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从悬泉汉简看两汉西域屯田及其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敦煌研究》 张德芳 参加讨论

简中安远候当为郑吉,比胥健之“比”,原简清晰可观。“健”、“鞬”相通。西域都护 府,地在轮台。比胥健当距轮台不远,因而郑吉能就近调动比胥健屯田吏土。徐松的怀疑有 道理。但比胥健屯田未必就是车师屯田,比胥健地望何在,还需进一步研究。在今轮台东南 克孜尔河畔柯克确尔汉代古城附近的红泥滩上,仍可见到沟渠田界的痕迹;沙雅县东哈拉哈 塘附近有一道汉代古渠,为红土所筑,现在仍可见到长达100多公里的渠道,宽约8米,深约 3米,两旁有一些汉代城垒和农田遗址,出土过五铢钱。两地当系汉代在轮台、渠犁一带屯 田所留下的遗迹[2]。比胥健一地似应在此范围内。
    (二)伊循屯田
    伊循屯田始自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其时,北地人傅介子按照大将军霍去病的意思刺杀 楼兰王,立其在汉质子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 骑辎重,丞相将军率百官送至横门外,祖而遣之,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 ,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 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镇抚之。其后更置都尉。伊循官职始此 矣”。伊循屯田,文献记载比较简略,但新疆考古调查和敦煌悬泉汉简中关于伊循屯田的材 料可补文献之不足。在若羌县米兰,沿着古代米兰河道,发现一条汉代的灌溉系统,有总闸 、分闸、干渠和支渠。有的支渠长达2公里,根据附近发现的文物和墓葬,当为汉代在伊循 城屯田的遗迹[2]。悬泉汉简中有一些关于伊循屯田的记载,十分珍贵。如:
    9.伊循农。(Ⅱ90DXT0215S:38)
    10.入上书一封,车师己校、伊循田臣强。月辛亥日下餔时,临泉驿汉受平望马益。(Ⅴ92 D XT1310③:67)
    简9残甚,仅存三字,但与屯田有关是看得出来的。简10是“车师己校伊循田臣强”给朝廷 的上书传递到悬泉时的记录。简文中,“车师己校、伊循田臣”似为一人,是否车师己校曾 经兼任伊循田臣,亦未可知。此外,前往伊循屯田的士卒一般都由中原发派的施刑罪人所承 担,这在悬泉汉简中有记载。如:
    11.甘露三年四月甲寅朔庚辰,金城太守贤、丞文,谓过所县、道,官遣浩 亭长桼贺,以诏书送施刑伊循。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Ⅱ90DXT0114④:338)
    12.□□□□□元年十二月送徒施刑□□□□,二月廿九日至敦煌,积五十九日。□二十□ 阳关积三月。□□□三月五日发敦煌,十九日至文侯,积十五日,留四月廿五□□□□□□ 。闰月八日至伊循。绶□□。(Ⅱ90DXT0115②:66)
    简11简文完整,是公元前51年四月廿七日金城太守贤和丞文共同签署的一道通关文书,言 派浩县的一个亭长送施刑徒到伊循,要求沿途各驿置机构提供食宿方便。可 以看出,从元凤四年(前77年)到甘露三年(前51年),时历20多年,伊循屯田一直在持续。简 12字迹多漫灭不清,但看得出,这是一份送施刑徒到伊循的日程记载。可见,伊循屯田和渠 犁屯田一样,主体是免刑罪人。
    上引《汉书·西域传》中讲,起初汉遣司马一人、吏士40人。“其后更置都尉,伊循官职 始此矣”。早在30年代,黄文弼先生在罗布淖尔北岸发现的汉简中就有“伊循都尉”、“伊 循卒史黄广宗”的记载。悬泉汉简中发现多处“伊循都尉”和“伊循城都尉”的记载,亦可 相互印证。
    13.敦煌伊循都尉臣大喧上书一封。甘露四年六月庚子上。( Ⅱ90DXT0216③:111)
    14.敦煌伊循都尉大仓谓,过所县。传舍,从者如律令。(Ⅰ90DXT0111②:73)
    15.伊循城都尉大仓上书。(Ⅱ90DXT0114④:349)
    16.伊循城都尉大仓谓,过所县。传舍从者如律令。(Ⅴ92DXT1312③:6)
    17.……伊循都尉。(Ⅱ90DXT0214③:251)
    上述各简大都为宣元及其以后的记载。简13有明确纪年,为公元前50年六月廿四日。简13 、14中,“敦煌伊循都尉”连称,或可说明,当时的“伊循都尉”受敦煌太守节制。伊循地 当南道,最在东陲,由敦煌太守节制,在地理上更为近便。能够说明这一推断的材料还有:
    18.七月乙丑,敦煌太守千秋、长史奉憙、守部侯修仁行丞事,下当用者小府、伊循城都 尉、守部都尉、尉官侯移县泉、广至、敦煌郡库,承书从事,下当用者如诏书。/掾平、卒 史敞、府佐寿宗。(Ⅴ92DXT1312③:44)
    简18是一份完整的由敦煌太守千秋下达各地诏书的记载。悬泉汉简保存的敦煌太守千秋的 记载相当丰富,从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到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39年中一直有敦煌太守 千秋的记载。敦煌太守千秋和长史奉憙、守部候修仁一起合署文件,除上引简18外,还有 一件,即:
    19.初元二年四月壬寅朔乙未,敦煌太守千秋、长史奉憙、守部侯修仁行丞事,谓县,遣 司马丞君案事郡中,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四月过东。卩。(Ⅱ90DXT0213②:13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