三,强调顿悟主义。在佛教史上,“顿悟”跟“渐悟”是相对而言的。印度佛教主“渐悟”。顿悟与渐悟立足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渐悟立足于“心性本净”;顿悟则立足于“心性本觉”。心性本净,是指众生之心本来清净;心性本觉,是指众生本来就觉悟。因为心性本净,由净而觉,毕竟有个距离,所以成佛之路只能是渐悟。因为心性本觉,一旦认识,大悟禅机,顿时就可获得佛果。惠能是主张顿悟的,是主张“一悟至佛”的,他说:“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坛经》)意思就是,靠了自己灵慧,刹那有所领悟,便进入了成佛的境地。惠能所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偈语,不仅反映了他的佛教理论的彻底性,而且反映了他的成佛道路的特点,即反对渐悟,主张顿悟。顿悟成佛的修行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无需破费即可成佛的方法,这种方法,无疑反映了庶族地主和下层人民的意向,更加贴近他们的信仰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