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戊戌变法的文化误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探索与争鸣》 翟从海 参加讨论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结局是悲壮而耐人寻味的。由于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办报刊、立学会、开学校,充满了近代文化气息,因而被后人看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滥觞。可以说,向西方学习是戊戌维新的主题。然而,由于戊戌维新没有经过如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的沉思和文化兴盛,难免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甚至走进了文化追寻的误区,这是值得深思而未引起注意的文化研究课题。
    “不中不西”:西学中化的急就之章
    比照当前成功进行着的改革,返观戊戌变法,不难看出改革的成功要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正确的文化理论导向。成功的改革运动的领袖总是那些杰出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以创造性的理论教育群众,使群众围绕改革产生强固的凝聚力;并能以自己的洞察力烛照改革前途,带领群众前进。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理论并不成熟,导致他们所能影响的群众层面狭小,在政治舞台上很难起扭转乾坤的作用。
    当时的中国,内有阻碍改革的顽固势力以及与此基础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文化心理,外有列强的鲸吞蚕食与经济倾销。戊戌维新派没有时间对当时的内外情况作深观细察,便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压力下提出了自己的变革理论,这就注定了维新派不可能有完整、先进的思想体系,而是呈现出新旧交替、斑驳杂糅的特点。正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当时的思想界“固有之旧思想既深根固蒂,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灭裂,固宜然矣。”维新派急不饥食,对新学还来不及加以认真消化,对旧学更无暇甄别筛选,就谈不上居高临下,取精用宏了。维新派从功利主义出发,古今杂糅,造成了一个“不中不西”或曰“即中即西”的思想庞杂体系,造成了西学中化急就之章的致命弱点。
    这种“不中不西”理论运用起来,总不免苍白无力,流弊丛生。梁启超承认这种理论最易产生两种流弊:其一,以新学新理缘附古义,必有牵强附会之处,最易导致国民产生不正确的观念。例如,以古代经典中的某些词句相附会立宪共和,认为这种制度是我国所固有的国粹,其实这种制度在欧美也只不过起于数百年前,这种附会将使人的思想局限于所附会的文句,混淆了诸如“周召共和”与资产阶级共和的本质不同。其二,凡所倡导的新学新制,都托为古人已有,“则人于先哲未尝行之制,辄疑其不可行,于先哲未尝治之学,辄疑其不当治。无形之中,恒足以增其故见自满之习,而障其择善服从之明”。若诸经皆无可比附,则明知为真理也不敢服膺了。所以梁启超宣称:“吾雅不愿采撷隔墙桃李之繁葩,缀结于吾家杉松之老干,而沾沾自鸣得意;吾诚爱桃李也,惟当思所以移植之,而何必使与杉松淆其名实者。”这个认识是有深度的,可以说是揭出了维新派文化误区的疮疤。
    维新派所杂糅的“不中不西”文化理论,在表述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大量借用中国古代哲学及西方自然科学的名词和概念,尤其是袭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名词、概念,往往给人带来文化困惑:是按这一名词概念的愿意,还是按它所比附的事物的性质去说明这些概念的涵义,使人难以认定作者的原意和确定它们的范畴,从而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偷换概念的误区。“不中不西”理论的另一表现就是在维新派的理论系统中,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相调和。维新派用自然科学名词(如以太、电等)解释“仁”和“不忍之心”,产生了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哲学基础的芜杂导致理论的贫乏,从而使得理论没有起到团结更多要求改革人士的作用。
    维新派这种“不中不西”的理论表明,他们并未处理好中西文化融合的问题,他们的思想是半生不熟的。首先,维新派的中西结合模式在整体上始终没有超越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维新派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以自身的文化基因为核心和立足点来吸收西方文化,力图在吸收西学的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去过滤西学的内容,他们始终没有在整体上超越传统意识。这种中西结合模式的后果并不美妙,因为中国近代化的关键取决于西学的渗透度和冲击度。中国近代维新派不仅面临西学在观念价值方面的冲撞,而且在引进过程中起码面临东西方文化4 种强硬的挑战:一是面临西方文化基因的挑战,即如何从思维方式本身改造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取其皮毛,构成思想意识中的表层结构。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基因成份,而仅仅用中学思维方式的旧模式去包装西学的新理论,其结果是“旧瓶装新酒”。二是面临自身传统文化基因的挑战,无法突破儒佛道三教所构成的意识深层网络,因而不可能形成类似西方的非人格化法律运作体系,而这套理性机制恰恰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三是西学所孕育出来的制度的挑战,没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做后盾,只是形式上引进新名词,结果必然不对号。四是面临本身文化传统源流中产生出来的制度挑战,深层观念难变,由观念引申出来的制度更难变,两者互相牵制,导致近代中国制度变化的幅度甚小。
    其次,维新派“旧瓶装新酒”式的中西文化结合,注定了这种“四不象”文化失败的命运。近代西方文化是大工业文明的产物,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它与儒学、道学及佛学是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因而无法组装到与传统农业文明相适应的以儒学为主的文化之中,如果硬性安装,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如此,近代化的变革要逐步淡化对孔子和儒学的信仰,康有为等维新派却反其道而行之。其结果不仅使维新志士陷入困惑之中,而且也限制了自己思想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