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怡老结社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承 地域文化实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在基层社会,地方官员就是“国家统治机器”,担负着国家意识形态构建重任,即便是致仕官员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社会,国家主要权力机构达于县级而止(个别镇、关、隘、津等地的专职机构姑且不论),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基层社会组织的自我塑造来实现,这种塑造是由里甲宗族的乡绅、儒士和耆老等人士来完成。对德高望重的乡村耆老的价值,古人有很高的期许:“贤人君子,国家之元气也。观于在野,在国可知也。观于老而致事,则强仕服官可知也。故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乡之有老成人,如树之有硕果,如松之有茯苓。树之蕃而松之茂,必征于此。”[16]卷六六1535 作为归乡士宦,他们的游宴唱和及其为老受尊的地位,客观上起到影响一方士风民俗的作用,主观上也有为乡人作表率,以期达到教民化众的目的,夏邑“十老”与时任官员共同创造的“十景”文化就是很好的例证。“十景”文化现象在当时其他地区也较为普遍⑨,它被认为是地域景观文化的重要表现,地方士绅和时任官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夏邑“十老”生活大致同时代“连中三元”的大学士王鏊记载其家乡“宜乡之仕而归者十二人”的“率真会”时,既记述了他们的游会盛况,同时又明确指出他们聚会的目的:“今夫一乡之中登仕版者几人?仕而保终吉以归者几人?归而康寿且同志合义者又几人?故曰难。诸君生同乡,仕同朝,归同乐又同志者也,于古人之所难得者其咸得之矣!况夫尊让洁敬而接乡人于道,斯君子之所重也,非特燕游之好而已。”⑩即游宴只是其形式或目的之一,向家乡百姓传达诗书礼乐、君子之风,教化乡民,构建地方和谐祥和生活,同样是其目的和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像夏邑“十老会”这样的怡老结社,其类型、名称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多需要建立在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和较高的政治地位之上,同时还需要参与者有良好的心态和共同的兴趣。只有这样,知识群体才有可能以怡然自得的方式传承国家意识形态。否则,失却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整日皆为稻梁谋的文人怎能组织起有影响力的社团活动,发挥他们在公众中的社会影响呢?明朝末年,怡老结社现象大为减少即为明证。明清易代,文人忙于投靠新主,为名利计,是不可能以闲情怡致的方式构建地域文化的。 ①参见乾隆《归德府志》(河南旧志整理丛书)卷二四《人物三》记“闵贤”,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46页;正德《颍州志》(《天一阁馆藏明代方志选刊》)卷四《科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影印版;乾隆《颍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卷七《选举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道光《阜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卷九《选举志》,第129页。有颍州人闪名(铭)任河南夏邑县教谕,从任期及途径看,当与闪贤为同一人。 ②何宗美在《明代怡老诗社综论》中认为,明代的“怡老诗社”至少39例,而郭绍虞先生在《明代的文人集团》列有28家,均无夏邑“十老会”的记载,参见《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4~75页;关于明代文人结社,参见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夏邑,又称栗城,古虞国,禹贡属豫州地,为华夏祖居地,孔子祖籍,参见嘉靖《夏邑县志》卷一《建置·沿革》,另见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丘地区文管会编:《河南夏邑县清凉山遗址发掘报告》收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编:《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主要依据嘉靖《夏邑县志》卷六《选举》《封赠》《十老会》;卷七《人物志》以及《明太祖实录》等。 ⑤参见王天奖、程有为、任崇岳等主编:《河南通史》第三卷(彭勇撰稿),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5页。 ⑥“十老会”还编写有聚会专用的诗文集《栗城十老会诗》,由金酝做序,惜已不传。参见乾隆《归德府志》卷三○《艺文略·名家著作》,第828页。 ⑦隋堤在县南三十里,西连汴道,东接大丘,为隋炀帝所筑。参见嘉靖《夏邑县志》卷一《建置·形胜》。 ⑧参见乾隆《归德府志》卷二八《祀典略上》,第808页。 ⑨吴水田、游细赋等学者认为,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人文经济环境、文人墨客的情趣追求、士人的乡土意识和人们对传统人居环境的追求或向往,是历史时期促生“地域文化景观”,如“十景”“八景”等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参见《地域文化景观的起源、传播与演变研究--以赣南八景为例》,刊《热带地理》2009年第3期。 ⑩参见王鏊:《震泽集》卷一六《东邱会老记》。此文以“东邱娱晚记”碑刻收藏于今宜兴周王庙文物保管所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