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对中华民国史研究中一些称谓的研讨(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民国档案》 曾景忠 参加讨论

“顽”和“友”。在抗日战争时期,正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共产党称国民党及其军队为友党、友军,但国民党及其军队在抗日的同时也实行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在国共摩擦中,共产党称反共的国民党人为“顽固派”,称反共的军队为“顽军”。这“顽”字是共产党一方专用的一个名词。今天的史著中显然不宜沿用这种名称。在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分析说:反共“成了那班投降派准备投降的首要步骤”,“反共即准备投降”。③其实,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共过,但并未投降。在民族矛盾压倒一切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均坚持抗战到底。共产党对国民党和军队仍应视为友党友军,故被称为“顽”者,实际上仍应为友。
    “我”。共产党的党史军史称共产党及其军队为“我”,这好理解。但民国史著述不能这样称呼。史学研究者应客观地记述历史。前文已经说过,民国史不能用“我”党这样的称谓指称共产党。对国共两军交战,不能称一方为“我”。只有在记述抗日战争历史时,站在中华民族立场,对与日军作战的国共两党两军才均可称“我”,如我第五战区、我一一五师、我三十三集团军,对抗日军队称“我军”。要之,史著不能以“我”专指共产党一方。
    六 关于对民国时期阶段划分的称谓
    从1912年元旦到1949年9月30日,民国时期共38年。除民国肇始南京临时政府短暂时期外,大致可分为民国前期(北京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两大阶段(二者之间略有交叉)。如果再细划分,北京政府时期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和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国民政府前期(十年)、国民政府中期(抗日战争时期,八年)、国民政府后期(四年)。
    过去所称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时期)不当,前文已经分析。海峡两岸对国民政府时期划分阶段的作法大致相同,但具体称谓有异。对抗战前十年台湾学者著述称十年国家建设时期,大陆著述称十年内战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是从不同观点出发的。为统一起见,是否称国民政府前期为好。对国民政府中期即抗日战争时期八年,认识不会歧异。对抗战胜利后阶段,大陆称为解放战争时期,台湾称为勘乱建国时期。这也出于不同立场。称之为国民政府后期(大陆统治最后一段)应是适当的。
    民国时期上述划分阶段方法,从北京政府时期到国民政府时期,是按统治者的变动作依据的。这或许可以说是遵循了各国历史的通则。我国古代历朝历代不也是按朝代和年号名称记载历史的吗?中共党史和革命史划分阶段的方法与称谓是不适合民国史的。
    七 关于对民国时期特殊政治地域的称谓
    民国时期,中国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安,中国政治地图上变幻不定,斑驳陆离。特别是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共产党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中经日本入侵,形成了一些与国民政府辖区有别的特殊政治地域。对各种不同政治地域的称谓也应统一规范化。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在一些省区发动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过去称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为“赤区”、“红区”、“苏区”,而把国民政府管辖的广大地域称为“白区”,意谓那里实行“白色恐怖”。这些都是过去共产党人沿用的名称,称谓也不尽统一。我以为,在史著中,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简称“苏区”为好。在当时革命根据地内这一名称比较通行,当时武装割据政权的名称为苏维埃政权,故此名称比“赤区”、“红区”为好。而广大地区仍为国民政府辖区,在民国史著作中似不宜用“白区”的名称。
    抗日战争时期,对日本侵占的中国国土称沦陷区,凡中国的史著均无歧异。对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中华民国特区)和敌后根据地,过去有称“解放区”者,这欠科学。因为虽则共产党军队抗击日本占领军光复国土固然可称“解放”,而国民党军队抗日光复国土,不也是解放原来沦亡于日敌之手的沦陷区人民吗?怎么专用“解放”一词称共产党的敌后根据地和并非从日敌手中夺取的陕甘宁边区呢?所以我想,边区和抗日根据地还是不宜用“解放区”。
    过去大陆史著称国民政府辖区为“国民党统治区(国统区)”。这一称谓亦欠科学,国民党不是直接以党进行统治的,统治管辖者应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名义上共产党是服从国民政府领导,怎能迳将国民政府辖区称为国民党统治区呢?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角度看,前方、战区和后方、大后方(远离战争前线的西南西北地区)等称谓史著中似可使用,这些称谓富有历史感。就总体言,习称“国民党统治区”者,可称国民政府辖区。试想,如称国民政府统辖地区为国统区,那末共产党管理统治地区岂不应称“共统区”、“共管区”吗?这无论如何是不适当的。
    至于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后期,分别称国民政府辖区(统治区,当与共产党占领区对照时亦可称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占领区似是可以的,因为这时国共两党决战,双方的政治军事力量和占领地区消长,处在急剧变化中。共产党为国民政府有力的对手,很快压倒国民政府一边。在国共两党两军的大搏战中,为了对比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方势力的消长,以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占领区分别称双方的统治占领地区,勉强也是可以的。过去称共产党占领地区为“解放区”,犹如使用“解放战争时期”一样,是从共产党一方面称呼的,不适合民国史研究之用。而以国民政府辖区和共产党占领区为称谓,差可反映实际情况,或许可望海峡两岸学者接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