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闻黎明: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青年远征军(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闻黎明 参加讨论

(23)《联大征委会欢迎青年军》,《扫荡报》(昆明),1945年7月30日,第3版。
    (24)《西南联合大学布告》,云南省档案馆藏,《西南联大档案》,档案号:32-1-21。
    (25)霍揆彰的演讲内容,见《远征将军昨抵昆霍揆彰畅谈滇西战场》,《扫荡报》“本报专访”,1944年11月22日,第3版。
    (26)以上据《联大昨举行盛大演讲会,教授勉学生从军,每人应放弃特权尽责任义务,知识青年军是真民主的队伍》,《扫荡报》(昆明),1944年11月30日,第3版。
    (27)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49-350页。
    (29)潘光旦:《论知识青年从军》,《自由之路》,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4-138页。该文在目录中注明1944年,据文中“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近来(三十三年冬)大家在讨论与推进中的最大的一个题目”,故应写于1944年冬。
    (30)陈友松:《从军去!》,《民国日报》(昆明)社论,1944年12月10日,第2版。
    (3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务会会议记录·第七届第四次会议》(1944年12月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2卷,第500-501页。
    (32)据《西南联大历年各类本专科新生名录·卅四年度新生名册》,1944学年度第一学期,西南联大有试读生59人,借读生75人,先修班198人,师范专科生76人,电讯专科生23人。(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5卷,第341-357页)
    (33)据1945年1月29日昆明《扫荡报》之《本市各大学及专校从军学生昨晨入营,联大师生欢送同学至营门》消息中可辨认的名单,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5卷之《西南联大历年各类本专科新生名录·卅四年度新生名册》相核,知1944年度入学同学中参加青年远征军的试读生有沈作汉、吴庆云、徐文俊、杨学淇、蔡其岳、刘建;借读生有孙世经、黄循悦、王大纶、邵长兴、童权通;电讯专修科生有李桐、颜道孚、谷子祯、李祖德等。
    (34)《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联大将上意见书,推定教授起草建议中央参考》,《扫荡报》(昆明),1944年10月28日,第3版。
    (35)《联大全体教授会议决定,全校实施军训,在校教授学生一律参加,报名从军达三百零三人,中央采纳联大对青年从军建议》,《正义报》,1944年12月6日,第3版。
    (36)《何浩若谈译员问题,决改善办法本月薪金本月发给,成绩优良者战后派遣美国留学》,《云南日报》,1944年11月7日,第2版。
    (37)《服务远征军译员外事局补发薪给》,《扫荡报》(昆明),1945年2月16日,第3版。
    (38)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页。
    (39)《联大师生从军,昨竟日热烈发动,一日间报名近二百人,登记已截止不再延长》,《扫荡报》(昆明),1944年12月4日,第3版。
    (40)李方训:《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不忘西南联大从军壮士》,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第18期,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1995年版,第24页。
    (41)《联大梅校委子女三人从军,从军女青年今日体检》,《扫荡报》(昆明),1945年2月23日,第3版。
    (4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务会会议记录·第七届第五次会议》(1945年1月3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2卷,第501页。
    (43)《联大今上课,从军青年统计办竣》,《扫荡报》(昆明),1945年2月19日,第3版。
    (44)《联大师生踊跃从军》,《民国日报》(昆明)社论,1944年12月2日,第2版。
    (45)参见《联大云大中法从军师生昨入营》,《正义报》,1945年1月29日,第3版;如茂:《风和日暖送入营》,《扫荡报》(昆明),1945年1月29日,第3版;《各大学从军员生三百余人昨入营》,《云南日报》,1945年1月29日,第3版。
    (46)王宗周:《“天声服二连”,提起来真可怜——青年远征军琐记》,《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263页。该文原载西南联大除夕社编《联大八年》,(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版)。
    (47)殷福生:《新军中的新风气》(续),《中央日报》(昆明),1945年4月11日,第3版。
    (48)据王及人:《从印度整训到反攻告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远征印缅抗战》编写组编《远征印缅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页。
    (49)参见周文星:《文星、武星、报国心》,邓贤主编《在同一面战旗下》,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第79-80页;黄书泽:《在兰姆伽的日子》,同前书,第90-91页。关于在汽车学校的学习情况,联大同学当年没有留下特别记录,王宗周的《“天声服二连”,提起真可怜——青年远征军琐忆》是对这段生活的最早记述,但内容多为思想感受。周文星、黄书泽不是西南联大学生,但他们的回忆,可补这一缺憾。
    (50)殷福生:《新军中的新风气》(续),《中央日报》(昆明),1945年4月11日,第3版。
    (51)《联大从军员生致函母校师长》,《扫荡报》(昆明),1945年3月26日,第3版。3月26日昆明《中央日报》亦以《联大从军青年由印度致师长一封书》为题,刊登了此信。
    (52)邹承鲁说简立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深造过(见熊卫民《邹承鲁院士谈抗战时西南联大学生兵远征往事》,《南方周末》,2005年8月29日),但未见确切记载。
    (53)殷福生:《新军中的新风气》,《中央日报》(昆明),1945年4月10日,第3版。
    (54)(57)(58)王宗周:《“天声服二连”,提起来真可怜——青年远征军琐记》,第264页、第264页、第267-268页、第269页。
    (55)杨毓骧:《忆往昔》,邓贤主编《在同一面战旗下》,第233页。杨毓骧是昆明国立西南中山中学高中生,当时和西南联大从军同学同在汽车暂编第一团。
    (56)熊卫民:《邹承鲁院士谈抗战时西南联大学生兵远征往事》,《南方周末》,2005年8月29日。
    (59)王宗周:《“天声服二连”,提起来真可怜——青年远征军琐记》,第265页。关于西南联大同学是否全体合格,还有待考证。殷海光说他在训练驾驶过程中是第一批被刷下来的不及格的驾驶兵,得到的评语是“愚騃”二字,以致当别人训练的时候,他和另两个同样被刷下来的人只能闷在营房里谈论天下事。(见陈景平:《殷海光传记》,陈鼓应编《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台北远景出版社,1978年版,第222-223页。
    (60)邹承鲁说:为了防止西南联大同学反抗,驻印军总部根本就不给他们发枪支弹药,邹承鲁本人运过很多军用物资,但直到抗战结束,也没摸到过自己的枪。(见熊卫民《邹承鲁院士谈抗战时西南联大学生兵远征往事》,《南方周末》,2005年8月29日)
    (61)(70)杨毓骧:《忆往昔》,邓贤主编《在同一面战旗下》,第234页、第235页。
    (62)以上据王德馨:《车队行车三千里——青年军自印驾车返国记》(续),《扫荡报》(昆明),1945年7月20日,第2版。该文刊于1945年7月19日、20日两日,但19日报纸未能查到,故归国初程至八莫间的情况暂缺。
    (63)以上汽车暂编第一团归国情况,除注明所引者外,主要根据《青年军赴印受训驾驶员一团第一批昨抵昆,二三四批亦将陆续返来》,《云南日报》,1945年7月19日,第3版;《赴印受训青年军,首批驾车返国》,《扫荡报》(昆明),1945年7月18日,第3版。
    (64)王宗周:《“天声服二连”,提起真可怜——青年远征军琐记》,《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270页。
    (65)以上据王德馨:《车队行车三千里——青年军自印驾车返国记》续,《扫荡报》(昆明),1945年7月20日,第2版。
    (66)《青年军赴印受训驾驶员一团第一批昨抵昆,二三四批亦将陆续返来》,《云南日报》,1945年7月19日,第3版。
    (67)《青年军两队昨续抵昆》,《中央日报》(昆明),1945年7月20日,第3版。
    (68)《青年军车队四批全抵昆》,《中央日报》(昆明),1945年7月21日,第3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