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最早介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实事求是地指出,在中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亡海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人物,而这些人又大都是热心向国外寻找真理的珠江三角洲籍思想精英。孙中山1896年至1899年流亡欧洲时,就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及其活动情况,读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常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得以成为中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第一次透过评论把马克思介绍给国人的是梁启超。1902年10月28日,《新民丛报》第18号发表了梁启超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文中提到马克思说:“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又说:“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最早为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生平及其学说的是民主革命理论家、宣传家朱执信(1885~1920年)。他原籍浙江萧山,生于番禺。在辛亥革命前,他就曾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并摘译过马克思的某些著作。1905年11月26日,在《民报》第2号上,朱执信在以“蛰伸”的名义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中,叙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活动,第一次扼要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还依据《共产党宣言》的日文本并参照英文本,用文言文摘译了该书的五段文字和第二章的十大纲领全文,将其书名译为《共产主义宣言》,这是《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最早的节译本。五四时期,香山(今珠海)人、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杨匏安(1896~1931年),曾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杰出贡献,史学界将其与李大钊并称“北李南杨”(注: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国民政府开出的“秘字第一号令”中,杨匏安的名字曾与陈独秀、谭平山、林伯渠、吴玉章等先驱并列。他45岁时在上海被蒋介石秘密处决,用年轻的生命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1917年7~12月,他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系列政论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所撰《马克斯主义》一文,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它与李大钊同年在北方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为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不朽之作。在杨匏安等人的影响下,五四运动前夕,珠江三角洲便出现了国内较早的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文艺出版:开一代风气之先 明清以降,在迅猛发展的商品生产大潮和日益频繁的对外文化交往中,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步形成了敢为人先、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等人文传统。这种人文传统,使近代珠江三角洲文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由在文艺出版方面相对滞后一跃而为在中国一马当先。 第一,最早融会近代中西艺术。步入近代,一方面,珠江三角洲的广雕广绣、佛山陶塑、肇庆端砚、东莞烟花、新会葵扇等诸多民间工艺得以发扬光大。广雕广绣进入鼎盛时期,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广雕作品象牙球荣获一等奖,广绣作品《睡狮》、《孔雀图》、《四角大花披巾》也分别获奖;佛山陶塑也进入鼎盛时期,风格独特,塑造出的帝王将相、仙佛罗汉及文人、仕女、市井平民,无不入神入韵,人称“石湾公仔,神余言外”,当时享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美誉;肇庆端砚被列为全国名砚之首,其工艺日臻完善(注:2004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把“中国砚都”的牌匾,授予端砚故乡广东肇庆,结束了中国没有“砚都”的历史。);东莞烟花风行海内外,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大洋洲等地,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并经常在国内烟花比赛中获得最高荣誉;新会葵扇远销俄、英、美、法等24个国家和地区,1915年新会竹箨葵扇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得以在绘画、建筑、音乐、电影等多方面最早借鉴近代西方艺术。岭南画派以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神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他们力主改革,主张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以改造传统国画,最终达到通过艺术美的陶冶以“改造国魂”的目的,在推动中国画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功勋卓著。“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1879~1951年)、高奇峰(1889~1933年)、陈树人(1883~1948年)均为广州人,被誉为近代中国画坛上的“岭南三杰”。高氏兄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外博览会展览并获奖;陈树人一些名作为国外博物馆购藏。季羡林先生对岭南画派推崇备至,曾说近代中国在各方面真正具有创新精神者,实以粤人能领袖群伦。最早借鉴近代西方建筑艺术,例证甚多。珠江三角洲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到近代根据珠江三角洲自身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形成独特风格,得以开中国近代建筑风气之先,以致广东建筑与京派建筑、海派建筑相并称,构成中国建筑的鼎立三足。体现中西建筑艺术相交融的实例很多。珠江三角洲近代早期茶楼如广州的陶陶居、莲香楼、惠如楼,多是在传统民居竹筒屋的基础上,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和立面处理,外观庄重华丽,室内古色古香;在广州的长堤大马路、一德路、人民南路、中山五路,江门的堤中路、仓后路、莲平路,近代已出现中西建筑风格一体化的城市骑楼;1864年建成、位于东莞西南城郊的可园,有礼乐相济的传统儒家的文化意蕴,也有崇尚自然的传统道家的审美取向,还有开放融合、择善而从的海洋文化性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文化特征;到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竹筒屋民居出现新变化,产生了两三层的楼房建筑,有西方古典主义式的,也有复兴传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多样化;开平三埠镇的风采堂(余氏祠堂的代称,1914年竣工),其左右两条直通长巷的入口檐部,顶部是西式山花处理,稍下则是中国式的琉璃瓦小挑檐和中国风格的山水壁画,实乃兼容并蓄的建筑典范;教会建筑中著名的有历时25年于1888年落成的广州石室天主教堂,这是目前国内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最完善的天主教堂,其型制和格局基本上是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移植,由于其建造年代比巴黎圣母院晚700年,在技术上更显完善,在艺术更加成熟。此外,珠江三角洲还最早借鉴西方音乐、电影艺术。早在1846年,在广州八旗二马路边的东石角浸信会,便曾传出基督教圣咏和西洋乐器之王钢琴的天籁之音。正是由于教会音乐较早的侵润,珠江三角洲的钢琴教育在中国长期位居前列(注:目前,广州是全国家庭钢琴拥有量最高的城市。深圳则有李云迪、陈萨、左章、张昊辰等在国际钢琴大赛上频频夺冠,并提出要建成“钢琴之城、钢琴之都”。)。1889年电影传入中国后,1913年,珠江三角洲拓荒者从中国文学名著和本土粤剧艺术中吸取营养,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具有多重范式意义的《庄子试妻》。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最早改革近代中国文艺。到近代,珠江三角洲传统、刻板的文艺样式逐步为贴近百姓、贴近现实、地方特色鲜明、清新生动活泼的文艺样式所替代,进行了对中国近代文艺最早的改革探索。在文学领域,张维屏(1780~1859年,番禺人)诗作《三元里》及民歌《胜利歌》等,讴歌反侵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与事迹,使“古贤雄直气”带上了鲜明的近代革新色彩,又把岭南诗传统的“清淡”气息变为富于时代跳动感的“清劲”诗风,开辟了中国近代诗歌创作的新时代;佛山人吴趼人(1866~1910年)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番禺人黄小配(1872~1912年)的《二十载繁华梦》等,大胆揭露清朝官僚的腐败,将民生事务置于首位,是中国近代谴责小说中的代表作;梁启超先后提出“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主张,开创了近代文学理论特别是小说理论研究的先河;香山(今珠海)人苏曼殊(1884~1918年)的作品冲破传统章回小说格局,吸收西洋小说家的倒叙法,不仅曾风行海内外,而且对“五四”新小说的诞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艺术园地,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戏剧是粤剧。在改革发展中,粤剧逐步形成了兼容百家、因地制宜、贴近大众、清和柔美、细腻雅致、与时俱进的革命性风格,到近代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粤剧早在1840年就到美国演出,1857年已在新加坡建立了粤剧的行会组织“梨园堂”(后来改称八和会馆)。1880年前后,粤剧得以在港澳立足。粤剧长期沿袭“外江班”的中州官话来道白和唱曲,辛亥革命前后,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粤剧演员大胆改革粤剧,用广州方言代替舞台官话,用真嗓(实声)代替假嗓(假声)。粤剧改良革新运动1919年前后完成。改良后,地方歌谣被吸收,声腔艺术获得很大发展,唱腔更具岭南色彩,不仅赢得了“实开粤省剧界革命之先声”(注: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第223页。)的美誉,而且为中国近代的戏剧革命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