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维的三时态(2)
后来人的评论是否比当时人的评论更符合实际?不一定。孔子和孟子,生前有一定的地位,当时人对他俩的评论比较客观。但死后的影响越来越大,评价越来越高。一直把孔子提高到"素王"和"至圣先师",把孟子提高到"亚圣"的吓人地位。历史一旦被统治阶级利用,就会成为一座偶像,并立即与迷信结缘。孔子和孟子不是都进入庙堂,成为让人顶礼膜拜的偶像了么。刘知几和章学诚两位史论家与孔子孟子不同。这两位史论家,生前不得志,愤懑于世,并自负才学,好讥评时人,交往不广,朋友稀落。但他们的著作都很有识见,虽见轻于当时,却获誉于后世。后来人对他俩的评价反而比当时人更客观更真实。昔时态思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臧否得失,是否恰如其分,得依据具体情况来判定。 对历史的评价,有些前后的差别很大,有些前后的差别不大,这是为什么?简单地说,凡是价值标准相反的差别就大,凡是价值标准接近的差别就小。如正统观念涉及到王朝存亡和统治者个人的政治利害,所以代有差异,而且差异较大。如爱国主义,只要忠于君主,有忧国忧民的献身精神,像岳飞、文天祥等,历史都予以肯定和褒扬。直至今日,我们对岳飞和文天祥也是持肯定态度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但也有共同的价值标准。这个共同的价值标准就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只要符合于这一共同价值标准的人和事,历代都是肯定的。 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古代称"论赞",起源于《左传》的"君子曰",到了《史记》才篇有评论,从此成为我国古代史书中一种固定的体例。胡寅的《读史管见》、吕祖谦的《东莱左氏博议》、张溥的《历代史论》、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和《宋论》,则把史评发展成为专著了。对这类史评怎么看,刘知几认为"大抵皆华多于实,理少于文",梁启超也认为"此类书无论如何警拔,总易导读者入于奋臆空谈一路",都是加以否定的。这种全盘否定的评论,未必公正。社会发展了,以后观前,古人的评论不免有迂腐浅薄之处。但是史学思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自然有一番道理。如《左传》以儒家思想来褒贬史事,宋明史家以理学观点来评论人物优劣,盛清重考据,尚史实,着意摒斥论赞之类的东西。不同时代的不同看法,能使我们捕捉到历史思维发展的轨迹。《读通鉴论》的开篇是《秦始皇》,秦始皇在历史上被长期否定,宋明理学家斥责他"灭先王之道"、"改先王之制",王夫之则相反,充分肯定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是"势之所趋",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之"理"。③对于秦末的陈涉、吴广到元末的徐寿辉、韩山童,王夫之都称他们是敢于"犯天之险以首事"的人物,这些人物虽然"未有不先自败者",但"贞士知死而不畏",而且他们的死亡,"乃暴君篡主相灭之先征也,先死以殉之可矣"。④王夫之的评论,反映了起义农民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精神。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种种看法,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卓见,也是留给后人的史学思想遗产。昔时态思维中,有精华有糟粕,弃取之处应分别予以对待。台湾学者张元先生在《传统史论与历史教学》⑤一文中,详尽论述了传统史论与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值得我们参考。 四、即时态思维 即时态思维指现代人对历史的看法,也可称现时态思维。即时态思维要超越已往的任何思维,因现代人具有更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更先进的认识手段,如电脑技术之类。 现代人研究历史,总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去选择课题,并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去反思过去的。历史研究的价值,一看在学术上有无突破,有无新意,二看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有无深化,有无创见。要获得超越前人的成果,研究者不仅需要开拓新史料,而且需要有新思路和新观念。只有大胆的思辨而不是经验的堆积,才能使我们进步。很少有人能勇敢地表达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偏见有所不同的见解,致使历史科学领域中新硕果的出现往往姗姗来迟。中国的近代化和机器工业的引进无疑应发端于洋务运动,但是,由于这个运动的创始人"洋务派"的动机不纯和成果不显而被史家抹煞了,不承认机器生产是神州大地上出现的旷古未有的新事物。对办厂开矿、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等等,中国人直至今天还不是仍在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引进吗?处于初始阶段的洋务运动要求它一举成功,在实践中是办不到的。清朝后期留给后人的工厂、矿山等近代企业不多,其是是非非,用直觉去感觉也许要比用理性去理解更加容易一点,也更接近真实一点。 每个历史事件都要经历萌芽、发展、成熟、衰亡的阶段。处于初始状态的事件和初露征兆的事物,不容易清晰认辨。当事件全过程终了时再来考察,以后观前,事件的真相才能豁然开朗。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⑥同样"文化大革命"的惨痛历史也为研究古代焚书坑儒提供了钥匙。假如说,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史学界,对焚书坑儒在建立中央集权的作用上给予了适当肯定,那么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则以"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全面否定的论断来代替了。时间上间隔二千年的两件本不相关的事突然拉近了距离,因为它们都是在堂堂正正的政治口号下对知识分子的残酷迫害。 现代人是现代社会的主体,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参与者与创造者。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自身的价值和历史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如对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的历史,对促进生产发展的历史,过去不曾引起史学界较大关注。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生活日益丰富,史学家从现实的感触中萌发了重新研究和评价历史上从商鞅变法到戊戌维新等改革事件,从而取得了许多研究的新成果。用现实中触发的灵感来反思历史,能使认识得到进一步飞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史学研究的重点有所转移。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的历史,发达社会比不发达社会更为重视。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广泛流行于群众中的"精神会餐",是一种低层次的"食文化"的口述历史。当我们今天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以后,才有史学家写的生活史专著,出现了高层次的"食文化"之类的文字历史。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人口史等相继成为今日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可见社会的需要是历史研究的动力。即时态思维能超越前人,但不能超越社会,超越时代。研究主体的能动性要受社会"空间"和时代"框架"的制约。 历史思维与国情关联密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史观来指导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必然带来史学的开放和进步,科学史观也要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向前发展。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态史学等新史观的兴起,跨学科研究、数据分析、模拟方法等新方法论的出现,用电脑贮存史料和进行分类的新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史学的研究带来了崭新的局面。陆象淦在《现代历史科学》一书中说:"一般认为,存在着改变现代史学面貌的三个主要的方法论趋势:(1)整体化趋势;(2)计量化趋势;(3)模式化趋势。""这些趋势一方面反映出现代历史发展观和历史结构观的能动变化及历史学家超越传统史学模式的陈旧框框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在整个现代化科学和认识飞跃进步的推动下,历史学家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使历史科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科学层次,与现代科学同步所进行的可贵尝试。"⑦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即时态思维中应积极吸取现代史学的新观点新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历史教学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外历史的比较、用数字统计来进行的量化分析、用图示来表示历史概念系列的模式结构教学以及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说明历史思维的研究已引起广大教师更大的关注和兴趣。 历史思维三时态的考察,帮助我们发现在这个变化着的世界中的自身价值和认识上的能动作用,但要防止两点:第一,历史认识是相对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但不能由此而跌入相对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有价值可言;第二,主体有能动作用,殚思竭虑的研究能获取新成果,但不能由此而跌入主观主义,认为一切成果都可用自我感觉作为衡量标准。 五、历史思维的横向关系 历史思维三时态是从纵向上来研究思维的发展过程,若从横向上说,历史思维还有个体性思维和群体性思维、常识性思维和科学性思维、结构性思维和散装性思维三种关系,并在纵横交织中呈现出历史思维特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个体性思维和群体性思维 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的思维既是个体的,又是群体的,因为每个人都要接受先前的遗产。个人是民族的一分子,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思维不能脱离民族心理和社会心态。历史思维三时态的每个时态,都蕴含着个体性思维和群体性思维,是个体和群体交流的结晶。历史教材中对史实的考证、因果的分析、人事的评价都渗透着集体的智慧。同时也需指出,科学发明、规律揭示、真理认识,往往先由个别人、少数人来突破,先进个体在认识史上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教材中就吸取了少数杰出史学家个人的观点。如中国封建社会开端于战国时期,是按郭沫若的社会分期法叙述的。 历史思维发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个体性思维,建立即时态式的个体性思维。从"教材怎么说"和"教师怎么说",引向"学生怎么说",学生有了这种"自我"的主体性,才有独立批判史事和评论人物的能力。在批判史事和评论人物的问题上,应当提倡多维性、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开发思维的层面,在彼此撞击、互补和认同中,求得共同的提高。教学过程是通过集体的思考、交流(群体性思维)升华个体认识(个体性思维)的过程。 2.常识性思维和科学性思维 对包括历史在内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普通人的看法,带有表面性和直觉性,可称为常识性思维,另一种是专家、学者的看法,用概念来严密表达,可称为科学性思维。思维三时态中,一般说后一时态比前一时态认识要高,但不尽然,在即时态思维中也存在着常识性认识和科学性认识的区别。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国演义》中说的,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常识性认识,它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是一种科学的表达;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乱极必治,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概括,但属于常识性的概括。常识性认识中也含有一定真理的颗粒。不专攻历史学的现代人,日常谈话中经常引用上面的常识性认识来评述历史。在小学和初中的历史课本中,也有一些常识性的概括。如郑和下西洋的动因,教材上只说"为加强海内外各国的联系",其实这是下西洋之后带来的客观效果。从史学家的眼光来看,郑和下西洋有张扬国威等政治动因,但教材不说,所以常识性思维在教学中也用得上。当然就历史教学的整体来说,是通过一系列概念来阐明历史发展规律,如马克思所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⑧正是这个概念的"先验结构",表现着认识主体(史学家)的能动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历史知识是用概念来表述的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性的思维。认识不是直线奔跑而是波浪式推进,不是封闭式圆圈而是螺旋形上升,小学学习历史常识,初中学习简明的通史,高中学习近现代专史,让学生从常识性思维逐步向科学性思维飞跃。 3.结构性思维和散装性思维 凡事凡物都有系统有层次有结构,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也是有系统有层次有结构的。人脑加工中的信息编码是对客体系统结构的一种认同,思维是有结构性的。但学生的知识不完全来自学校教育中的系统传授,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许多零散的、片断的东西。前者的知识是结构性的,后者是散装性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散装性的知识进行排列和组合,纳入到结构性的知识系统之中,使散装性思维转化为结构性思维。同时,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不是固定的,可以按专题的需要重新拆散和组装,重构新的系列。结构是一个辩证的动态系统。即时态思维是现代人的思维,与已往不同的是有科学的分类和严密的结构。现代历史科学是一个概念的系列,教学就是传授历史概念的系列。概念系列就是思维结构。 重新认识久经尘染的历史图像、人间凡情,使依稀往事由混沌变为清晰,由隐蔽到达显示,是要花功夫的。历史思维三时态的研究和史学思想史的研究不同,后者是从宏观上把握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前者是在微观上寻求每个历史问题的共时态和历时态、纵向和横向的具体评论。后者已有研究成果,前者尚是一块未曾开发的荒野,谁若肯长途垦拓,一定会有收获。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③《读通鉴论》卷一。 ④《读通鉴论》卷五。 ⑤《传统史论与历史教学》,见《历史教学》1992年第3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8页。 ⑦《现代历史科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⑧《资本论》第1卷第23-24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