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时代的影像:20世纪初美国“弗兰克案件”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未知 石竞琳 参加讨论

1913年,发生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弗兰克案件”是20世纪初美国有关犹太人反响最强烈、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事件。该案件在当时就引起了美国全国的空前关注,有关报道在1913~1915年间一度占据了佐治亚乃至全国报纸的头条①。“弗兰克案件”后来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题材,长期以来吸引着美国公众的视线,直到今天,美国还有学者在关注研究此事。“弗兰克案件”是美国南方历史上以一个黑人的证词宣判一个白人有罪的仅有的例子②;它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刑事件之一,利奥·弗兰克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被私刑杀害的有名望的犹太人③。国内对于“弗兰克案件”则比较陌生,只有邓蜀生先生《美国犹太人同化进程初探》一文对此有简要的提及④,目前还缺乏专门关于该案件的探讨与研究。
    “弗兰克案件”是美国工业化社会变革期“进步主义时代”的产物,折射出当时巨大的经济结构变动造成的失衡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20世纪初,美国的政治、经济、种族、宗教、文化等问题相互错综交织,社会矛盾异常突出、复杂,而“弗兰克案件”恰好成为我们观察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变迁尤其是南方社会问题的一个合适窗口。“弗兰克案件”最后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本文试对这一事件进行探讨。
    一 “弗兰克案件”
    
事情起因于1913年4月27日,佐治亚铅笔厂犹太厂主利奥·弗兰克被黑人清洁夫吉姆·肯勒指证前一天谋杀了13岁的工厂女雇员玛丽·菲安,而他则为弗兰克充当看守。肯勒的证词在审问中改变了多次并且有许多漏洞,肯勒本人还被人举报看到他在洗他衬衫上的血污。案件开庭审理了近一个月,虽然庭审期间有许多其他证据证明了弗兰克的清白,然而在当时黑人普遍受歧视的社会环境中,别有用心的检察官,愤怒的陪审团,狂热、仇恨的围观群众却放过了这个行为一贯不端的黑人嫌疑犯,反而依据其证词宣判了有名望的白人弗兰克有罪并处以绞刑。尽管弗兰克的律师们层层上诉,联邦最高法院却以佐治亚州法院的审判没有违反正当程序为由驳回了上诉。犹太人为拯救弗兰克的生命做出了重大努力。最终,1915年,弗兰克被有正义感的州长约翰·M. 斯兰顿宣布特赦减刑。这一决定引发了众怒,斯兰顿被几千民众围攻在官邸,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为保护自己而宣布实行军管的州长⑤。1915年8月16日晚,弗兰克被人阴谋劫出监狱用私刑处死。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弗兰克案件”。
    “弗兰克案件”促成了1913年美国犹太人“圣约之子协会”的“反诽谤联盟”在纽约成立,该组织在后来抵制美国的反犹主义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弗兰克案件”还直接导致了美国三K党在1915年的重生,造成了消极的历史影响。1982年3月,一个当年的当事人在病危之际向媒体陈述了案发当天中午曾看到肯勒在工厂一楼的电梯旁肩扛着玛丽的尸体并且威胁他。1986年3月,佐治亚州“宽赦和假释委员会”基于该州在拘留期间对弗兰克保护的失败,最终发表了一项死后赦免利奥·弗兰克的声明,但并不是以官方的名义免除弗兰克的罪责,理由是此陈述指控吉姆·肯勒有罪,但是并不能证明利奥·弗兰克的无辜。尽管今天很多人认为弗兰克是清白的,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缺乏实证,此案只能这样不了了之。
    二 工业化变革的时代风云与反犹主义浪潮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联邦政权,南方开始重建。美国随后进入19世纪晚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镀金时代”和20世纪初工业化迅猛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进步主义时代”,当时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席卷了整个美国,不仅改变着美国的经济和社会景观,而且也冲击和改造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有资料显示,从1900年到1920年,美国整个劳动力增长几乎高达50%,非受雇者包括农民在内仅仅增长10%左右⑥。美国经历了一个阶级、阶层重组和分化的过程。大企业家阶层崛起了;中产阶级也在逐渐形成和壮大;产业工人的队伍也扩大了,但是他们在城市里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却异常的恶劣。美国虽然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巨额的财富,然而伴随而来的也有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动荡。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的垂直流动也比较明显,本土居民、新老移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并不稳定。因此,深刻变化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的阶级关系,致使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极为复杂。
    各国的移民这时大规模涌入美国寻找生存机遇,在19世纪末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据统计,从1870年至1924年间共有两千万移民来到美国,其中包括二百多万犹太人⑦。移民的到来加剧了本已存在的社会矛盾,更加导致了社会关系的紧张和冲突。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基础发生剧变,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管理相对滞后,政治腐败,经济膨胀,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罢工斗争此起彼伏。新移民来到美国后急于找到工作,又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而且还破坏了罢工斗争。新老移民的矛盾、工会组织与新移民的冲突在镀金时代的几次经济危机时期尤为突出⑧。随着不同种族、民族围绕土地、资源、就业和政治权利等方面竞争的加剧,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的本土主义抬头,种族主义、排外主义不断发展。种族主义者强调种族优越论,认为盎格鲁—撒克逊和欧洲人种是最尊贵的,其他人种势必会“污染”美利坚民族的血统,使美利坚文化面临危机。于是“美国爱国者联盟”、“美国联盟”等排外组织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种族主义的叫嚣特别猖獗,有关内容充斥了美国的报刊,仅在1910~1914年间美国各种刊物上发表的优生学文章就相当于这一时期有关美国的贫民窟、住房租赁和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文章的总和⑨。
    美国基本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新教徒从殖民地时代起,长期以来在人数上占人口的绝对优势,新教成员中有大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精英,代表了多数工商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他们构成了美国最重要的政治核心人物。在1931年美国名人录所收的16000名人中,有10500人是新教徒,天主教徒只有750人⑩。因此,美国政府的理念和原则以及美国的社会生活都是来自于基督新教并由基督新教所支撑的。从早期殖民时代起,随着一批批欧洲移民的大量到来,在欧洲社会盛行了近两千年的反犹主义作为基督徒的“文化包袱”也被带到了美国,美国社会继承了欧洲基督教世界反犹主义的宗教文化传统(11)。从16世纪犹太人踏上北美大陆起,反犹主义在美国就时隐时现,一直存在。美国人关于犹太人的观念建立在早先欧洲基督教世界对犹太人的敌对描述之上,关于犹太人是“谋杀耶稣的凶手”、“基督教文明的颠覆者”、“魔鬼的化身”等观念,尤其是“夏洛克”式的陈词滥调,一直流行不止。
    19世纪末的这次移民潮移民们主要来自东、南欧地区,分别信仰天主教、东正教和犹太教,这样美国新教徒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开始下降,新教在美国一统天下的地位开始动摇,新教徒就对新移民的宗教信仰百般诋毁,特别是基督教反犹的文化传统使其对犹太教和犹太人的歧视更为严重。这时,美国其他族裔的新老移民、同属基督教传统的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也都加入到了反犹主义的行列之中。不仅如此,随着各国移民就业竞争的加剧,美国还逐渐从过去以宗教观为基础的反犹主义,演变为这一时期以种族、政治、经济为主导的反犹主义。犹太移民首当其冲成为美国社会矛盾和社会痼疾的替罪羊,成为种族歧视和诽谤的靶子。反犹主义也成为美国种族主义、排外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规模空前,遍及全国。这场浪潮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初移民限额法的实施,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爆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反犹主义浪潮。
    1880年代陆续来美的东欧犹太移民,大多集中在美国东部大城市犹太人区,为血汗工厂卖命,主要从事服装行业和其他轻工业,以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超负荷的工作量获得微薄的收入。他们抓住美国免费的学校和公立图书馆的机会不放,因而东欧犹太移民的后代更快地从社会底层崛起。“犹太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使他们的后代接受了较高的教育,很多人成为专门人才,在某些领域,犹太人更是出类拔萃。美国土生土长的中产阶级感到了竞争的压力。1910年以后,犹太移民后裔越来越引人注目地参加到白领阶层。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和抵制更公开了。”(12)犹太人在这场反犹主义浪潮中,种族上遭歧视,政治上受排斥,法律上遭不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受到沉重打击,比如在入住酒店、就业、升学等很多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反犹主义偏见在美国异常普遍,遍布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之中。
    弗兰克是东欧犹太移民的后裔,在美国土生土长。1906年他从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去欧洲铅笔制造业做学徒,1908年来到他叔父(全国铅笔公司的大股东)设在亚特兰大的铅笔厂担任厂主,1910年与当地富有的犹太姑娘露辛尔·塞琳结婚后很快就融入了亚特兰大的德国犹太人社区。1913年,该犹太人社区是南方最大的犹太人社区,弗兰克还兼任亚特兰大犹太人“圣约之子协会”的主席。美国学者认为:“利奥·弗兰克案件是美国全国尤其是南方反犹主义最令人惊骇的案例,关于犹太人古老的根深蒂固的神话和陈词滥调导致了弗兰克被宣告犯了他并没有犯的谋杀罪行。”(13)而弗兰克当时身处的南方社会在工业化浪潮中社会矛盾尤为波涛汹涌,反犹主义也显得更为突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