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三国时期东吴对岭南的开发与治理(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段塔丽 参加讨论

再看纺织业。纺织业是岭南手工业中颇具特色的行业。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独特的自然气候,使得岭南纺织品具有品种多、色泽鲜艳的特点。故自古便有“岛夷卉服”(注:《尚书·禹贡》。)之称。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岭南人民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各种植物纤维,织出了多种多样的布品,计有葛布、竹布、蕉布、麻布和棉布等。其中棉布,当时习称为“古贝布”或“吉贝布”。据《后汉书·哀牢夷传》记载,早在东汉时,我国西南的哀牢夷人已开始种植棉花(木棉)。大致到东吴时棉花种植技术开始传入岭南。吴人万震《南州异物志》中就记载了棉花从成熟到加工成棉布的过程。他说:“五色斑衣,以丝布、古贝布所作。此木熟时,状如鹅毛,中有核如珠玑,细过丝棉,人将用之,则治出其核,但纺不织,任意小抽,相牵引无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我国内地直到宋元时期才开始普遍用棉花织布,在此方面,岭南较内地领先了一大步。
    岭南的丝织业水平虽比不上吴中,但其养蚕技术却颇为发达。据《水经注·温水》条记载,岭南一带桑蚕每年可产“八熟茧”。也即左思《吴都赋》中所说的“八蚕之绵”。“八熟茧”的出现,可说是当时全国桑蚕技术的最高峰,而这一纪录又是东吴时岭南人民所创造的。(注:参见刘希为、刘磐修:“六朝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载《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除此而外, 东吴时岭南其他部门的手工业如矿冶业、煮盐业、食品加工业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发展。
    (4)商业及海外贸易的发展岭南沿海一带,既有鱼盐之利, 又便于通舟楫,故很早以来商业及对外贸易远较农业为发达。东吴时岭南商业在农业、手工业及海内外贸易的不断推动下,出现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并由此出现了一些闻名的商业都会。番禺,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上,且位于横贯岭南境内的三大水流(指东、西、北三江)的交汇处,为岭南内河与海上航运的交通枢纽,故水陆交通均很便利。早在汉代,这里已是国内有数的商业城市。史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番禺,其一都会也。”(注:《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东吴时在此设州治,这里遂成为广州地区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当时国内外商贾云集于此,各方珍宝堆积如山,番禺成为名副其实的岭南地区商业大都会。其次是徐闻与合浦。二者作为北部湾近海航线上的港口城市,早在汉代就因对外贸易繁荣而闻名。东吴时,由于广州的兴起,以及后来海上交通线的改道,两地靠转口业务而发达的商业贸易由此受到某些不利影响。但因两地均处近海,其中徐闻自身又与出产珠、贝和玳瑁的珠崖郡(今海南岛)隔海相望,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徐闻一地经商致富提供了便利条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欲拔贫,诣徐闻”(注: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卷3。 )的谚语,便是其商业发达的很好写照。邻近的合浦,素以盛产珍珠闻名天下。《晋书·陶璜传》中言及东吴末年,对合浦之珠“所调猥多,限每不充”,透露出东吴统治者对合浦珍珠需求之大。东吴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合浦珍珠市场的繁荣。再看始兴。其地位于五岭南侧及大庾岭路与桂阳道越岭后的交汇处,南面又有北江水路可通番禺,为内地与岭南交通的中转站,东吴末,统治者为加强对岭南内陆的开发,在此设郡筑城。此后岭南、岭北的货物在此集散,加之本地又以产银而著名,于是始兴商业由此兴起。此外,东吴时岭南一些开发较早的重要郡治如苍梧广信、交趾龙编等,也皆为一方之都会而闻名远近。
    岭南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很早便与南海诸国发生了联系。但官方对外贸易的正式兴起则始于两汉。交趾地区是当时海外贸易的前沿阵地,地濒南海北部湾的龙编、徐闻、合浦等地皆为当时南海贸易的重要港口。三国时期,国土分治,岭南作为东吴疆域的一部分,既是后方基地,也是海外贸易的前沿。据史书记载,东吴孙权时,曾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使大秦、天竺等国,“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注:《梁书·海南诸国传》。)此后,所到之国的商人有不少来到岭南的交趾等地做生意。其中有个名叫秦论的大秦(罗马)商人曾于孙权黄武五年(226年)取道交趾到达建业时受到孙权的礼待。 “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注:《梁书·海南诸国传》。)这些都足以说明东吴统治者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其后随着岭南经济开发的不断深入,造船业的发达以及濒临南海的有利条件,岭南地区的海外贸易开始步入兴旺发达的时期。
    (5)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东吴时,由于岭南经济的开发, 影响到当地政权机构的变化。两汉时,因盛产珠宝香料的东南亚远航技术尚不够发达,近邻南海诸国的龙编(今越南河内)便成为珠宝贸易的最大市场和南海贸易的重要港口。交趾地区也由此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的重地,故统治者重视对交趾一地的经营,交州刺史常驻龙编。到三国东吴统治时期,岭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是东吴重要的战略基地,而且也是它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所以统治者关注岭南特别是交趾以东地区的治理和开发,并采取有效措施,诸如首置广州,实行交、广分治等,从而大大推动了岭南东部区域经济的开发。其后,随着这一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以番禺为中心的广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而交趾一地相对日渐冷清。此后伴随着北部湾近海交通线的变更,交广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就逐渐地由交趾龙编移到了广州番禺。这一变化,从此奠定了后世岭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其作用不可低估。
    余论
    以上通过对汉末三国时北方人口大量入居岭南、东吴对岭南统治权的确立、东吴政权治理与开发岭南所采取的措施、东吴统治时期岭南地区各经济门类发展状况等各方面的考察,不难看出,在东吴治理与开发岭南的数十年间,岭南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此以前,岭南被中原王朝视为化外之地,“长吏之设,虽有若无”。(注:《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在此以后,岭南作为全国一大经济区,区域性经济发展态势已崭露出头角。到宋元时期,以珠江流域为代表的岭南区域经济得以起飞,并快速赶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发展水平,这一切与东吴首创岭南经济发展新格局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