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庞大、活跃的宗教组织,广泛、深入、持久的教会活动,联系着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协调着他们的活动。犹太--基督教传统又使得美国教会的主体在宗教信仰、宗教道德与价值观上具有同质性与稳定性。因此,教会在民众教育中产生的影响是任何其它社会组织都无法取代的。 教会活动给一切信仰者提供生活的意义。美国的教会活动主要集中在教堂进行。融宗教建筑与装饰、宗教圣物、圣像与圣器为一体的教堂环境,使任何身临其境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神圣之感。在这里,圣经被人们逐句逐字地进行推敲与理解。上帝创世说等神学理论与宗教教义置于人的理性思考的范围内。人们依照《圣经》,结合自己的经历与认识,畅谈着与神相通后的喜悦、充实与安宁。《圣经》与现实、宗教教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是那么紧密与和谐。唱赞美诗时,人人手捧圣诗集,个个激情满怀。在管风琴、钢琴的伴奏下,在唱诗班的领颂下,教堂音乐旋律或优美和谐、或慷慨激昂、或如泣如诉。人们以歌声颂扬天国的神圣,歌唱造物主的伟大;以歌声表达祈求拯救、渴望与神交流、与上帝建立和谐关系的理想。讲演(布道)时,尽管是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一言堂,但布道者的讲演艺术、广大教徒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执著追求,使在场的旁观者感到惊异。布道者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口若悬河。借助扩音器毫不费力地把字字句句送到教堂的每个角落,传入每人耳中。讲道的内容均与民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一个人怎样成功;在现今社会如何教养子女等。所有主题的讲道都以《圣经》为依据,都从人间讲到天国,又从天国回到现世,都将神学理论、宗教教义与社会生活知识融为一体。成百上千的听众或屏息聆听,全场静得没有一点声响;或众人眼中闪着泪花,有人不停地抹去涌出的泪水;或全场群情激昂,随声附合着"阿门"。此时此地,社会中的贪婪与欺诈、渲嚣与沉沦、暴力与凶杀、吸毒与色情、孤独与恐惧、都暂时隐去;此时此地,人们听不到交头接耳声,看不到谁在打瞌睡。这里呈现着神圣、虔诚、感恩、仁爱、祥和之气。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曾经指出:"不管它们(宗教)彼此是多么不同,十分显然,它们全都……要超越那些在我们的大多数岁月中消耗着我们大多数人的短暂无常的事物,去在自己的生命中发现某种意义"。①克林顿的这番话无疑利于我们理解以实利主义、金钱为成功尺度和象征的美国社会,广大民众同样要发现自己生命中的某种意义;在社会生产力科技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宗教仍旧具有把现实社会与超越社会的一种价值联系起来的力量,给一切信奉者提供生活意义;美国民众依然借助对超验力量的信仰,借助宗教崇拜等活动唤起自己藉以生存的最高价值,实现自己的精神寄托,憧憬与渴望和谐、美好的生活。 教会活动孕育并传播着美国人的价值观念。美国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宗教,离不开教会活动。历史上,美国人长期受着"神圣选民"、"上帝选民"感情的支配,相信北美新大陆是上帝引导他们到达的他所允诺的土地,相信美国是新以色列,是圣山之城,②是不同于英国、又有别于欧洲中心主义的一个新的国家。公民早期的思想观念与新教精神、与教会自治原则密不可分。如民众对国家责任、权利、义务的认识同人人对上帝负有责任,人人享有治理教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联在一起;民众对法律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权利的看法与神赋予人的自然权利相互关联;民主思想与宗教神学相互交织;政治自由与宗教自由密不可分。尤其是加尔文宗宣扬的世俗职业神圣论,谴责懒惰,提倡勤奋劳动、艰苦创业的精神与北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料和经济环境结合起来,与美国人的勃勃雄心和冒险精神结合起来,铸造了美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即尊崇个人主义、机会平等、自由竞争、乐观进取、讲求实际、个人奋斗成功、美国至上等等。正如美国学者罗纳德·L·约翰斯通所讲:"美国的核心价值从本质上说它是宗教价值。"③今天,尽管各个教会以不同的活动方式崇敬上帝,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均没有忘记以上帝的名义认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秩序、国家政治制度。尽管教会活动中始终存在着抨击社会问题(如暴力、吸毒、种族不平等等)和攻击世俗道德的激烈言词,但绝大多数神职人员使用着相同的语言,宣讲着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守个人的角色、尊重合法权威④等等。美国人"一手高举基督教真理的圣书","一手高举美国宪法"⑤而前进。尽管这是百年前一位外国驻美使节对美国人形象的生动描绘,但它却深刻地揭示出,时至今日宗教精神与自由精神紧密结合,共同支配这个国家的本质特征。 教会活动把民众整合到一个个相互认同的群体之中。无论教会活动的规模是大是小,成员是多是寡,一切教会活动均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的。教徒个体的宗教感情与心理体验与他人的宗教感情与心理体验、与群体的各种活动联结起来,形成群体内成员之间宗教感情和心理的互动与交流;教会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轰动性的、富有感染力的宗教氛围;教徒在与群体成员持续接触中所形成的平等、尊重、信任、友爱、同情、互助的人际关系,既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先信仰后理解的宗教意识形成并得以巩固的必要条件,又为分解的、孤立的民众整合到相互认同的宗教群体创造着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大家以共同信仰的超验物为榜样,为追求真、善、美的基准;以圣书、经典、教义为遵循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承担个人的义务。在美国,参加同一教会活动的民众不仅有着共同的信仰、相近的自我认识方式,而且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也相当。如与穷人居住区、富人居住区相适应,教会也有穷人教会与富人教会之别。而且伴随着人们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人们可以及时地变动到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当的教会群体中。教会活动把分散、孤立的社会个体,包括移民、社会孤独者、各少数民族、某些在社会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带入到相关的社会群体中,使他们结合起来,使他们相互关联。广大民众正是通过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当的教会群体,去接触他人,接触社会;了解他人,认识自己。"我没有一所大住宅,一辆漂亮的汽车,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我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我得到了真正的宗教"。①这是社会地位低下者借助宗教力量求得精神解脱,肯定自身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美国教会活动的群体性还带有民族性与种族性的特点。教会活动往往成为同一民族、种族成员聚集的场所,联结的纽带。如美国华人教会,美国黑人教会等等。相同的语言、肤色、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使得这些教会群体不仅给个人带来认同感、归属感,而且带来民族感、安全感、自尊感。源源不断的各地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仗着自己的民族教会群体,逐渐摆脱移民状态与封闭心理,接受美国文化,培养美国意识,走上"美国化"道路的。二战时期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美国犹太教便是最好的例证。同时,教会群体的民族性、种族性又是美国多元文化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7页。 ①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4页。 ②R·G·哈切森著:《白宫中的上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①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著:《美国民主》,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23页。 ②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87页。 ③R·G·哈切森著:《白宫中的上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④刘澎:《宗教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影响》,见《瞭望》新闻周刊,1996年,第5期,第40-41页。 ①于可主编,《当代基督新教》,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204页。 ①段琦著:《美国宗教嬗变论》,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②雷雨田著:《上帝与美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53-254页。 ③R·G·哈切森著:《白宫中的上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67页。 ④The Hyde Park Baptist. ⑤Overseas Campus. ①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87页。 ②雷雨田著:《上帝与美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3页。 ③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734页。 ④R·G·哈切森著:《白宫中的上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页。 ⑤雷雨田著:《上帝与美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3页。 ①雷雨田著:《上帝与美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0页。 ②同上书,第49页。 ③R·G·哈切森著:《白宫中的上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0页。 ④罗纳德·L·约翰斯通著:《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5页。 ①《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夏季号,总第2期,第64页。 ②雷雨田著:《上帝与美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3页。 ③罗纳德·L·约翰斯通著:《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9页。 ④罗纳德·L·约翰斯通著:《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7页。 ⑤R·G·哈切森著:《白宫中的上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60页。 ①罗纳德·L·约翰斯通著:《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