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范晔《后汉书》研究二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 臧云浦 参加讨论

范晔的《后汉书》有许多特点,如增加专传(有《党锢传》、《宦者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以及边地民族之传等);撰写长篇序、论;文辞的清新华丽;而大量的采收歌谣更是其一大特点。
    《后汉书》采用的歌谣,涉及面很广,大多是反映当时社会问题的。
    1. 有歌颂良吏清官,为民所颂的,如:
    “前有召父(指西汉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为守时开沟渎,起水门,广灌溉,多至三万顷),后有杜母(指南阳太守杜诗,作水排,铸农器,修陂塘,拓土地)。”(见《杜诗传》)
    “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张堪)为政,乐不可支。”
    “贾父来晚(贾琮,为冀州、交州刺史),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朱震)。”(见《陈蕃传》)
    “前有赵(广汉)张(张敞)三王(遵、章、骏),后有边(凤)延(笃)二君。”
    “廉叔度(廉范),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强直自遂,南阳朱季(朱晖),吏畏其威,人怀其惠。”
    “枪鼓不鸣董少平(董宣)。”
    “天下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妻失夫,赖得皇甫(皇甫嵩)复汝居。”
    “厥德仁明郭乔卿(郭贺),忠正朝廷上下平。”
    “邑然不乐,思我刘君(刘陶),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在今天看来,有的评论公允,有的失当,但当时却能反映民间的舆论动向。
    2. 有讥刺贪官暴吏,痛恶权贵的,如:
    “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嗟我樊府君(樊晔,时为天水太守。冀为天水郡之县),安可再遭值!”
    “左回天(左悺),具独坐(具瑗),徐卧虎(徐璜),唐两堕(一作‘雨’,唐衡)。”
    “灶下养,中郎将;烂养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这些都反映出人民的愤怒之情。
    3. 有陈述风气,委婉讽刺的。如:
    “城中好高髻,四方且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生男如狼,犹恐其尫;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班昭传》中所引)
    这反映了当时的习俗及风气。
    4. 有赞扬学者经师,仰其学问的。如:
    “鲁国孔氏好读经,兄弟讲论皆可听,学士来者有声名,不听孔氏那得成。”(《儒林传·孔僖传》集解中采惠栋所引连丛子语)
    “说经铿铿杨子行(杨政)。”
    “五经复兴鲁叔陵(鲁丕)。”
    “五经无双许叔重(许慎)。”
    “五经纷纶井大春(井丹)。”
    “五经纵横周宣光(周举)。”
    “解经不穷戴侍中(戴凭。说经于朝廷,盛者夺其坐席,凭夺席五十余重)。”
    “难经伉伉刘太常(刘恺)。”(引《艺文类聚》49卷)
    5. 有赞扬名士风骨,歌颂正气的。如:
    “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又:“九卿直言有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
    “殿中无双丁孝公(丁鸿)。”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荀氏八龙,慈明(荀爽)无双。”
    “甑中生尘范史云(范冉),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曾任为莱芜长,不到官)。”
    “任文公,智无双。”
    “关东觥觥郭子横(郭宪)。”
    “关东大豪戴子高(戴良)。”
    “道德彬彬冯仲文(冯豹)。”
    “治身无嫌唐仲谦(唐约,为尚书令)。”
    “闻清白,张子石(张磐,为庐江太守)。”
    “天下好交荀伯条(荀翌),天下英秀王叔茂(王畅),天下冰楞王秀陵,天下忠平魏少英(魏朗),天下稽古刘伯祖(刘佑),天下良辅杜周甫(杜密),天下英才赵仲经(赵典)。”
    “天下规矩房伯武(房植),因师获印周仲进(周福,桓帝为蠡吾侯时之师)。”
    “关西孔子杨伯起(杨震)。”
    “父(指李固)不肯立帝(指桓帝),子(指李爕)不肯立王(指安平王刘续)。”
    “贾氏三虎,佳节(贾彪)最怒。”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香)。”
    “居今行古任定祖(任安)。”
    “胶漆自谓坚,不如雷(雷义)与陈(陈重)。”
    “德行恂恂召伯春(召驯)。”
    “避世墙东王君公(王是平原人)。”
    我们从这些所采用的歌谣中可以看出范氏的史学观点。
    范晔没有留下系统的、完整的史学理论著作,但从《后汉书》的纪、传、序论以及他仅有的一篇“自序”(即“狱中与甥侄书”)可以窥知其大略。
    范氏对其史著即《后汉书》(纪、传部分,无表,志未成而死)估价颇高。他说:“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之奇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指不愧于班固)。”“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虽说文士好浮夸自赞,但范氏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他的传纪中的序或论,确有超过马班的史汉二书者。萧统的《昭明文选》的史论部分,就选了他的《皇后纪论》、《二十八将论》、《宦者传论》、《逸民传论》及《光武纪赞》等篇。
    范氏评班固的《汉书》:“唯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他“欲偏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他自认功力不下于班固,可惜他的著作计划未完成即在政治斗争中被杀害。
    范氏自述:“常耻作文士,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因而提出:“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以文传意”,“其旨必见”,就是重视内容、重视观点而不尚空虚的浮辞华语。
    “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的观点,贯串于《后汉书》全帙中。
    所谓“意”,范氏并未明确解释,但从《后汉书》中所引歌谣里可以看出:
    1.范氏是重视社会经济生活的。如在各传中叙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情况。
    2.范氏是关心民间疾苦的。如在许多传中记载兴修水利,开垦田亩之事,且采取歌谣以证之。
    3.范氏是重视儒学发展,表扬大儒的。除了在《儒林传》中详细叙述以外,采取大量歌赞经师的歌谣。
    4.范氏是重视政治节操的。他采取了民间歌颂李膺、陈蕃等的歌辞,以补充《党锢传》中的关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史实。
    5.范氏是痛恨豪强暴吏的。如采取讽刺大宦官左悺、具瑗的歌谣、朝廷乱封官爵的歌谣等。
    6.范氏用史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他说:“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之得失。”
    范氏的史学观点,用他自己临终时的话来概括就是“以意为主”,这个“意”,我以为就是要在史书中用史事的叙述表达上述的观点。
    范书之为后人重视,不仅在文辞之美(但范氏自说:“常耻作文士。”),重要的还在于史事翔实,议论公允(当然仍带有许多封建礼教观点),材料丰富方面。
    刘知几的《史通》,对范书有评论指责,但大多属于“书法不当”,而对其全书,则赞扬不已。如:
    “择其善者,则干宝(《晋纪》)、范晔、裴子野(《宋略》)是其最也。”--《论赞》
    “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补注》
    “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书事》
    “宋宣城太守范晔,乃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烦补略,作后汉书。”--《古今正史》
    后汉书所采歌谣,虽不是本书的主体,但极有重要作用,研究东汉史者要重视此项宝贵资料。范晔为写史书采用民间流传的资料开了先河。既生动,又真实,这是司马迁、班固所不及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