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认识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海》 方炎 参加讨论

史学: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人类对于自己的未来虽不能先知先明,但也不是不可预测。而科学的预测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现实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历史与现实便成为人们预测未来的两大主要依据。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对于未来的影响,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它在预测未来中所起的作用,人们也不会疑义。但对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历史在预测未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人们的认识并非十分清楚。因此,有必要作一说明。
    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时代顺序,运用具体历史事实阐明和揭示各民族各国家的特有的历史发展规律。因此,这种对各民族、各国家特有历史规律的探讨,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治理能力,而且能够提高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能力。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12)。历史学为人们预测未来提供依据,主要是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能够使人们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对未来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避免盲目性和非历史性。
    史学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怎样认清国情,确定自己国家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依据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果不顾自己国家的国情,不了解自己民族发展的特点,跟着感觉走,或一味地照搬照套别国的模式,那么,到头来不仅不能促进本国家本民族的发展,而且还将给人民带来灾难。例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的提出,不仅符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而且也符合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在贯彻、执行这条路线时,就必须借助史学的知识和功用。只有在了解、认识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现在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不能依赖外国?等等。所以说,"史学家不是预言家,他没有水晶球。但他能借过去的发展而将现代事件的过程作一合理、可靠的评价,也因此而窥知未来"(13)。
    史学在预测未来过程中的作用还表现为,它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人们的热情,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如,一部中国历史不仅记录了我们祖国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史迹,记载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而且还记载着中华民族之间交往、融合的过程,一批批民族脊梁为反抗外来侵略势力和内部邪恶势力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历代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因此,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及其成果,将会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凝聚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史学还教导人们应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暂时的曲折所吓倒,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比如说,社会主义目前在世界上虽然遇到一些挫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某些方面与资本主义还缺乏竞争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历史教导人们,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向高级阶段递次进行的,在发展过程中,尽管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最终毕竟是先进战胜了落后。因此,只要回顾中国的历史,只要了解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们就会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
    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史学虽然不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直接为社会、为人类创造财富,不能象社会科学中某些应用学科那样为现实提供直接的参据。但是,历史学却为社会科学的其它学科提供了一种根据事物或对象的方向,作顺时态的纵向考察,以把握其演进的全过程的研究范式,起到了"阶梯"的作用。它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一所学校和训练场所"(14),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再次要求"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就是因为历史学能"用过去的范例教导我们判断当前的事情,并预见未来,以便我们可以知道喜爱什么,追求什么,厌恶什么,避开什么"(15)。史学的这一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史学工作者切不可因为本学科距离现实远一点,在为现实服务过程中表现的方式比较含蓄,而妄自菲薄,滋生自卑感;相反,应该看到"世界上没有任何民族和国家在建国或复兴的过程中能尽量摒弃、摧毁它的历史、文化、精神传统的;惟有理智地、系统地筛去文化传统中的糟粕,发扬它的精华,才能实现古为今用,探出一个完整的、适合国情的现代化方案"(16),历史不仅对现实,而且对未来都是缺一不可的。我们要增强时代感、责任感,以饱满的热忱去从事史学研究。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第43页。
    ③《汉书》卷62《司马迁传》。
    ④《史通》卷2《二体》。
    ⑤列宁《卡尔·马克思》。
    ⑥参见韩振峰《国情学》第3页。
    ⑦《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⑧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页;第3卷,第75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⑩《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55页。
    (11)罗斯原:《历史的功用》,廖中和译,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第4-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9页。
    (13)葛隆斯基:《历史的意义和方法》,容继业译,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第21-22页。
    (14)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第40页。
    (15)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16)《美国华裔名人剪景》第24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