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28岁 与朝鲜志士金于霖交往。 其时,先生颇留意民间歌谣的搜集与研究,辑录不少常州、南通等地民谣、谚语,一一圈点、评析,写成短文,刊于报端,以供同好者赏析。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29岁 是年l月至l914年6月在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任教,教授应用文字、商业地理、商业经济等,其时,能教授此类课程者“几如凤毛麟角”,先生乃参考日文课本讲授之。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31岁 3月27日(旧历三月初一)女吕翼仁诞生(此前,先生曾有二子一女,皆夭折)。 是年春夏间,与诗友管达如、汪千顷、赵敬谋、丁捷臣等在上海再结诗社,名为“心社”,每半月一集,后又有庄通百、陈雨农、李涤云、周启贤、张芷亭等加人,“凡二十七集而辍”。 7月至l918年在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自言:“予本好弄笔,但在书局,所从事者,均系教科书、教授书、参考书之类,颇觉乏味。”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32岁 10月31日(旧历九月二十七日),子吕正民诞生,乳名兴保。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36岁 8月至l2月,由吴研因介绍在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 是年先生由谢观(利恒)介绍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谢氏为武进名医,邀先生入馆协助《中国医学词典》之编撰,先生舅家世业儒医,从小耳濡目染,熟悉传统医书典籍,是年暑假写成《中国医籍源流考》一篇,实为一部以医籍史为纲的中国医学史。 1920年(民国九年,庚申)37岁 是年l月至l922年l2月在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先生第一次发表学术论文《致廖仲恺、朱执信论学公开信》,参与学术讨论。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38岁 是年著述:《整理旧籍之方法》(原刊《沈阳高师周刊》第4041期,又刊于《吕思勉遗文集》上);《中国古代哲学与道德的关系》(原刊《沈阳高师周刊》第31、32期,又刊于《吕思勉遗文集》上);《答程鹭于书》(原刊《沈阳高师周刊》、《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有节录),又刊于《吕思勉遗文集》上);《勿吉考(日文汉译)》(刊于《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刊有译者识语);《驽牛杂谈:(一)个性、(二)资本制度》、《中国医学的变迁》(以上诸篇均刊《沈阳高师周刊》)。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40岁 2月至l925年7月,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专修科任教,由校长王应岳(饮鹤)延聘,教授国文、历史课程。 是年先生的第一部通史著作《白话本国史》出版,该书在内容、体例、方法和写法上均有创新,成为二三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顾颉刚先生称该书“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41岁 是年著述:《更新初中本国史(四册)》(商务印书馆初版);《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初版,l932年11月印行国难后第一版)。 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42岁 8月至l926年7月,由朱经农介绍在上海私立沪江大学任教,开设中国文字学、宋明理学等课程。 1926年(民国十五年,丙寅)43岁 8月由童斐(伯章)介绍在上海私立光华大学国文系任教,光华大学后设历史系,即担任系主任兼教授,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光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为止。 先生l7岁时,始识同邑丁桂徵先生(先生母亲从妹之夫),“以文字请益”,遂从学《段注说文》,于小学之书,稍有浏览。l925年至l926年间,先生于讲课之余,将历年之研究成果写成4部专著:《中国文字变迁考》、《字例略说)、《章句论》和《说文解宇文考》。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44岁 1927年、l928年及抗战胜利后,先生三次呈《致光华大学行政会书》,表达其对抗战的预见和决心及建议兴办学校应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史学家钱宾四“叹为西京贾晁之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46岁 1929年至l930年间先生曾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兼课,编写《中国文化史》讲义。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47岁 先生自谓此时进入思想第三期,“年四十七,偶与在苏州时之旧同学马精武君会晤,马君劝予读马列主义之书,余乃读之稍多。于此主义,深为服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