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这是在探讨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引发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说,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的底蕴在于,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及如何超越传统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寻找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一、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内涵 除个别学者把其思想来源追溯到17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科的历史哲学外,其余研究者都认为,世界历史的思想是黑格尔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来源于它。杨耕认为,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要点有三个方面:(1 )绝对理性和人的活动构成世界历史的经纬线。因为在黑格尔看来,人类历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具有内在联系,正是这种内在联系使历史形成为一个整体,而历史的各个环节不过是理性在时间中的展开;主宰世界历史的理性在时间中的现实展开,需要通过人的活动。(2)"世界历史民族"的交替运动构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机制。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民族"是开创历史新纪元、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每个世界历史民族都要经历生长、繁荣、衰亡三个时期,某个"世界历史民族"的衰亡乃是同具有更高精神的民族相接触的结果;前一个的衰亡过程也就是后一个生长的过程,世界历史通过"扬弃"而发展。(3 )世界历史的分期标准是黑格尔根据自由意识进展程度,把世界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东方王国;希腊王国;罗马王国;日耳曼王国。 丰子义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改造在于:(1)把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真正扭转过来,认为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实的物质生产;(2)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上,黑格尔着眼于日耳曼,马克思则着眼于全人类, 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为共产主义准备了历史前提;(3)真正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开创世界历史的,并不是那个国家、民族的直接推动,而是世界范围内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这些革命所以能够发生,也并不仅是这些国家本身独立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世界体系作用的结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黑格尔始终是相反的,一个导致"日耳曼中心论",一个是走向共产主义为基点的新的世界观。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江丹林、孙麾把它同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作了具体的对比,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从时间上看,它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形成的历史;从空间上看,它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向,即指世界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杨耕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意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这是就历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以及历史必然性而言的;二是特指18世纪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导致的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是指后者。它有四方面的内容:(1)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基础上的各民族普遍交往的结果。(2)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世界历史成立后,世界历史是整体,而民族历史是它的"器官"。(3)世界历史的核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4)世界历史的新现象: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较为落后国家产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为解决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并且包括了后者的主要方面。 曹荫全认为: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雇佣劳动关系的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主要内容;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和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现实基础。大工业即社会化大生产使历史开始转变为世界历史,但这一转变并没有完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世界经济"一体化"没有完成;(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没有消失;(3)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关系的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物质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不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东方社会主义的崛起并不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进程的完成,而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二、世界历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张奎良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各民族如何冲破狭隘的地域局限走向世界历史的运行轨道。按照马克思原来的见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和途径是唯一的,对各民族来说都是共同的,各民族不论现状如何,最终都要走到世界历史的共同道路上去,东方国家尽管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条件,也必须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是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所要求的,就是所谓历史发展的单线论;既然全世界都要走上世界历史的共同道路,那末历史发展就只能有一条线索可循,而造成单线论的直接原因就是单一的历史尺度,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线性决定论,它以一刀切的思维方式来裁剪丰富多采的历史,实际上是逻辑对历史的一种规范和强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