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美国历史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宗教更加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在政治方面,宗教享有参与政治活动和对国家事务施加影响的充分权力。战后,主要宗教派别竞相在华盛顿设立公共事务机构,派专人与政界、经济界保持联系。福音派牧师格雷厄姆曾先后任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总统竞选及执政期间的非官方顾问和白宫布道家。美国神职人员不仅可以担任州长,进入国会,还可以参与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活动。"道德立法"是宗教影响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州的宪法中都有祈祷上帝保佑的内容,有的州规定否认上帝的人不得担任公职,甚至无权出席法庭作证。在军队,美国各兵种、各部队都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牧师,国家颁布的《美国军队统一军事纪律守则》,对士兵的读经、讲道、圣礼等宗教修养问题有明确规定。在文化教育中,今天,不仅教会学校在各类教育中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享有较高的声望,而且既便是在公立学校,校方也支持、鼓励在学生中派遣宗教顾问,设礼拜堂、宗教中心或宗教俱乐部。在经济上,各宗教团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号召教徒捐什一税,另一方面注重创办实业,建立银行,发展商业。宗教借助自身的经济实力创办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如1971年,新教教会将收入的20%,即76000万美元用于社会慈善事业。①不少宗教团体关注民众生活处境的改善,成为贫困阶层和新移民的生活指导者,并拨出专款救济穷人。 教会活动与许多民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有的人受家庭影响,一生都与教会活动紧密相联;有的人对宗教并不那么虔诚,但是为了填补精神上的空缺,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寻找同情与安宁走进教会;有的人在遇到天灾人祸或遭受挫折后,便主动投向教会,寻求精神与物质的帮助;有的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蹉跎与坎坷后,为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寻求来世奔向教会,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教会活动中的中坚分子与志愿者;有的人希望利用教友间的亲密关系或者通过加入有地位、有影响的教会的方式,以求巩固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的人借助教会活动发现生活意义,实现自尊、自信,寻找民主、平等……宗教深入民众生活还表现在宗教信仰与派别对民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着广泛而实在的影响。如在堕胎问题上,宗教自由派人士与宗教保守派人士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前者强调妇女的权利,发起"亲选择"运动。后者则反对妇女平等权利、反对堕胎、发起"亲生命运动"、坚决要求废除堕胎法。① 认识美国宗教时还应看到,今日美国宗教仍然具有缓解社会矛盾和道德伦理危机,促使社会精神与物质平衡发展的能量。进入本世纪中叶以来,在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的同时,也成为西方社会各种矛盾、冲突、危机的焦点。此时,一向着眼于个人信仰与道德问题的宗教保守势力,以美国社会道德捍卫者的面貌出现,抨击社会的高离婚率,性道德低下,吸毒、色情等等,积极参与公共政治生活,要求政府用税收支持教会开办的私立学校,要求公立学校恢复祈祷,提出以基督教传统道德标准匡正美国社会。这些说教对那些被大量社会问题所困扰的美国人来说有着极大的鼓动性,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如1979年,基督教牧师、电视布道家法维尔在华盛顿议会大厦前发动的"净化美国运动",参加首次集会的人达12000人。他组建的"道德多数派"团体吸引了大批政治家和普通民众。他主持的"昔日福音"电视节目,全国每周有681家电视台、广播电台予以转播,观众达2100万人,每周获捐款100万美元。②冷战结束后,尽管美国政界对如何治理国内问题的主张与对策上存在着分歧,尽管宗教界的神学思想以及在社会道德价值的取向上也存在着差异,但是,由于美国人"就其世界观言","始终是信奉宗教的",③因此,宗教一直并将继续作为社会道德与精神信仰支柱而存在,并发挥其无可替代的影响。 三、美国民众的宗教教育美国形成与发展的独特历史使得宗教早已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感情。民众日常生活中渗透着大量的、潜移默化的宗教教育。如人们饭前饭后的感恩祈祷,早祷、晚祷及家制圣餐;宣传耶稣降生、受难、复活升天的图像与标志成为装饰品,用以布置房间、美化环境。体现宗教情感与生活的圣诞节、复活节已成为民间的重大节日,每逢这个时节,宗教与非宗教组织通过举办音乐会、上演话剧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赞美主、歌颂救世主。为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今日许多教堂已不单是宗教灵修的场所,而是集礼拜、社交、娱乐、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场所。有的教堂拥有设施先进的室内运动场地,组织不同年龄的教徒与民众开展体育训练与比赛。有的设有教室、电影放映室、游艺室、对中小学生进行乐器、演唱、绘画方面的训练。有的附设书店,出售宗教及各种世俗文艺、科技图书。有的为妇女开设衣物印染、编织缝纫,食品熏烤等讲座。有的设置心理咨询机构。④"有困难找教会"⑤的说法在美国社会广为流传,这充分反映出教会的扶困、解难、助人等慈善服务已深入人心。不少教会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冬(夏)令营、远足、游览观光活动。丰富多彩的教会活动引来了大批教徒与非教徒。每逢星期天,每当教会活动时,白人、黑人、黄种人;商人、学者、官员、雇员、学生;中上层人士、社会贫困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整洁,驱车涌向座座教堂。做礼拜,向上帝祈祷,在各自感兴趣的活动中寻找、实现各自的需求。在美国,既便你不主动接触宗教,也无法摆脱宗教文化对你的熏陶与影响。无论在偏僻幽静的乡村还是在繁华热闹的城市,无论身居高等学府还是漫步在街头巷尾,宣传宗教内容的印刷品与广告人们随时可见,垂手可得。在这个信仰自由的社会,你可以不信上帝,但你时刻也离不开美元,"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的神圣誓言被印在每一张美钞上,被镌刻在每一枚硬币上。既便你不进教堂,不与教徒来往,但只要你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教堂礼拜,传教士讲道等宗教活动的情景便立即出现在你的眼前,教堂赞美诗、圣经的内容、教徒们的"阿门"之声会不绝于耳。 在美国浓郁的基督教文化氛围中,宗教与政治的相互影响产生了美国独特的宗教政治文化。二百多年来,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总统面临着各自的任务,但他们都没有忘记"纯粹的政治家应当同虔诚的人一样,尊重并珍惜宗教",①并且要向民众公开表示自己虔诚地信奉宗教。在美国,为登上政治活动的舞台,任何参加政府官员角逐的竞选者,都要以宗教语言迎合选民的信仰感情,用宗教和道德信条阐明自己的政治见解。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不仅要由著名牧师主持祈祷仪式,而且新任总统要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总统就职演讲中祈求上帝保佑的词句俯拾皆是。当年乔治·华盛顿就职演说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为"神助能弥补凡人的任何缺陷。"②总统施政期间,不仅聘请著名神职人员为宗教顾问,而且总要借助上帝的象征性作用唤起民众的共鸣,强化内外政策。如南北战争时期,亚伯拉罕·林肯在各种演说中,深化上帝对一切都要进行审判的原则,拓宽上帝至高无上的概念,为分裂的美国人提供可以重新弥合和得到治愈的信仰基础。战后,历届总统仍都借助宗教力量将民众的宗教信仰与习俗转化为民族精神与社会政治动力。约翰·肯尼迪鼓动民众说:"我们祈求上帝保佑并赐神助,但是我们知道在此世间上帝的工作就一定是我们自己的工作。"③这是对美国传统观念,即集体和个人都有执行上帝在人世间的意志的义务观念的最新阐述。吉米·卡特在任职期间坚持到华盛顿第一浸礼会教堂担任正式主日学教师,并寻找机会向美国人、甚至向外国元首作"见证"。④理查德·尼克松就任总统后,每个星期天都邀请各种教派的传教士到白宫"东屋"主持礼拜活动,⑤白宫的礼拜仪式同教堂里一样肃穆动人。总统的这种姿态无疑是在显示美国政界领导人同普通民众一样忠诚于上帝。从本世纪中叶起,美国每年都举行由总统、参众两院议员参加的全国早餐祈祷会,在同一天各州也举行由州长、州议会主持的祈祷会。活动的内容是读经、演讲(布道)、唱诗相穿插。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谈自己参加祈祷的感受时说,这只不过是一种需要。所有祈祷者都不是完美的,但借祈祷之功,将产生出团结向心的力量,使民众理解,一切政府、一切官员都是牢固地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的。①除此之外,美国国会开幕与闭幕的仪式上也同样有牧师主持祈祷活动。重大国务活动也伴随着宗教仪式。美国法庭每次开庭闭庭时都得庄重地宣读:上帝拯救了美国和这可尊敬的法庭。总之,在美国"所有思想家和政治领导人都必须信奉宗教"。②当然,服务于历任总统、历届政府的宗教不是任何特定意义上的宗教,而是把民众团结在一起的一种信仰象征,是社会所依存的价值观的一种象征,即公民宗教。公民宗教是"为维持国民生活秩序而寻求共同基础的多信仰社会的"③产物,"表现于一套信仰、符号和礼仪之中"。④它既与国家、与公共利益相联系,又为所有民众接受;既与政治社会相联系,又为不同宗教所相容;既是当政者团结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所必需的,也是不同宗教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