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哲学史》 王博 参加讨论

三、《唐虞之道》与《荀子》
    《荀子·正论篇》批评世俗之为说者的几种观点,其中一种是关于尧舜禅让的。其云: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禅)让。’是不然。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慧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夫有恶擅天下矣!曰:‘死而擅之。’是又不然。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圣王已没,天下无圣,则固莫足以擅天下矣。天下有圣而在后者,则天下不离。朝不易位,国不更制,天下厌然与向无以异也。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矣?唯其徙朝改制为难。故天子生则天下一隆,致顺而治,论德而定次。死则能任天下者必有之矣。夫礼义之分尽矣,擅让恶用矣哉?曰:‘老衰而擅。’是又不然。血气筋力则有衰,若夫智力取舍则无衰。曰:‘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是又畏事者之议也,天子者,势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无所诎,而形不为劳,尊无上矣。衣被则服五采,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期臭味,曼而馈,代皋而食……持老养衰,犹有善于是者与否?老者,休也,休犹有安乐恬愉如是者乎?故曰:诸侯有老,天子无老。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死而擅之’、‘老衰而擅’、‘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等都不见于现存提到禅让的文献中,但可以肯定是有人如此主张。令人感兴趣的是,后面的两个说法与《唐虞之道》是一致的。该篇竹简说:
    “古者圣人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家,五十而治天下,七十而致政,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此以知其弗利也。”
    两相对照,可以看出,荀子也许正是批评《唐虞之道》的主张。
    从《正论篇》批评的几个观点来看,基本上是与齐国的稷下有关。宋荣子即宋钘,稷下先生之一。“主道利周”之说也见于《管子》中,《枢言》、《势》诸篇都谈到主道要“周”。“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也可能与稷下有关。《管子·轻重甲》云:“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即是以桀先有天下,而后汤兼之。另外,所谓“治国有象刑而无肉刑”之说,出自慎到。《太平御览》卷六四五引《慎子》云:
    “有虞氏之诛,以蒙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履当刖,以艾当宫,以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股体,凿人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当世用刑而民不从。”(《墨子》:画衣冠而民不犯。《文选·武帝贤良诏》李善注引)而慎子之说又本于《尚书·尧典》“象以典刑”。慎到当然是稷下学宫诸先生之一。
    如前面提及的,《戒篇》曾引用《唐虞之道》的文字,可知该篇在齐国的稷下是曾经流传过的。荀子曾有三为稷下祭酒的经历,他读到并批评它,应该是正常的。
    四、《唐虞之道》与《礼记》
    总体上来说,郭店竹简与《礼记》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唐虞之道》的影子,我们在《礼记》中也可以看到。该篇有如下的一段话:
    “夫古者圣人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家,五十而治天下,七十而致政。”
    这里似乎讲述古代一般性的制度或做法,因为它并不合于本篇所论尧舜的实际情况。类似的东西在很多篇章中都可以看到,如《曲礼上》记: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
    《王制》云:“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
    《内则》亦云:“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室……四十始仕……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事。”
    “致事”与“致政”的意思是一样的,这里虽然与《唐虞之道》都有七十而致政的说法,但所指是不同的。在《唐虞之道》中,致政的是天子,而《礼记》中所说主要是大夫。这个不同是很重要的。如荀子所说的,诸侯有老,而天子无老。诸侯或大夫可以生时传位,天子则不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