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代通江“三李”的人生际遇、为政理念及学术文化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张明富 参加讨论

阅读清代通江三李的《雪鸿堂文集》[1],犹如一次走近三李的精神旅程。走近三李之旅,令人颇不宁静,一直伴随着内心的震颤和感动。一方面,为其胸怀宽广、学识渊博、仁政爱民而一唱三叹,另一方面也为其逆境、曲折、命运坎坷而泪湿青衫!走近三李之旅,还是一次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愉快之旅,三李的文字和品格浸透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尽显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目前,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对三李少有论及,兹试从三个方面对清代通江三李做一历史的考察。
    一、“三李”的人生际遇
    清代通江县,隶属四川保宁府,僻处万山之中。然诺水滔滔,峭岩奇岫,山川之灵独钟于斯。“三李”,即诞生于这一片热土。所谓“三李”,即是指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此三人,在康雍乾之世,名动一时,道光《保宁府志》、《通江县志》皆有专传。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其家世及人生际遇。
    “三李”,祖籍陇西。唐僖宗时,其远祖李继颜,官洋州刺史,以“平寇”功封侯,食邑始宁郡。始宁,即后之通江县治。子孙遂世居通江,成为通江人。这一家族禀通江山川之灵秀,历宋迄明,文武之才,代不乏人。其较著名的,如:明初,李禄荣官至将军,与元兵战殁于大舍坪,土人立祠祷祀;永乐中,李铎中甲午科举人;正统中,李志以贡监官贵州乌撒经历。传至李蕃已历七世。李蕃(1622-1694),字锡征,号懒菴,又号振公,生而颖异,七岁丧母,起居饮食唯祖母是依。祖母授以章句,悉能成诵。父能白,携之就馆读书,一年之后,其为文,老成长者皆自谓弗如。1642年,20岁时,补博士弟子员。明末蜀中大乱,随父避难汉洋,九死一生。清初归里,时战乱刚刚结束,田园荒芜,井里萧条,家产散去殆尽,“止藉芋栗以自给”,勉强糊口度日。而李蕃“力学不少休”。顺治丁酉(1657年)举于乡,时年35岁[2]。1670年,48岁之时,出任山东登州府黄县县令,“效职九年”,[3]以廉直被诬下狱,流放辽西两载有余。脱罪得释,“贫无以归,侨寓芜湖”[1]卷一《杂华林随录》序。为寻求心理慰藉,笃信佛法,精研《法华经》,希得“法华”要旨,“指引迷惘”[4]。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过花甲,方得归里。回到家乡后,追求孔颜乐处,保持乐观心态,“屏居闲处,俗驾罕至,萧然一室,传经而外,惟著述自娱,间或问泉石,课桑麻,与田父野老相往复不厌。”优游林下10年。虽一生坎坷、颠沛,然性格豪放,与人坦然,不设城府,“重然诺,敦气谊”,乐于赈困,不望回报。病笃时,作《遗子良言》,一曰喜怒:桀骜横民、卖法奸吏,理应穷治;无知之辈出干犯之言,触我颜行,则当恻隐。“惟于盛怒时平气静思,则宽宥必多。”二曰听断:词讼明有曲直,虚心无欲,揆之以理,则鲜有不当;不察左右吏胥之言,将为所愚。“听决躁妄,固多误事,延缓亦易滋弊。”三曰裕后:人世高门鼎族,莫不起家于贫贱。然贫贱者能贻子孙以科第,而科第者罕能以富贵传子孙。大抵一行得第,不念祖父之艰难,骄奢淫逸,瞬间家道中落[4]。其遗嘱三事,犹以修己治人之道训示后人。殁于康熙甲戌二月二十一日,享年72岁,寿越古稀。
    李钟璧(1658-1736),字鹿岚,蕃长子,“仪表俊伟,温厚端肃,沉静聪慧,危坐终日,略不偏倚,经史帖括而外,非正之书、非礼之色未尚接目”。年十九,受业于东牟理学醇儒王源水先生。“潜心正学,殚精于濂洛关闽之书,矢志高尚,慨然欲绍绝学焉。”然时过不久,至1679年,不白之冤从天而降,父亲被诬入狱,家庭蒙受巨大灾难。年仅21岁的钟璧,孑然一身,毅然北上入京,叩击登闻鼓,希望能够昭雪父冤。但孤立无援,“事克不就”,父亲发配辽西。遂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在外父亲的重任,往返于吴楚燕赵之间,来回奔波,备尝艰辛,看惯了世态炎凉,时常“忧形眉睫”。经四年的熬煎,终于奉亲旋里,家人团聚。但经此打击,家庭经济陷于困顿。钟璧作为长子,勇挑家庭复兴的重任,“诛茅葺舍”,不辞劳苦。尽管如此,家庭境况仍是窘迫异常。钟璧析居芝坪时,“萧然一蓬”。但好学不辍,“一编自持,雨夜霜晨,吟哦弗倦”。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丁卯),钟璧中举,时年29岁,仍苦读不异前时,希望能够科举入仕,“冀升斗禄,稍慰亲心”。但“五上公车,辄屈于有司”,会试皆名落孙山。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钟璧36岁,父亲李蕃去世;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戊寅),40岁,母亲仙逝。“俱素食三年,衰毁骨立”。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48岁,任广西平南县令。“历七载,内迁刑部督捕清吏司主事,例授承德郎,赠父母同官阶,藩司不悦,以疾注休。”夙抱未展,“老卧山陬,贫无医药”,晚景凄凉,乾隆元年(1736年)去世,享年78岁[2]。
    李钟峨(1662-不详),字雪原,蕃次子,幼时多病,身体羸弱,6岁时,尚不能行走,外出则由父母“恒负于背”。7岁,方病愈体健,自后一生少疾。10岁,入学读书,然少年贪玩,以嬉戏为乐。14岁,年稍长,始知向学,认真读书。15岁,入成均。同年,娶井研雷氏。17岁,父亲蒙冤流放。自此侨寓芜湖,既要照顾身处东北的父亲,又要觐慰慈母,遂同兄长钟璧往返两地,动辄行程万余里,艰苦万状,学业几废。22岁,随侍父亲回到久违的故里--通江。25岁,兄钟璧考中举人,使这个经历过严霜的家庭看到了希望,全家振奋,对钟峨更是莫大的鼓舞,“门庭改观,心乐之,复事举业,且耕且读”。31岁,钟峨中举。32岁,父亲去世。41岁,任贵州仁怀教谕。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44岁时中三甲进士,选庶吉士。同年,钟璧出任南平令。家族兴盛,走出黄民之狱的阴影,双喜临门。46岁,授职翰林院检讨。50岁,授文林郎、翰林院检讨加一级。此年,钟璧升刑部督捕司主事。51岁,充康熙壬辰科会试同考官,取中查云标、吴翊等十三人;55岁,提督福建省学政,岁科取文武生二千七百余人;59岁,参加千叟宴,特诏出内东华门,都人以为荣;后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侍讲、右左庶子掌坊、广西乡试正主考等。62岁,转太常寺少卿。后以“年迫崦嵫,目昏耳重,健忘日甚,不堪供职,养疾乡居”[5]。与父兄相较,一生官运亨通。
    综观三李的人生际遇,皆颇多坎坷、磨难,然他们在困厄之中,并未沉沦,而是坚韧不屈,勇敢向前,现实苦难的砥砺,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