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全面评价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文杂志》 戚其章 参加讨论

近年来,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受到学术界的极大重视,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然意见纷纭,评价不一,莫衷一是。或谓“中体西用”是一个中西杂交不伦不类的反动口号,表现了中国封建主义与外国殖民主义结合的反动特点;或谓“中体西用”是用来取代顽固派的守旧主张和维新派的过激主张的新理论,将二者加以整合,正是辩证法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运用,表现了一定的革命性,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提出的“和魂洋才”口号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进步思想。两种看法相互对立,似皆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究以何者为是,殊难定夺,窃意不妨兼看并观,全面地详审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以对其作出恰当的历史评价。
    
    从甲午战后到戊戌维新的几年间,“中体西用”一时成为十分流行的口号,似乎成了各类人物都能接受的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普遍原则了。
    1896年8月,“中体西用”方针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并且成了京师大学堂所规定的办学宗旨。试看管理官书局事务、工部尚书孙家鼐的奏折:“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此是立学宗旨。”其要点可概括为两层意思:一是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二是以中学包罗西学,以西学补救中学。此后,“中体西用”逐步成为全国许多学会、学堂的创办宗旨了。光绪皇帝在上谕中也对“中体西用”方针极表赞同,称:“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缪之弊。”(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二),第426、17页。)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张之洞公开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方针。
    1898年4、5月间,张之洞先后接总理衙门及礼部咨文,以增设学堂整顿书院变通章程均经奏奉谕旨允准,咨行钦遵办理,因改照学堂办法为两湖、经心两书院拟定学规:“两书院分习之大旨,皆以中国(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议,亦杜离经畔道之弊。”(注:《张文襄公全集》卷四七,奏议四七,第22页。)可见,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是在奉旨之后才正式提出的。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著名的《劝学篇》,以系统地阐述他的“中体西用”思想。
    在此期间,维新派人士也无人不讲“中体西用”。看来,谈“中体西用”简直成为一种时尚了。早在1891年,康有为即指出:“必有宋学义理之体,而讲西学政艺之用,然后收其用也。”(注:《与朱一新论学书牍》,《康有为全集》第1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0页。)到戊戌维新期间,他又多次讲过类似的话。如称:“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外学各国科学,以研工艺、物理、政教、法律、则为通方之学。”(注:《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致用策论折》,《戊戊奏稿》1991年刊本。)如此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中体西用”的表述。1896年,梁启超在一篇《西学书目表后序》中谈到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时,也指出:“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有;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9页。)他还指出:“以数年之力,使学者于中国经史大义悉已通彻,根柢既植,然后以其余日肆力于西籍。”(注: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乍看起来,康梁与张之洞之间,在对“中体西用”问题的认识上似乎并无太大的差别。其实不然。笔者前曾撰文指出:“大体说来,当时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维新派人士,一种是洋务派人士,他们对“中体西用”的认识是大相径庭的。”(注:拙作《从“中本西末”到“中体西用”》,《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如果认真地考察一番的话,那么,就不难看出,他们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确实是存在着重大分歧的。
    
    “会通”论是维新派人士的一个基本观点。集早期维新思想之大成的郑观应就提出过“融会中西之学,贯通中西之理”(注:《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5页。)的看法。维新派都是“会通”论者。如康有为称:“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注:《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4-295页。)梁启超对如何会通还做了具体的说明:“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法、公理之书辅之,以求天下之道;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以按切当今时势为用,而以各国近事、近政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第13-14页。)并强调“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注:《戊戌变法》(四),第488-489页。)。严复也指出:“夫中国以学为明善复初,而西人以学为修身事帝,意本同也。惟西人谓修身事帝,必以安生利用为基,……则不容不通知外国事。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目。”(注:《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50页。)后来还用“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注:《严复集》第3册,第560页。)的话来概括他的“会通”思想。
    关于维新派“会通”论的特点,梁启超写过不少论述文章,其要者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数事:
    首先,排除先入之见,不预设主辅之分,不为学习西学划定框框,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学和西学,并重兼蓄,以作为会通的基础。梁启超批评了国人学西学“仅袭皮毛,震其技艺之片长,忽其政本之大法”的做法。何以致此?无他,对西学并未真正重视也。而“自古未有不通他国之学,而能通本国之学者;亦未有不通本国之学,而能通他国之学者。”这就是“至今数十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于天下”的原因所在。日本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就是由于“忍耻变法,取西人之所学而学之,遂有今日也”。然而,学好西学亦非易事,“其中之层累曲拆,非入其中,不能悉也;非读其专门之书,不能明也”。学西学既要深入也要全面,因为西学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层次,“其总纲三:一曰教;二曰政;三曰艺。”只有在中学和西学兼通的基础上,才是以言会通,也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会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