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与特征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姚伟钧 参加讨论

节日礼仪食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一份珍贵的遗产。它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和欲求而创造出来的,特别是在汉唐,中国许多年节形成并成熟于这一时期,这些年节几经嬗变,一直传延至今。
    汉唐时期的年节具有四个特点:(一)数量多。(二)节日形式成熟,构造复杂,每个节日都有一套相应的节日传说、节日饮食、节日礼仪,构成了一个个繁复的节日习俗系统。(三)在每个节日中都可找到一些最为古老的文化遗存因子。(四)汉唐年节中的饮食,最能集中、强烈地反映出汉唐文化的内容和色彩。
    汉唐年节中的这四个特点,一方面证明它的载体文化是高度发达而成熟的;另一方面证明它自身也是高度成熟的。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两方面成熟的条件,才使得汉唐年节饮食礼俗如此绚丽多彩,撩人兴味。
    一、春节饮食礼俗
    百节年为首,新年春节,是汉唐人生活中的盛典。
    春节的源起和滥觞非常古老,早在远古时期,便传承着以立春日前后为时间座标,以春耕为主题的农事节庆活动。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元旦节庆的雏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和构成因子也一直遗存至今。
    汉唐是由立春节庆向现代的春节大年节的过渡时期,它表现为两个演进过程:其一为节庆日期由以立春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正月初一为中心,如《荆楚岁时记》所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所以汉唐人将此称为元旦;其二为单一型态的立春农事节庆逐渐过渡到复合型态的新年节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其主要表现就是饮椒柏酒、屠苏酒、桃汤,吃五辛盘、胶牙饧等。
    早在汉代,元旦便与饮椒柏酒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了。椒酒在先秦时曾是楚人享神的酒醴,到了汉代,“椒”又与寿神之一的北斗星神挂上了钩,据东汉崔實《四民月令》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耐)老,柏是仙药”。隋人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注中引魏晋文献说:“晋成公子安《椒华铭》曰:‘肇惟岁首,月正元旦,厥味惟珍,蠲除百疾’。是知小岁则用之,汉朝元正则行之……董勋云:‘俗有岁首酌椒酒而饮之,以椒性芬香,又堪为药,故此日采椒花以贡尊者饮之,亦一时之礼也。’”可见,汉晋时人们已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
    当时人们饮椒柏酒还传承着从年、辈最小的家族成员开始,最后才由年、辈最高的家族长辈饮酒的俗规,至于为什么要先从小孩饮起,晋人董勋《问礼俗》曾作解释:“俗云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屠苏是一种药剂,南朝梁人沈约《俗说》云:“屠苏,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药一剂,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苏而已。”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防时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后来,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逐步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
    吃五辛盘也是为了健身,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汉唐人们把新年健康的追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
    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代时,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如唐代《四时宝镜》中言:“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关中记》也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
    元旦中的其它一些食物,也多寓吉祥之意,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元旦吃“胶牙饧”,这是一种饴糖,古汉语中“胶”与“固”相通,胶牙即固牙,俗传吃了这种糖之后可以使牙齿牢固,不脱落。
    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朝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要给百官增禄,每人赐醪酒二升。宴会上,“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究乐极宴。”(注:《晋书·乐志上》。)唐代宫廷元旦朝会不仅沿袭汉晋旧俗,而且由于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元旦宫廷宴会自然成为旷代之举。元旦之日,唐朝皇帝不仅要受汉族百官朝贺,而且来自远方少数民族和附属国的首领和使臣也来奉礼恭贺。因此,朝堂大殿筵席纷陈,钟鼓喧天,丝竹震耳,歌舞升平,预祝新年国运亨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