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略论《周易》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彭忠德 参加讨论

先秦是我国史学发展的萌芽时期,此时经史不分,所谓经都包含有史学内容。为了正确阐述秦汉以后的史学,准确把握秦汉以后史家、史著在我国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有必要从史学发展全貌的角度去评析先秦经书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史学的影响。对于今存先秦典籍,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多偏重《尚书》、《左传》、《春秋》、《国语》、《国策》等书,而忽视了《周易》。《周易》虽是一门研究高潮迭起的显学要籍,但研究者们多从哲学、神学……等角度去研究,从史学角度去看的人尚不多。本文认为:《周易》是我国史学萌芽时期历史观的代表作品,它的体裁有创新意义,在史料价值和历史文学两方面也有可观之处。这些都对后世史家有所启迪,在我国史学史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兹就此数端略述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周易》历史观及其影响
    就卦爻辞而言,《周易》是卜筮之书。古人之卜筮,是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作为行动的指南。其卦爻辞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这些看法,就是他们的历史观。《十翼》是古人所作的易经注释,也体现了他们的历史观。高亨在他的《周易大传今注·自序》中就说:"(易传)作者对易经一书多加以引申枝蔓甚至歪曲附会的说释,以阐述他们的世界观。"
    学术界已基本认定:《周易》之经--卦爻辞形成于西周前期,《周易》之传--十翼则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周易》既然产生于先秦,它的历史观就必然为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所决定,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一,《周易》历史观的萌芽性质。白寿彝先生曾指出:先秦时期,"史学的一些主要方面都已经有了,但基本上都还处于早期状态,还没有达到成长的阶段"。其二,《周易》历史观的复杂性质。白寿彝先生在论及历史观时说:"社会历史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反映到历史学家头脑中的社会历史史观点也是极其复杂的。"《周易》正是如此。它成书非一时,所处时代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它的作者又非一人,代表着社会上几个阶层的利益,因此它的历史观相当复杂,多种历史观点并存在于一书之中。
    根据笔者爬梳分析,《周易》中有五种萌芽形态的历史观,依其主次,略述如下。
    神意观先秦时期,神意观占据思想界统治地位,作为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周易》之尊天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周易》作者宣扬顺天行事:"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周易·说卦》),"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周易·系辞下》)。八卦之作,即取象于天地。《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就卦义说,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据认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周易·咸·彖》)风、雷则是天向人示警的信号,水、火、山、泽又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这一切都由天神主管着。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天是如此伟大,天命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违抗的,"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周易·大有·彖》)在《萃·彖》、《革·彖》、《兑·彖》中,《周易》作者就反复宣扬要"顺乎天"。
    这种认为天主宰着人世的观点,基本上被古代史家继承下来了。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史记·史太公自序》)司马迁继其家学,也精通《周易》,"他的历史哲学,也是以人事明天道,又以天道说人事,完全得力于《易》。"班固继承前人天人相应思想,以为人间灾异皆上天有意为之,特意创立《五行志》专言天命。一直到封建社会末世,这种天命观在史著中都顽强地占有一席之地。
    变通观《周易》成书于变革时代。变革时代必然产生变革思想,《周易》一书变革思想贯穿始终。《系辞下》揭示说:"(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亡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细审全书,确实如此。首先,《周易》之名,即取义于"变"。"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其次,《周易》之卦象通过变化反复推演。《周易》基本符号只有阳爻、阴爻两种,每三爻为一卦,尽其变化,可得八卦。每两卦为一重卦,尽其变化,可得六十四重卦。真是一爻之变,一卦为之生;两卦一重,六十四卦为之成。《周易》作者的变化思想,正是通过这种卦象变化表达出来的。再次,《周易》认为"通"是"变"的高级阶段。《恒·彖》云:"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又,《系辞上》云:"变通配四时","变通莫大乎四时"。可知《周易》变化观是从观察四时变化得来的。从四时变化不穷中,《周易》作者悟出了"通";"易穷则变,变则通。"(《周易·系辞下》)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没有只停留在对自然的观察上,而是把这种变通思想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系辞上》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可见他们不是为变而变,而是从变中求通。变是必然,通晓变后,用以指导人的行动才是穷变的目的。《系辞下》说:"变通者,趣时者也。"穷变求通,为的是不失时机地行动。从"变而通之以尽利"(《周易·系辞上》)一语又可知穷变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行动的自由,争取完满的结果。
    这种变通观是古人哲学思想中的精华。后世史家著史,大多能以变通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一。司马迁著《史记》,首先揭起"通古今之变"的大旗。刘知几进而将通变的观点运用到史学评论中去,指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异"(《史通·模拟》),强调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味"翦裁今文,模拟古法",则"其书受嗤当代"(《史通·六家》)。郑樵著《通志》,高度评价"通",说"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并进而弘扬"通"义,将"会通"之义引入史学领域,反复申述"会通之义大矣哉"(《通志·总序》),自唐而下,以"通"名书近千年不绝,说明变通观之深入人心。
    进化观在变通观的指导下,《周易》作者放眼人类社会,探索人类社会变化,提出了古代朴素的进化思想。《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从今天的理论水平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实际描述了社会的初期发展过程。由天地而万物、而男女,符合地球上生命初期的进化;由男女而夫妇、而父子,符合从原始群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由父子而君臣、而有上下,符合阶级、国家的产生;由有上下而有所错,可看出《周易》作者已认识到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产生于阶级出现之后。再看《系辞下传》中一段文字: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黄帝、尧、舜氏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此处不避繁冗,是因为从中可以发现三点。首先,它描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由"以佃以渔"到"耒耜之利"、"日中为市",反映了原始社会由渔猎发展到农耕、进而到简单商品交换的情况,两次社会大分工讲得十分明白。舟楫、车马、杵臼、宫室、棺椁,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其次,它描述了社会政治的发展过程。由"垂衣裳"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弧矢以威天下",反映了原始社会民主政治到阶级社会国家机器的形成这一客观历史进程。再次,由结绳而文字,由"不封不树"到"易以棺椁"则反映了社会文化典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综合起来看,这段文字全面而具体地描述了社会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一种朴素的进化思想。如果把这种思想和人们常常说及的韩非子、孟子的进化思想相比较,我认为《周易》的朴素进化思想更为具体,更为接近客观历史实际。
    《周易》的朴素进化观对后世史家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史记》中,司马迁极力描绘了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进程。其《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和《战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分别表现了四个历史阶段,清楚地显示了历史进化的轨迹。东汉经学大师何休精通《周易》,《后汉书》本传谓其"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他从另一角度阐述古代朴素进化思想。在《公羊传解诂》一书中,他提出"三世说",将社会的发展过程概括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以此显示社会的进化。近代康有为接受此说,又揉进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改良思想,提出一套资产阶级性质的历史进化理论,并能联系历史实际宣扬它。梁启超、夏曾佑等近代思想家、史学家都服膺康有为的这一套理论。当他们接触了严复介绍到我国的西方庸俗社会进化思想时,立刻将二者联系起来了。从当时的历史实际来看,正是康有为等人的"国产"进化思想为西方庸俗社会进化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与普及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它那"欧夷"面目上披上了一层"国粹"的面纱,使它轻易地占据了史坛的领导地位,从而将封建史学推进到资产阶级史学。
    人力观在神意观的氛围中,《周易》也有人力观的思想因素。如在个人际遇、家族兴衰问题上,它以天命为主,但也强调人的努力。《系辞下传》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餘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在国家兴亡的问题上,《周易》作者特别告诫统治者注意进君子而退小人。《师·上六爻》云:"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其《象》云:用小人则"必乱邦也"。那些已形成"天下元邦"局面的国家,都是因为"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周易·否·彖》)。由上可知,《周易》作者把个人荣辱、家之祸福、国之兴亡看作是人们自己活动的结果,并认为积极的进取与消极的行动,其前途是绝不相同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