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先生字季龙,是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我于1962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考取研究生,师从谭先生研究历史地理学,有机会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我感触至深的是,不论先生从事研究、撰写论著,还是指导我们读书、科研,无不严肃认真,绝不容许有半点马虎。先生的文章都是他多年研究的心得,千锤百炼,慎之又慎。 季龙师一生对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都很有研究。如对水文,特别是对黄河、永定河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然而由于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挟带大量泥沙,形成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两千多年来,黄河有6次大徙,决口、泛滥1500余次;但在东汉以后至于隋唐,黄河却出现了数百年相对稳定的时期。究竟是何原因?历来研究黄河者,都把功劳归之于王景治河。但历史上不少治水专家对河道的治理都仅能奏效于一时,难能维持久远,王景的治河为何能维持千年而不衰,实令人难于理解。季龙师把黄河与黄河流域的变化结合起来作整体研究,1962年撰成《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一文,以充实的资料、大量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黄河流域植被的保存情况如何,制约着河流的清浊安危。在战国以前,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还处于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的时代,原始植被还未经大量破坏,水土流失还很轻微,所以黄河下游的决徙也比较少。秦汉时期,由于大规模移民迁入,进行大面积的垦荒,这里也由以畜牧狩猎为主变为以农耕为主,原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导致黄河泥沙骤增,水患频繁。东汉时这一地区农业人口大量内徙,而以畜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大批迁入,加之战乱,人口骤减,而原已开垦的大量农田被废弃,牧场相应扩大,水土流失渐少,这又为黄河安流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这就是东汉以后黄河出现长期安流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得出结论,搞好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消弥下游水患的根本措施。 季龙师这篇文章讲的是黄河的变迁,但它的深远意义远不止于此。文章讲的实际上是一个有关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大问题。就当前而言,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多有所增强,在国土整治、城市建设以至治沙、治水工作中都首先考虑环境保护,强调保护森林植被,注意维持生态平衡。但在六十年代,一般人在这方面观念还比较淡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早在1955年季龙师在地理学会所作的一次题为《黄河与运河的变迁》[1]的讲演词中,就将五代以后黄河决徙频仍的原因归之于整个流域内森林、草原的逐渐被破坏,沟渠、支津、湖泊的逐渐被淤废,显示了一个历史地理学者的远见卓识。 多少年来,我读季龙师的文章,有一个总的印象,就是可写可不写的文章,先生从来不写;没有充分把握的问题,先生也从来不写,写文章就是为了要解决问题。1977年先生撰《七洲洋考》,后来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上[2]。诚如老师在前言中所说,这个问题是一百多年来的一桩错案。早在1874年,西方汉学家迈厄斯在《中国评论》第3期中就以我国旧籍中的七洲洋为今之西沙群岛。夏德在《通报》第5卷中、夏之时在《中国坤舆详志》中都持此说。其后,此说影响甚大。东西汉学家如伯希和、藤田丰八等,我国治西域南海史地学者如冯承钓、向达等,以至解放前后所有涉及南海诸岛历史的报刊文章,都沿袭了这种说法。时至今日,认真整理南海诸岛的历史已为我国历史学界一项迫切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怎能再容许这种错误的说法继续广为传播呢?因此,老师写了这篇《七洲洋考》,用坚实的论据,缜密的考证,证实我国宋、元、明记载中的七洲洋并非今西沙群岛,而是指今海南岛东北的七洲列岛附近海面。夏鼐先生看了文章后,在致季龙师的信中,称赞他“引证渊博,主论谨严,宋、元、明记载中之七洲洋皆指今七洲列岛附近海面,可作为定论”。其后,季龙师又发表了《宋端宗到过的“七洲洋”考》一文,指出《宋史·二王本纪》载,元将刘深追宋端宗所至之七洲洋,又作七里洋,非今海南岛东北之七洲列岛,乃在“今珠海县(今珠海市)九澳岛稍北”,一名九洲洋。季龙师在文章之后说,这是他在五六年前所写的一条读书札记,发表时又增补了附注,后面又加上一大段的补充,使立论更加明确,论据也更加坚实。 1988年海南岛建省,季龙师又发表了《自汉至唐海南岛政治历史地理》[3]一文。对于海南岛,汉武帝时在此开置珠崖、儋耳二郡,《史》、《汉》诸书均有明确记载。但到元帝时即“罢弃之”(见《汉志》)。在此以后一直到隋唐以前,海南岛的情况究竟如何,也是一桩历史悬案,千百年来,令人迷惑,被人误解。早在六、七十年代,季龙师在审改《中国历史地图集》海南岛部分的编稿时,对此已下过一番深入的考证功夫,积累了大量的有关海南岛的历史资料,并写下5点意见: 1.《三国志》之《孙权传》赤乌五年但云遣聂友等“讨珠崖、儋耳”,不言战果。《陆逊传》、《全综传》载权以取夷洲及珠崖二事咨询逊及综,二人皆谏阻,权不听,结果“得不补失”,“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若赤乌五年用兵结果为取得珠崖之地,开疆拓土,历史记载决不会如此云云。 2.《晋志》“赤乌五年复置珠崖郡,晋平吴省珠崖入合浦”。《宋志》“徐闻令:故属朱崖,昔平吴省朱崖属合浦”。二条合观,可见赤乌五年置珠崖郡于徐闻,即以徐闻改隶珠崖,晋平吴省珠崖郡,而徐闻还属合浦。足证《元和志》之说可信。(按,《舆地纪胜》卷124引《元和志》,谓“梁于徐闻县立珠崖郡,竟不有其地”。) 3.古籍记载简单,不能说一定要有明确的“侨治”记载才可信。事实上上引《晋》、《宋》二志的记载,已经相当清楚了。且吴置珠崖郡于徐闻,不得目为侨治,因为根本没有来自珠崖岛上的侨民,只能说是“遥领”,意在徐闻设置此郡招徕珠崖人民而已。这种有名无实的郡,怎能要求它有古迹留传下来?反之,自吴到陈若珠崖确在岛上,倒是应该有古迹的。
(责任编辑:admin) |