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澳门的活动(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共党史研究》 左双文 参加讨论

三、中共在澳门活动的主要内容
    澳门与香港一样,是连接广东与海外的门户,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处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权的直接统治之外,抗战时期保持着形式上的中立,斗争环境与内地略有不同。但另一方面,澳门地域狭小,才十几平方公里,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二三十年代人口仅十余万,到抗战时期因难民涌入才增到三十几万,外来人员容易引起注意,若没有正当职业作掩护,要长期活动是十分困难的。基于上述特殊条件,加上中共主观方面的原因,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澳门的活动,大体上有这样一些内容:
    1、掩护革命同志,提供撤退和转移的便利。广州起义之后,中共又准备在江门发动起义,但不慎被国民党破获,“负责同志都逃来香港和澳门了”(注:《立三致中央的报告》,1927年12月28日。)。澳门也曾是叶挺的避难所,南昌起义失败后,叶挺在澳门隐蔽了一个多月,然后从澳门回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又到澳门隐蔽起来,半年之后,又从这里去苏联和欧洲。1941年底,香港沦陷,一大批来不及从香港撤退的干部和进步文化人士取道澳门转移,他们以香港大中华酒店为据点集中,然后由组织安排乘走私船,经长洲岛过伶仃洋到澳门,由澳门党的秘密联络站帮助,经广州湾或江门、台山到桂林。这批人包括夏衍、范长江、廖梦醒、司徒慧敏、蔡楚生、金山、金仲华、王莹等几十人。据廖梦醒回忆:“到澳门以后,我们立即与柯麟同志的地下交通站取得了联系。”廖的丈夫李少石是南方局派到香港负责地下工作的,撤离香港后又“留澳门坚持地下工作一年多”(注:《秘密大营救》,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360页。)。
    2、动员人力物力,支援内地斗争。10年内战时期,中共澳门支部曾动员人员到内地和红军中去工作,1931年4月团广东省委的工作报告提到,“在澳门动员了2个南洋失业回来的到红军中去”(注:《团广东省委工作报告》,1931年4月2日。)。
    抗战爆发之后,中共澳门工委进行了卓有成就的工作,广泛发动澳门同胞,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动员和组织了一批爱国青年加入“惠阳青年回乡服务团”、“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和“旅澳青年乡村工作团”,回到广东的东江、西江和粤中等地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8月成立的澳门四界(教育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救灾会,就是在中共澳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共澳门工委还动员爱国青年回内地参加抗战,1938年10月21日,“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正式成立,由党的负责人、救灾会理事廖锦涛任团长,先后派出11个队共160多名男女青年返回内地工作。为加强党的领导,服务团于1939年4月成立中共动员青年回乡服务支部,书记胡泽群,组织委员沈章平,宣传委员梁铁。服务团以下各队也秘密建立了中共支部或党小组。1941年1月,粤东南特委组织委员吴有恒给中央的报告也提到特委“从香港、澳门动员了大批的干部、党员,特别是坚定的工人干部和党员回敌后工作,增加了内地的力量与内地的同志们的信心”(注:《吴有恒关于粤东南特委工作给中央的报告》,1941年1月13日。)。这时澳门回内地的党员已有20余人。
    1944年春,中共中山义勇大队派郑秀、郭宁等化装成普通百姓,进入澳门活动,建立了秘密办事处,动员了不少澳门青年到中山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工作。这些青年先是在代号为“纽约桥”的“青年训练班”学习,然后分配到宣传队、医疗站或者到连队做文化教员、政治战士、卫生员等,在部队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种训练班一共办了3期(注:欧初:《孙中山故乡抗日斗争二三事》,《炎黄春秋》1995年第11期。)。
    3、接触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中共在澳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是将重点放在开展工人运动和发动下层民众,较少注意与上层各界人士的接触,这种状况直到抗战前后才开始有所转变。在这方面柯麟所起的作用是很突出的,他利用镜湖医院慈善会这一机构,广交各界朋友,特别是与何贤、马万祺、林炳炎等经济界实力人物成为至交,得到他们的支持。1946年初,镜湖医院慈善会董事会主席林炳炎提议,聘柯麟为院长,当林将董事会名单送澳督审查时,澳督说:“这几十个人我都同意,只有柯麟不行,听说他是共产党。”林表示:“如果柯麟是共产党,那我也是。这几十个人谁都可以换,唯独柯麟不能换。”澳督只得同意(注:李葆定等著:《柯麟传略》,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柯麟为中共在澳门建立了一个很好的联络站,叶剑英、张云逸、廖承志、李一氓、阳翰笙等到澳门都曾在柯处落脚。
    1944年春夏间,中共的统战对象,在澳门、中山两地均有一定地位的黄怀向中共方面传信:澳门当局想与中共游击队取得联系。中共方面经过考虑,在8月份派出梅重清作为游击队的代表,到澳门与澳门总督的代表、政治部秘书慕拉士会见。双方达成协议如下:1、澳门当局同意义勇大队派出人员到澳门活动,但不要太公开;2、澳门当局与义勇大队互相配合,打击扰乱澳门之反动分子和土匪,维持澳门及其外围的治安;3、澳门当局同意义勇大队将重伤员送澳门的医院治疗,同意在澳门募捐,购买子弹、医药、医疗器械及电台等通讯器材。此后,双方遵照协议,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注:参见《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第3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1页。)。中共游击队帮澳门方面捕获了海上惯匪出身、经常扰乱澳门治安的国民党小特务“老鼠精”,将战时日伪在澳门的特务头子黄公杰引渡给了澳门当局;澳门当局则帮助游击队抓捕了叛徒郑实。1945年春,澳门当局还通过慕拉士协助,将澳门地下党为珠江部队搞到的一部电台通过层层哨卡,安全运抵根据地。这期间,“我们与澳门当局的关系相当默契”。
    游击队还与澳门工商界知名人士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我方在澳门做秘密工作的郭宁、郑秀、李成俊等人,工作也是得力的。澳门中央酒店(当年澳门最高级的酒店)老板傅德荫(即傅老榕)、搞粪务(清洁卫生行业)的严仙洲、‘回春油’老板梁柏燊和招兰昌医生等都为我们游击队捐钱。”“澳门当时的‘大丰银号’司理是马万祺,副司理是何贤,他们也都十分关心珠江地区的游击战争,为我们出过力。”(注:欧初:《孙中山故乡抗日斗争二三事》,《炎黄春秋》1995年第11期。)
    国共全面内战爆发后,与中共志同道合的马万祺在爱国富商林炳炎支持下,开办了大华行,经营葡、澳、内地间的贸易,不久,柯平与马万祺合作,开办新中行,以合法的进出口商行作掩护,成为中共一个新的工作据点。1948年,周恩来又派朱慎修到澳门,得到柯麟兄弟、马万祺的协助,开辟了一条山东、苏北至澳门的航线,将北方解放区出产的大豆、花生、药材等特产运到香港、澳门出售,再购进解放区急需的西药、布匹、纸张、大小五金器材等等,有力地支持了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注:谢常青著:《马万祺传》,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夺取全国政权。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根本目标,党在不同区域、不同战线、不同岗位的组织和党员,尽管从事的具体工作千差万别,但最终都是为着实现这一目标而斗争。澳门的环境不同于内地,澳门的党组织,其工作方式和工作任务与直接在前线进行武装斗争、或者在根据地工作的组织不同,与在国统区城市的党组织比较接近,但仍有一定差别。他们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设立机关、沟通联络、广交朋友、搜集情报、积蓄力量,在可能的条件下以人力物力支援内地推翻三座大山、夺取全国政权的斗争。他们不是直接投身这场斗争,也不是要在澳门从事推翻澳葡当局的斗争。如果以这一标准衡量,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进入抗战以后,中共澳门党组织是基本完成了上述任务的,一些方面还是较为出色的,是符合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关于在这类环境中党组织的工作设想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